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25 龍腦香/ 食光者(下)

人生可以不插花,但對美好的事物,一定要插花。本節目由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製作。


  •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皇冠出版責任編輯蔡維鋼
  •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聽說今年的龍腦香開得不錯,莫非這種植物很難開花嗎?胖胖樹在《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把龍腦香這種植物用《易經》做了極有意思的各階段比喻:初九—潛龍勿用-龍腦香在森林等待時機發芽。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初發芽時,就比其他植物高……,據說龍腦香其中幾個種類已成為瀕危植物,龍腦香是東南亞熱帶雨林中的代表性喬木,為什麼叫龍腦香?初發芽就比別人高一等,可以長到多高?人類如何運用龍腦香科植物?

B)一株植物被觸碰,基本上會啟動他的免疫系統?「向觸性型態發育」是一個談植物感知力的術語,達爾文早就發現這個現象,最有名的就是含羞草。有些農夫在種植作物時也會採取這方法虐待植物,書裡有幾個故事,談到農夫如何反覆騷擾植物。還有,到底植物聽得懂聲音嗎?植物會因為吃食者的咬噬聲音獲得警訊嗎?《食光者》書中談到植物會採取一些非常奇妙的作法。本集繼續請皇冠出版責任編輯蔡維鋼來談這本為我們整理閱讀許多科學論文,化作科普的著作……

我們是一個線上媒體,如果您想了解食物是怎麼來的,歡迎收聽「食農搜查線-上下游新聞市集」,喜歡閱讀飲食與生態文學,請在線上搜尋上下游副刊,也請記得訂閱。

訂閱《人生不插花》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