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52 看那些多纖實用的好物 / 城市里山

人生可以不插花,但對美好的事物,一定要插花。本節目由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製作。


  •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斯創教育工作群執行長李芝瑩
  •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纖維植物,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最實用的器皿,現在我們仍然天天離不開它們,用的鈔票的紙是樹做的,像構樹常被用來做成棉紙、鈔票等,早期構樹嫩葉也會被養鹿人家當作飼料。台中人愛吃的麻薏湯,就是來自於常做成粗麻布的黃麻;鳳梨、瓊麻、月桃、苧麻、桑樹等聽說也是很好用的纖維,可以做什麼? 當塑膠例子大量汙染海洋土地之後,我們還可能反璞歸真嗎?

B)多數人不相信都市裡生機無窮!在氣候變遷課題中,城市少不了都市森林的綠帶、城市水環境的藍帶等生態空間思維。自然探索除了前往山林或荒野,推開家門或在家裡的陽台包括都市裡的公園綠地、植物園、行道樹、近郊森林、溪流、埤塘、圳道…,都充滿野趣。里山不只在山村,人口大量集中在城市,都市不可再把守護環境的責任完全交給鄉村,當的城市生態日益受到重視…

我們是一個線上媒體,如果您想了解食物是怎麼來的,歡迎收聽「食農搜查線-上下游新聞市集」,喜歡閱讀飲食與生態文學,請在線上搜尋上下游副刊,也請記得訂閱。

訂閱《人生不插花》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