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農民200歲」是農村人口流失的無奈寫照,後壁仕安里里長廖育諒為了營造老人友善環境,自掏腰包購買醫療專車,司機開車還兼掛號,今年他更帶領60多位居民成立仕安社區合作社,以保證收購價、保證產量,和當地農民契作近4公頃無農藥稻米,兩成收入作為老人福利基金。廖育諒說,希望打造讓老人家快樂的社區,預計未來轉型有機耕作,「讓世代都平安」。
仕安社區醫療車,司機開車兼掛號
《無米樂》中崑濱伯樂天知命的態度感動不少人,卻也顯現出農村人口凋零的困境,後壁區仕安里里長廖育諒說,仕安社區600多人,22%年齡偏高,每次辦活動,出席的都是頭髮花白的老人家,這些老人家的食衣住大多不成問題,但「行」卻大不易,「老人家腳不方便,年輕人出外工作,看醫生還要請半天假」。
三年多前他當上里長後,他自掏腰包買九人座醫療車,載老人家看病,司機還幫忙掛號,「我希望讓老人家活得更快樂。」只是光靠自己能力有限,前年他開始萌生籌組合作社的念頭。
今年廖育諒付諸行動,召集六十多位居民成立仕安社區合作社,以一穀一百元金額入穀,總共籌到250多萬元,說服五位農民,用不施農藥化肥的方式,種植台稉九號。
廖育諒說,政府部門預算有限,社區要自己動起來,合作社所得,兩成捐給社區當老人福利基金,除了支持醫療專車,還提供家境不好的獨居老人免費午餐。
保證產量收購,讓農民無後顧之憂
廖育諒感嘆,仕安環境很好,但只要一噴藥空氣就變糟;為了說服農民不用化肥農藥,他煞費苦心,除了教農民用生物防治資材,還找居民幫他們拔草、撿福壽螺,甚至祭出保證產量、價格收購,每百斤收購價高於市面300元、每期「八割」(一割為100台斤)為標準。
今年契作農民二期作遭病蟲害肆虐,只剩下四割,合作社就以市價補足農民四割損失,「雖然賠了十幾萬,賣一賣可能根本沒賺,但至少可以照顧到生產者,讓農民無後顧之憂地轉作有機。」
除了價格誘人,廖育諒透露,許多老人家吃到沒用化肥農藥的米,都大讚好吃,心服口服地支持友善環境的耕作;等養好地,大約三到五年,合作社希望能申請有機認證,還想種有善環境的蔬菜水果。
由於合作社保證收購,許多農民都很心動,但廖育諒說,合作社才剛開始,不曉得賣不賣得動,明年暫時不考慮擴大面積,希望民眾多多幫忙,支持更多農民參與這樣的行動,「買米兼作公益,讓我們仕安世代都平安。」
聯絡仕安合作社 E-MAIL:shihanrice@gmail.com 電話06-6624097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