通常流水席的菜色不一定會輸飯店(攝影/古碧玲)
通常流水席的菜色不一定會輸飯店(攝影/古碧玲)

結婚這種不算小的事

在她婚禮流水席上,除了超級大隻的龍蝦,而且龍蝦肉不是混在菜餚裡,而是一片一片豪邁的鋪陳,大蝦也是堪比小龍蝦還要大隻的大明蝦,我們每個人吃的超級爽快,而且份量驚人,就是要讓與會者不僅吃飽飽還要要賓客都能打包的意味濃厚。

年底終身大事沸沸揚揚,想當年我曾經是被商借多次的花童、亦是扮演過許多姊妹淘伴娘與陪嫁的角色,雖然最終到目前為止只結過一次婚,依然勾起許多屬於新娘方的回憶。

那些可能被遺忘的流程

土生土長在台北的我,從小就有口福,三位舅舅家有眾多姊姊,每次有婚嫁,我們幾乎都是從送嫁妝日就開始熱鬧滾滾;身為家族輩年紀最小的我,偶爾還能從相親就開始當跟班,在物資與經濟條件沒有很好的時代,因參與了姐姐們的人生大事,得以嘗到香蕉船或牛排等日常不太可能吃得到的奢侈品。

話說古時候,真得是比較「搞禮數」的時代,論及婚嫁後,就要開始聘請媒婆商議與結婚有關的細節。媒婆,跟時下所謂的婚宴秘書其實不太一樣,除了嘴能說好聽的吉祥話,等同是雙方家長的溝通橋樑。基本上從納釆(議婚、提親、說親)、問名(討年生、問八字)、納吉(小定、過定)、納徵又稱納敝、納成(大定、行聘、完聘)、請期(送日頭、送日子、乞日) 、親迎(迎親)。有經驗的媒婆,面面俱到、長袖善舞,舉凡婚禮形式怎麼辦理、雙方希望的流程與禁忌、聘禮等,需要疏而不漏的溝通清楚。

舅舅家為女兒辦嫁妝,一件一件堆高高的,每一樣禮品都綁上紅色或粉紅色的布巾,然後又貼上喜字,我們就跟著阿嬤輪流在前方拍照,聽著阿妗轉述媒婆的話,以及那些即將成為親家家族奇奇特特的事蹟,既新鮮又有趣。

到了禮餅送來的那天,大家一定爭先恐後先打開一盒,要查看喜餅是否有焦黑,如果餅比較焦黑,就表示新娘子脾氣比較不好。其實新娘子家對新娘的習性當然是再清楚不過了,但是總要在婚嫁前,以喜餅焦黑與否來藉機談笑。

訂婚宴,大多由新娘家為主辦,大多數新娘家親戚都是在此時第一次見到新郎,而且可以看見新郎的重要家屬,大家圍繞在一旁除了要觀看帶戒子重頭戲,也會趁機端看這些被派來下定的親友。到了宴客,喜宴吃到上魚這道菜時,新郎與家屬就必須先離席,代表「男方不能把女方吃夠夠」,要為女方家留情面的意思。

慢慢消失的習俗

我們娘家是很傳統的家庭,結婚前還要由舅舅請新嫁娘吃飯,吃飯時,會搬來一張矮凳讓新嫁娘墊腳,意味著希望未來新娘婚後能得到幸福,並能享福。婚禮前一晚,還要擺姊妹桌,娘家人全部團圓圍坐吃一餐飯,在這飯席上彼此說些體己的話,也要給新娘許多諄諄提醒,一餐飯下來總是歡笑中帶著惜別意味濃烈的淚。

婚禮當天,一早除梳妝外,家中要祭祖,然後由媽媽為新娘蓋上白紗,才將新娘的手遞交到新郎手上。上禮車時,新娘必須由精挑細選過的好運婦人牽著,代表未來人生可以跟好運的婦人一般,頭上用竹篩子或者黑色的雨傘遮蔽,護送上車。娘家會在車子開走的時候,朝著車子潑一碗水,代表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

禮車到了新郎家,要安排一位小男孩捧著橘子或蘋果,新娘子摸一下橘子或蘋果再下車。新娘子進門的時候要跨過門檻,有得家庭會準備一片瓦放在門檻。

新郎與新娘拜過祖先後,會進到新房,新房裡除了有新的床,還會準備兩張連靠的椅子,椅子下方會放置一條新郎的長褲,讓兩人坐在長褲上,意味著兩人未來同心同行。

以前在婚禮時,新娘會準備許多手帕,若有人來探房,就會送對方一條手帕。聽說古時候這些手帕都是新娘自己織作繡花的,等同是為夫家大大小小準備的小禮物,也有一說是討好小姑,希望未來能成為手帕交。

由於曾多次扮演伴娘或陪嫁的角色,見過許多奇特的家規,有的家庭的長輩會在這人生重要節日上,準備一份大禮當著親友的面送給新婚者。我曾見過所謂的大戶人家,新娘與新娘被叫到廳前對長輩磕頭行禮,然後送給新人一筆為數不小的創業金;也有的公婆會在這場合傳述家規。其中有一次,因新郎前妻過世而再娶,新嫁娘依照傳統,進門後,要先祭拜新郎的前妻,並尊稱前妻為大姊答應侍奉。

各種喜宴,吃一碗湯圓討個圓圓滿滿,是流水席免不了的一道甜點(攝影/古碧玲)
各種喜宴,吃一碗湯圓討個圓圓滿滿,是流水席免不了的一道甜點(攝影/古碧玲)

流水席與飯店婚宴

出社會後,經常開始參加同事們的婚禮,有一次一位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同事要結婚,婚禮前為了宴席要在哪辦而有了歧見。新郎的父親本身就是總舖師,當然要在兒子婚禮上大展身手,主張封街辦流水席。然而新娘家中從未吃過流水席,聽聞過的流水席就是「俗」「台」「髒」的刻板印象,為此雙方談得很不愉快。新娘在休息時間對我訴苦,我一聽,就建議她分男女方兩場辦,但是我會選擇去吃流水席場。她覺得不可思議,我怎麼會選擇去流水席場呢?

以我對流水席的經驗,除了對桌上紅色塑膠桌巾和塑膠碗盤覺得厭惡之外,以及周邊環境問題,通常流水席的菜色不一定會輸飯店,更何況新郎的爸爸,絕不會壞了自己的名聲,食材上鐵定會更加出色才是。而桌巾與餐盤又是可以輕易改善的問題,若能選,我當然選流水席。

許多同事聽我一分析,也都一起倒戈,決定立挺流水席一票。新娘因此釋懷,開開心心結婚去。

在她婚禮流水席上,除了超級大隻的龍蝦,而且龍蝦肉不是混在菜餚裡,而是一片一片豪邁的鋪陳,大蝦也是堪比小龍蝦還要大隻的大明蝦,我們每個人吃的超級爽快,而且份量驚人,就是要讓與會者不僅吃飽飽還要要賓客都能打包的意味濃厚。

後來去吃她飯店場的同事都很扼腕,畢竟飯店場重包裝,也比較經常性可以吃得到,曾經有一度,接連幾場婚宴都在同一兩家飯店或婚宴場辦理,菜色一般般,甚至連婚禮上的橋段與影片都很樣板,實在了無新意。

結婚是人生中的大事,其實也是新人學習互相面對的大事之一,也是與對方家長和至親成為親屬前的接觸點,未來能一起走,或是因討論過程而有了裂痕,或是因此彼此更加理解的一道門檻,要在這過程中相信自己的直覺,也測試自己是否能有智慧處之,結婚,真得不是一件小事,婚後更是如此。

流水席與飯店婚宴,我會選擇流水席(攝影/古碧玲)
流水席與飯店婚宴,我會選擇流水席(攝影/古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