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常喚我到水流東老家採收老天爺給的禮物,也就是低度管理的收成。「膨尾鼠(松鼠)來吃好幾條香蕉了,番薯也被老鼠毫不留情啃了好幾個洞。」母親雖然不捨,還是覺得吃掉總比壞掉好,而且動物認證過必定好吃,若有剩,順便餵養小孩的同學。
天將亮,一鳴驚人的鳥叫聲劃破寂靜,緊接著是馬不停蹄的來回奔波。
幾年前,披著深藍衣襟的紫嘯鶇夫妻在屋裡築巢,孵出愛的結晶以後,早晚補貨,特蒐各種生鮮美食,像是酥脆爽口的昆蟲大餐,Q韌有嚼勁的蚯蚓三吃或份量厚實的攀木蜥蜴,若乾燥不好消化,可換成綿密軟爛的秘製蝸牛和皮薄多汁的頂級小青蛙,不時塞進種子和果實當甜點,嗷嗷待哺的幼鳥,隨時張開嘴巴吞下所有美味。
小孩幫忙消滅地球過剩的食物

在山裡生養五個孩子,也如餵食幼鳥般,三餐兩點心,吃完這一餐,等著下一餐,果然不負祖先對「光」字輩「吃光光」的期望。
因為全是親餵的母奶寶寶,在媽媽吃什麼小孩就吃什麼的訓練下(廚藝僅止於把食物弄熟),簡單料理是不變的主軸,青菜來自公公和母親的菜園,朋友們常常送來不符市場審美觀的「格外品」,讓小孩幫忙消滅地球過剩的食物,日文意思是規格以外的產品,但是口感、風味一樣迷人,即使餐餐食材相同,想辦法變換天馬行空的吃法,不過鍛鍊成這番能耐之前,還是有段內心轉折。
那天整理檔案,發現老大光妹6歲(2007)時的照片,突然愣了一下,秒回當時現場,亮燦燦的陽光映著剛起床的臉龐,笑容像舒芙蕾一樣蓬鬆甜美,她幫自己設計(亂剪)有層次的瀏海,坐在菜園,捧著亮紫色的香蕉葉狀苞片,裡頭是我剛煮好的番薯籤稀飯。按下快門同時,腦中閃過千百個想要放下孩子去工作的理由,很不甘心日復一日帶著三個小小孩吃飯、玩、睡覺和上廁所,只能慢,快不了,常常生氣。


透過觀景窗,看她瞇起了眼睛,微微仰著頭,一匙一匙,安定滿足享受黃白相間的稀飯,他們後來也用泥土、花花、葉子煮了大餐給我吃。孩子們的哭哭笑笑,牽我走到了今天。
放心讓小孩吃個不停的滋養,無疑為沮喪的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所有自然物在農村都是零廢棄的旅程,母親常喚我到水流東老家採收老天爺給的禮物,也就是低度管理的收成。「膨尾鼠(松鼠)來吃好幾條香蕉了,番薯也被老鼠毫不留情啃了好幾個洞。」母親雖然不捨,還是覺得吃掉總比壞掉好,而且動物認證過必定好吃,若有剩,順便餵養小孩的同學。
醜歸醜,刷乾淨醃來吃,不會浪費


現在正是柑橘產季,我們自有一套分級制度,個頭小的火燒柑,皮厚的做橘皮糖,薄的做桶柑餅,果肉熬果醬;黏在鍋邊的糖漿糖粉,加點麵粉、奶油,揉成麵包或餅乾;燙橘子皮的熱水洗碗洗鍋子,從頭到尾用到極致。最讓小孩感到神奇的是「花生排骨湯」,問外婆說:「為什麼有很濃的花生味,卻看不見花生?」原來放的是花生芽,採收時雖然發芽了,母親不願丟棄;意想不到的是撿到山豬愛吃的薯榔,被牠們的尖鼻子拱出來好多,赭紅色汁液可以染布。
去年光然同學的媽媽碧玉拿了奇形怪狀的嫩薑,原來是挖老薑斷裂和發芽的部分。她說:「醜歸醜,刷乾淨醃來吃,不會浪費。」好友慧宜寄來小條的美濃白玉蘿蔔,說是「次級品」,我超喜歡不用削皮的百搭款,友情的滋味雜揉著土地的豐湧不斷,翻出自家桂花釀和洛神,奉上小菜兩碟:
(一)桂花釀嫩薑


材料:
嫩薑1斤、鹽1大匙、黃冰糖與糯米醋各半杯、開水1杯、米酒少許、桂花釀隨意。
作法:
1.嫩薑切成約2公分塊狀(差不多已是這個大小),放進容器加鹽拌勻,靜置半天待其出水。
2.用冷開水將鹽分沖洗乾淨。
3.糖、鹽、開水與醋拌勻為糖醋汁,比例以親嚐後,濃度再多一點。
4.將糖醋汁蓋過薑塊,加入桂花釀,充分搖晃均勻,最上方倒入米酒少許,防止變色,冰箱冷藏3天即可食用。
(二)洛神白玉蘿蔔漬
材料:乾燥洛神花隨意(越多顏色越濃)、烏梅一小把(約5~6顆)、糖2大匙、鹽1小匙、水600c.c.、酸梅隨意。
作法:
1.蘿蔔切成約2公分塊狀。
2.加鹽拌勻,靜置半天待其出水,倒掉殺青的鹽巴水。
3.水沸騰後,放入烏梅煮3分鐘後熄火,加洛神花、糖、鹽,悶5分鐘,放涼。
4.洛神花水蓋過蘿蔔,丟幾顆酸梅,放冰箱冷藏至少3天,染色就可食用。
三年前(2019)元旦,老四光然要我帶他去買炸雞,結果人潮滿滿,排隊排好久,就為了一塊炸物。他在聯絡簿寫下:「今天我舉辦了一個新年的活動,就是我先買一杯珍珠奶茶和一塊炸雞,我想要把它們喝一年和吃一年,就在11點59分吃一口喝一口,然後過了1分鐘,再吃一口喝一口,這樣就吃喝一年了。」我看完大笑,果然「吃」是孩子們最有興趣的生存法則。
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幾株櫻花頂著藍天綻放枝頭,迎來了陽光的脈動。出去拉了幾把柴,躲在火光一隅,享受溫暖的寂靜。說是育兒期,不如說孩子帶著我蹣跚學步,一鏟一耙鬆了土,以時間為基底,打撈豐盛的「格外好食」,這份跟著季節暈開,慢半拍的功夫菜,鋪陳著洗曬醃漬的真實滋味,悠然種下一行字,等山歸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