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特約記者/莊傳芬
從花蓮玉里的玉水圳濕地一旁小路,轉進秀姑巒溪河川地,眼前溪床上的植物,除了原本強勢的甜根子草外,尚有著明顯經過人工整畦種植的蘆葦。這是廣泛分佈於台灣各沼澤地、河川溝渠旁等潮濕地區的「開卡蘆」,透過規劃性種植,讓這片原本砂石裸露、揚塵嚴重的河川地,重新受到植被保護。
為了製作蘆葦吸管,張震宇從種植蘆葦開始,漸漸地改善河川棲地環境。他開拓其他蘆葦相關製品,並透過舉辦旅行體驗帶動地方經濟。隨著碳權時代來臨,蘆葦作為河川地綠覆植物,自然碳匯的價值更成為溪流經濟的一道曙光,也讓張震宇多年的努力成果一步步被看見。
用蘆葦打造河川生態多樣性
因為對環境的重視,「斜槓生活文化公司」的創辦人張震宇選擇製作蘆葦吸管以取代市面上大量使用的塑膠吸管。雖然市面上還有其他主打環保概念的吸管,如紙張、不鏽鋼、玻璃、矽膠等,但張震宇說:「我在思考一項產品時,主要考慮它的生命週期,包含製程及材質是否能降解等」,其他環保吸管的生產與後續回收,必須運用溶解、形塑、射出等各種技術重組;但蘆葦則完全取自天然,單純由纖維構成,被丟棄後能直接回歸自然,不需耗費額外資源。
開始因為台灣沒有蘆葦相關產業,他選擇進口中國蘆葦,進行加工再製。疫情爆發後,原物料進口受限,加上對河川環境的重視,讓他開始思考自己種植蘆葦,在河川地創造一個循環經濟產業的可能性。
蘆葦可以防洪與抑制揚塵,減少河川整治費用
2019 年他選擇移居花蓮玉里,打算在秀姑巒溪沿岸試種蘆葦,然而台灣河川地依法規不能種植 60 公分以上高莖作物,讓他無法取得種植許可。不過花東許多河川地揚塵問題嚴重,河川局以工程方式防治,每年豐水期後地貌改變,工程便要重新進行,相當耗損經費。張震宇發現,若採用綠覆方式,讓蘆葦的匍匐莖抓附砂石,每年只要進行補植即可,相對來說更有效益。
台灣因為沒有生產蘆葦種苗,因此張震宇一開始是採集野生蘆葦的匍匐莖,剪成一段一段進行扦插。第一年種植時採用人力挖土,相當費力耗時,到第二年才找到方法,請來曳引機抓耙淺溝,將蘆葦種植在溝裡。在蘆葦生長過程中,含有較多有機質的泥質壤土慢慢在此沈澱,改變土地原本貧脊的砂質結構,並帶來降溫效果,而生態系也開始慢慢構成,創造棲地與生物多樣性。
也就是說,在河川地種植蘆葦,不僅能達到防洪與揚塵抑制的效果,減少政府整建河川的支出,同時作物又具備經濟價值。隨著對蘆葦植物特性與整體環境系統的關係愈來愈了解,張震宇開始在各個環節進行說服,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取得河川地種植許可。
日本大量使用蘆葦,台灣蘆葦商品也正起步
不過蘆葦吸管作為商品進入市場時,面臨多方挑戰。張震宇發現,吸管市場競爭大、需求量少而價格低,目前蘆葦吸管的訂戶,主要是餐飲售價百元以上、以環保餐具包材打造新時代飲食風潮的飲料店。另外,蘆葦吸管的主要競爭對象是紙吸管,它的低價與規格標準化,讓蘆葦吸管相形弱勢,不過蘆葦吸管可重複使用、遇水不會變軟等特性則讓它在客戶體驗感受上更具競爭力。
人類使用蘆葦歷史悠久,國外也有許多案例,如日本用來製作簾子,或取其中空材質特性,作為土牆夾層、屋頂板材等,具有良好隔熱效果。這些概念與竹子運用相似,但蘆葦相較竹子更輕盈,且一年生的蘆葦無論生長速度、種植條件或取材都相對容易,相當具有開發推廣的潛力。
於是他花了一年左右時間與成功大學合作,完成蘆葦隔熱板材研發製造,但由於東部缺乏建材工廠,材料運費高昂,而板材的隔熱功能仍有不足。雖然相關建材在國外發展已臻成熟,但還需與建築工法同步,才能真正發揮建材效果,在台灣的建築市場有許多困難要克服,蘆葦尚無法拓展成商品。
張震宇目前努力的方向是先做市場可接受的產品,除了各種生活用品外,他認為蘆葦甚至可能作為發電生質能,而最大量的使用方式是對其纖維的運用,包含造紙、混入各類建材等,當這些纖維具備環境價值,產品能夠標榜河川環境友善,就可能吸引消費者目光。
另一方面,他也與地方文建站合作舉辦體驗活動,並結合在地民宿業者,帶民眾實際到河床地認識蘆葦的種植與復育、觀察生態環境,接著再帶大家用蘆葦製作燈罩,今年 8 月玉水圳藝術季中也將展現成果。他運用雷射印表機切割技術,製作燈罩模組,讓消費者可以像積木一樣直接組裝,甚至做成教學材料包,讓老師可以帶領孩子製作,同時也能融入環境教育。
打造河川地碳經濟,推動企業認購
2023 年政府宣佈將成立碳交易平台,未來企業無論是將工廠設備優化、向低碳排企業購買節省下來的碳權,或是以自然為本的方法 (Nature Based Solutions, NBS) 購買自然碳匯,高碳排的產業勢必面臨轉型,因此碳權交易也成為未來河川地種植蘆葦的發展目標。
張震宇過去主修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時期以「碳」為研究對象,對相關議題敏感度高,能夠掌握相關資源與專業知識,而種植蘆葦與碳的價值恰巧是可接壤的。
過去企業將碳排放視作外部環境成本,但當企業必須為此買單,張震宇從中看見契機,河川綠覆計畫開始出現著力點。河川地與濕地的除碳價值相等,但台灣關於濕地碳匯研究不足,因此如何展開調查、收集數據並建立資訊系統,讓「河川攔碳」這件事變成可交易的產品,並且讓企業願意採購,更多資金導入到河川保育的範疇,是他目前努力的方向。
當減碳變得具有實際經濟價值,企業認養河川地便有了誘因,而他扮演的角色,是媒合政府與企業,提供種植、後續產品開發、計算碳權等技術,企業可付費採購這些服務。優先考慮媒合的對象,是對於水資源、植物纖維等原料有需求的企業。
全台河川眾多,政府部門管理困難,由企業認養河川地、將公共財作私有化的管理,可能是較有效的作法。張震宇若能從中扮演協力角色,讓這個行動變成商業模式,便能更快達到河川環境保育的目標,也是企業和政府雙贏的作法。
雖然主要目標是守護臺灣河川地,但張震宇涉入的路線並非 NGO 模式或採取對抗角度,而是定義自己為社會企業,期待打造一個「有利可圖」的商業模式,以更有效益的方式向政府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並結合國際環境趨勢,以獲利為企業誘因,讓環境保育產生自主運作的動能。
走向自然是過程中最迷人的事
「我很幸運,做這些事情時可以很接近自然,那是非常真實而野性的狀態,這樣的環境給予我強烈的回饋,也讓我感到相當珍貴。而這樣的環境一旦被破壞了就不可逆了,就像很多城市裡的溪流。」
移居花蓮迄今邁入第五年,張震宇坦言,過程中有好幾度考慮過放棄,但每當這樣的念頭產生時,總是又因為某些正向回饋出現,讓他重拾堅持下去的勇氣。
張震宇涉水走過溪床,數個月前種下的蘆葦已是及膝高度,每日的清晨或黃昏,他總會這般走向這條溪流,這樣的經驗在都市裡無法感受,也使他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帶別人一起看見、並且記住這件事,讓更多人走進自然,意識到環境擁有金錢無法換回的價值。同時,他也希望大家可以付費支持這件事,讓溪流能夠被守護、復育,回到更好的狀態。
目前秀姑巒溪種植蘆葦的面積約兩公頃,花蓮是一個起點,未來希望加速企業認購,以揚塵好發區為優先選地,擴展全台河川地蘆葦種植面積。
張震宇以一萬公頃為目標:「自己慢慢做,影響力很有限,若將這整套服務打造成一個完善的系統,並突破法規限制,當企業資金開始投入,照顧到的河川地面積就會大幅成長。」當保護溪流變成一件可系統化操作的事情,並能從中獲得利潤,就能達到守護河川環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