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96 筆繪之壯闊林野/ 最後的劍蘭

人生可以不插花,但對美好的事物,一定要插花。本節目由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製作。


  •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作家陳二源
  •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前輩畫家郭雪湖是圓山附近的人,他畫過好多圓山附近的景致,例如〈圓山附近〉和〈新霽〉,呈現淺山開發和農家雜作,裡面種得密密麻麻的作物,玉米、蘿蔔、葉菜,顯然是供應自家的用度。同樣是日治時期,陳澄波所在的嘉義和北台灣景觀很不一樣,陳澄波常在嘉義公園與嘉義樹木園一帶寫生。由於嘉義為北回歸線經過之區,以南便是「熱帶」,總督府在當地展開熱帶樹種的培育實驗。陳澄波作畫當時,就是一幅幅熱帶景緻。從郭雪湖和陳澄波的畫作可以看見那些植物與地理的差異?

B)花農之子的陳二源首度出版《最後的劍蘭》短篇小說集,透過一切都講究分級的花卉拍賣市場,他巧妙地運用七種植物分割出人與人之間那微妙的關係田渠。從盤商、農會產銷到花農,看見小說中的小人物們在家庭與社會之間,奔走追錢,生長與枯萎,暗暝與日頭,人在面對生活裡的各種陰影時,揮汗若雨。在繁華富麗的花叢與燦綠挺拔的枝葉間,消費者看不到的是種種幽微的無止盡…

我們是一個線上媒體,如果您想了解食物是怎麼來的,歡迎收聽「食農搜查線-上下游新聞市集」,喜歡閱讀飲食與生態文學,請在線上搜尋上下游副刊,也請記得訂閱。

訂閱《人生不插花》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