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以不插花,但對美好的事物,一定要插花。本節目由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製作。
-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科普作家林大利
-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本集談也是十字花科的白蘿蔔,白蘿蔔有板葉和裂葉的,形狀也差距很大,有紡錘狀、細長型、矸仔狀、白冬瓜群、梅花群、美濃白玉蘿蔔還有櫻桃蘿蔔、紅姑娘、紫皮蘿蔔等,各自是原生還是育種而來?還有由台中農改場培育的「台中一號」—吃葉子的葉用蘿蔔,已遠遠超出我們對白蘿蔔的認識了。 這種十字花科植物似乎在東北亞較多食用,卻幾乎沒在溫帶的西方看到人食用,原因何在?
B)台灣是多元族裔共同生活的空間,時間上也歷經多元文化長期激盪融合。台菜的代表滋味絕不止一個,台灣的名片城市大概每個老城鎮都有資格擔綱,各擅勝場。本集導讀《大稻埕滋味》,那些早餐、飯湯、油蔥酥等,在迪化街吃貨、MY灶餐廳老闆昌正浩打開封存的記憶寶庫,端出台北舊城區最老牌也最地道的台灣美食,講述店家與美食的故事,引領讀者品嚐每一道經典小吃。
我們是一個線上媒體,如果您想了解食物是怎麼來的,歡迎收聽「食農搜查線-上下游新聞市集」,喜歡閱讀飲食與生態文學,請在線上搜尋上下游副刊,也請記得訂閱。
- 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https://www.chengchen.org.tw/
- 上下游副刊: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g/
- 《食農搜查線》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bkMrVd
訂閱《人生不插花》Podcast
-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zPzD5O
- SoundOn:https://bit.ly/3zKnm2r
- Spotify:https://spoti.fi/3BFGSxG
- KKBox:https://bit.ly/2Vhuft4
-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zEvY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