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Miru

我的愛書《本草綱目》

這《本草綱目》就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館,每個解物,也兼描述產地的風土,他方使用慣習,或者物種的成長特徵特性。雖有不甚寫實的黑描小圖佐襯,但文字在閱讀時引發的想像,早已經飛天鑽地的無法攔阻了。

愛書在成為愛書之前,需要有些經歷。

我想說的是,我們不能單單只擁有一個物質而不使用與經歷,那不能稱為「愛」。

這是一本很普通的《本草綱目》,買下這本書時我只要求並且需要的是~最簡單最原本的《本草綱目》;也就是說想要的是古本的編排與插畫。有眾多的《本草綱目》是現代編撰過的,新的插圖、新的註解,也有實際能馬上應用的文字佐襯著。古書也許有不少文字需要解讀才能讓現代人了解,但閱讀其中的趣味,其實都在那遙遠的時間感裡面,所以古文版本才能獲得這樣的觸動。

一本無奇不有的解物之書

而當初買了《本草綱目》,只是一解我對食物的熱愛,加上那股好奇。

就當是本博物學的書、當是本食材圖鑑、當是一本無奇不有的解物之書來讀,卻從來不當藥書來看《本草綱目》。

這本書的編撰是以「博物」的概念形成,以蒐羅各種材料的架構去解說每一種材料的物性,以及對人體食用或外用、不同材料交互作用之後產生的影響,這本書的「博」必須依賴好幾代人一一累積出來,李時珍一個人無法做到這樣上山下海搜遍各地,更何況是交通不便的五百年前。

「博物」說來也是一種人性貪婪,人總是在好奇與野心的驅策下,想把全天下的物種都蒐羅起來,若每個人都這麼起勁地蒐集起來,肯定地球是受不了的。好在我只要買一本書就可以滿足那份蒐集與好奇。

《本草綱目》在「博物」上勝過各種金石、山、海的古典古冊。

這本書裡分門別類有金石、草部、穀部、菜部、果部、木部、蟲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各種山海納於一書,還有一些難以歸類的像是鍋背黑炭、人魄、人氣,說真格的,這《本草綱目》就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館,每個解物,也兼描述產地的風土,他方使用慣習,或者物種的成長特徵特性。雖有不甚寫實的黑描小圖佐襯,但文字在閱讀時引發的想像,早已經飛天鑽地的無法攔阻了。

這套古籍,對我來說就是博物館,從來都不是藥書,當然不是拿來實用與食用參考的。

攝影:Miru

這老書裡找到很多我們熟知,又意料之外的觀察

這兩本書,有時候閒暇興致時翻著讀,有時候有目的地找個食材來看。我很驚訝在裡面找到迷迭香,沒錯就是那個迷迭香,名字一模一樣。找到芋頭是適宜搭配魚的,芋頭飛魚這倆搭檔~蘭嶼人可都是這麼吃的。這老書裡,找到很多我們熟知,又意料之外的觀察。但《本草綱目》裡要找蘿蔔有點困難,因為蘿蔔的名字叫「萊菔」。古蔬菜名跟現在大異其趣。也有不少蔬菜,古老遙遠傳來是始終如一的稱呼。

話說買這本《本草綱目》也不是很喜歡的,買下的當時這本書的封面實在是不好看,東挑西找符合古文內容的就這一套兩本最接近,其餘的都缺失趣味。但封面不好這件事,我是可以克服的。能動手做,就不用委屈求全把一本醜書擱在書架上。

我就這麼動手把書封包裹起來,用自己十幾年常用的方法,拿個布包住書。手邊的筆記本幾乎都是得先包上布,不包上布就覺得不像個手邊之物。這兩本《本草綱目》我用樸素的棉布包裹起來,是一塊用過淘汰的餐桌布,有點醬油、有點油漬,有點米飯黏過,以及丟進洗衣機清洗過無數回的痕跡,這樣一塊不新的舊布,正符合這本書的氣質。

包好布,我用針線繡縫上書名。但縫了「本草」兩個字之後,一直沒時間沒心裕去把下冊的「綱目」兩個字縫上。孩兒就一直問著:「媽媽,你那本書怎麼沒有縫完?」然後他就幫我完成了,他純真樸素的字,怎麼寫都看不膩。

在歷經許多個年之後,封面棉布更黃了,摸起來跟用起來都有「很好、很好,我們如此經歷過歲月。」的安心穩定的美妙感受。

攝影:Miru

成為愛書的原因之一~使用的痕跡

待孩子學校上了食物課,這兩本書馬上被我拿來當趣味檢索,這一談一說的餐桌上閱讀討論,留下孩兒在書上邊、書側邊貼了許多便條紙,他好奇的是哪些物種、他查找過的是哪些植物。這兩本厚厚大書,成就兩個人的使用痕跡經歷。這也是成為愛書的原因之一~使用的痕跡。

我不喜歡有人炫耀有哪本藏書市面上不好找到現在價格飆漲幾倍,或是絕版多久,或是作者簽了名。但如果有人炫耀的把那本書翻到破了書皮、畫爛了書頁,我肯定會滿心羨慕與佩服。
這是我的愛書《本草綱目》。

但我更喜歡的是,這本書有我跟孩子閱讀跟書寫的痕跡、有使用的時光歲月泛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