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知道農村裡有農民,農民背後的代耕業者卻令人陌生。宜蘭農民組織「土拉客」曾舉辦手工割稻體驗,發現竟有朋友真的以為農民都是手收割,這才知道原來外界對代耕業者的認識這麼少,和當地小農開始有意識地拍攝影片、照片,在臉書上介紹代耕業者的工作,今年一期作甚至組成「援農團」,參與業者育苗、烘穀等,復興以往農家「換工」的精神。
「你挺我,我就挺你」
早上七點,收割機轟隆隆在「土拉客」的田裡作響,金黃稻穀一一落進收割機倉儲,正當他們擔憂卡車可能負荷不了稻穀重量,李漢期駕著3噸半的藍色卡車,威風凜凜地停在田邊,上演「英雄救美記」。
李漢期是友善小農組織土拉客配合的代耕業者,從育苗、打田、烘穀到碾米,全由他一手包辦,今年土拉客的成員吳紹文開始和幾個友善環境小農,到他的育苗場、烘穀場幫忙,緩解長期困擾的缺工問題。
前一天晚上,李漢期知道吳紹文要開著1.5噸的卡車去載穀子,嘴巴上什麼都不說,第二天一早6點多卻打電話問收割時間,接著便風塵僕僕出現在田邊,笑著說,這個產量如果用你們的貨車載會破輪(爆胎)啦,「反正你挺我,我就挺你啦!」
互助幫忙,重現交工關係
宜蘭近年聚集不少友善耕作的新農民,但因沒有地緣關係,且田區雜草、石頭較多,不易找到代耕業者,李漢期卻協助當地10多位友善小農的代耕工作,小農的收成少,入烘穀機的量經常不到原有產能一半,卻得耗費同樣時間和成本,他卻義氣相挺,讓許多小農感動不已。
不過因為勞動力不足,加上近年小農越來越多,李漢期做得十分吃力,發現這點後,吳紹文和幾個友善環境的小農,決定今年全力協助李漢期工作,從頭學習移秧苗、搬稻穀、操作烘穀機。
很多人以為代耕業者工作輕鬆,連收割機都配備冷氣,但其實中間充滿眉角,吳紹文曾因沒綁好太空包,不小心發生穀子散落一地的悲劇;有一次小農們幫忙疊穀子疊得零零落落,李漢期在一旁看不下去,輕輕鬆鬆一個轉腰,50公斤的穀子就疊好了。「很多人以為代耕只是按幾個按鍵就好,但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友善小農背後的英雄
吳紹文說,其實代耕業者是農村的根本,卻被許多人忽略,近幾年許多光環集中在友善小農身上,但小農根本買不起大型機具,全靠代耕業者幫忙,而且幫忙小農的成本比慣行高多了,因此希望能用換工方式,協助代耕業者緩解勞動力問題。
雖然李漢期說,新手培養不易,小農多半只能做些簡單的工作,還是得有人來傳承才行,不過吳紹文認為,這樣的協助同時是在建構新農與地方的人際關係,讓李漢期知道,農民和代耕業者不只是銀貨兩訖的關係,而是夥伴、朋友。
「有趣的是,雖然大家都說他是代耕業者,但其實一開始是他育的苗,最後也是他烘穀,或許在他眼中,我們才是代耕的人吧。」吳紹文有感而發地說,新農進入農村,必須建立和當地的關係,代耕業者的努力經常被忽略,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認識這群小農背後的堅強後盾。
為何要把文字放在圖片中,損壞讀者的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