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廢棄物污染嚴重,「聯合國世界海洋會議指出,每分鐘都有幾乎一噸的垃圾被倒進海洋,如果人類不採取行動,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袋會比魚還多。」環保署署長李應元表示,將從源頭管制,讓垃圾不要進到河川、近海、海洋,因此針對四項一次用塑膠製品,包括購物提袋、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2030年將全面禁用,且從明年起,會先推動連鎖餐飲業者內用飲品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
環保署與環保團體去年七月成立海廢治理平台,並在今(13)日共同發布「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擬定源頭減量、預防與移除、研究調查、擴大合作參與四大方向,期望從限塑、減塑,一路到無塑海洋。
海廢問題僅次於全球暖化 源頭減量是關鍵
民間團體代表陳立信表示,塑膠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傷害,正以驚人速度蔓延,國外媒體甚至把海廢問題重要性定義為僅次於全球暖化,海廢問題治理複雜牽涉廣泛,不是單一政策、政府單位可以克服,海廢平台成立半年以來,激烈討論最後擬定四大面相,並制定34項對應策略。
「治理海廢問題最關鍵的就是從源頭減量,這牽涉社會大眾生活、飲食、消費習慣改變,」陳立信解釋,在源頭減量部分,首先針對一次用塑膠製品,包括購物提袋、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因為歷年淨灘結果,這四項都名列前茅,是社會大眾生活裡每天都使用到的項目,而這也是海洋垃圾的主要來源。」
新聞背後: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黃向文曾指出,台灣周遭的海洋廢棄物,主要來自「日常生活塑膠製品」與「漁業廢棄物」兩大類。經過研究團隊利用目視、拖網、聲納等方式偵測,北部海濱海洋廢棄物密度最高之地每平方公里可達60萬件;至於南部海濱偵測點,海洋廢棄物密度最高點每平方公里甚至高達90萬件。而海洋廢棄物有七、八成是「塑膠」;其中,較高比例的海洋廢棄物又是「漁業廢棄物」。
2030年全面禁用塑膠袋、免洗餐具、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
環保署水保處處長葉俊宏解釋,針對四項一次用塑膠製品已訂定時程,2020年為第一階段,在購物提袋方面,將擴大限用範圍,像是所有開立發票的商店;而免洗餐具方面,現行限制使用的業者,在消費者內用時不得提供各類免洗餐具;外帶飲料杯則採取以價制量,強化自備優惠措施;塑膠吸管方面,餐飲業者內用飲品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而在2025年將進一步改為全面限用一次用塑膠製品,強化以價制量作法,2030年達成全面禁用。
李應元表示,把這些時程推出來讓社會討論,「這不只是政府、環團的工作,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讓自己稍微不方便一點,像今年擴大限塑,洗衣店、麵包店有這麼多不方便,但大家都願意協助配合,幾乎沒有太大抱怨聲音,這是一個進步的社會,這時候再推出這個計畫,我相信一定會成功。」
2025年將全面限用一次用塑膠製品,採取以價制量方式,李應元進一步解釋,「在歐洲一個塑膠袋賣到五塊,價格高到你覺得不會用,台灣目前只是不方便,後續也會把價格提高,但這個不合理價格,不是要賺錢,而是要讓你不用塑膠袋。」價格是否比照歐洲提高至五塊?「還是要依照台灣消費水準去訂定,是要五塊、三塊這都之後才會決定。」
明年首推連鎖業者內用飲品不得提供塑膠吸管
「吸管穿過海龜鼻子照片太過聳動,每個人都覺得不捨,但不捨要轉換成讓自己不要太方便,」李應元強調,明年將從塑膠吸管做起,連鎖業者內用飲品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可以改用鋼的、可食用的材質,甚至不用吸管直接喝也可以,「內用禁用塑膠吸管,不會造成民眾不便而是商家,但商家是可以克服的,所以才先鎖定內用。」
另外,在淨灘方面,葉俊宏表示將指認重點加強海岸,建立可清理海岸認養及辦理淨灘活動單一窗口,使社會能投入更多人力資源進入重點海岸,同時也會定期公布海岸線清理維護情形、待清理重點海岸資訊等,並且在2022年,希望環保艦隊從1200艘提高到5000艘,以獎勵制度鼓勵漁民加入,隨手把垃圾打撈帶回岸上處理。
除了海洋廢棄物管理,河川輸送的垃圾也是海洋垃圾來源之一,葉俊宏解釋,未來也將建置中央及各縣市政府等河川、大排及農田水利溝渠垃圾清理、通報及紀錄網路平台。
陳立信表示,海廢治理平台將持續運作,以落實政策綱領,每兩年滾動檢討,依照實施狀況、調查結果、各界反應適當補充修正,「海廢牽涉範圍廣,不只侷限於環保署管轄範圍,我們期待未來納入跨部門的對話,加入漁業、海巡、外交部、經濟部等,都有應盡的角色跟責任,」希望能夠擴大參與,橫向整合,呼籲各界朋友響應這份政策綱領,扮演好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有天還給地球清淨無塑的地球,拯救海洋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