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方秋停)
(攝影/方秋停)

夜幕低垂後……

導覽員胸有成竹卻也夾帶些許不確定感,亮光於林間逡巡,眾人目光隨之忽高忽低,最終靜止於右前方樹洞。

飄忽眼神跟著導覽員低沉的語音駐停洞外,好奇眼神追隨光束,幽暗中似有黑影移動,屏息心神踮起腳尖,再仔細看便見那彩妝臉龐楞楞回望──啊!是白面鼯鼠,平地串連起興奮耳語。

夜幕低垂,白天轉成黑暗,古人把握光陰秉燭夜遊,今人積極發展觀光安排夜間行程,帶人自另個角度遊賞世界,豐富視野。

閃爍記憶裡的流光

膽小的我向來怕黑,直覺暗夜詭異神祕,為不同神靈的轄管境地。對夜景雖然好奇卻心存畏懼,也因為這質性,每次夜觀總留深刻記憶。夜有驚奇也有美麗,杜牧〈秋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寫出夜色及心境美好,為夜景賦予恆久詩情畫意。成長歲月中仰觀滿天星斗、靜候曇花逐層開展、或於路邊瞥見流螢亮起一盞盞溫馨燈火,眼眸心神便受鼓舞。

不知何時起平地罕見飛螢,閃動記憶裡的螢光移往郊野,日月潭、竹山鹿谷、奧萬大森林、鯉魚潭附近……,兒女年幼時每到春夏交替一家便開長路,彎繞斜坡入叢林,提水壺帶防蚊液並準備紅色玻璃紙包覆照明燈,往赴與螢的約會。

午後雲層漸厚,盼望天候多些水氣又擔心下雨,期待心理參雜著疑慮,靜候天色一分分轉暗。傍晚人潮會集,林蔭環繞,刻意壓低的聲息窸窸窣窣。黑雲棲停樹梢,霧露化成點點翩飛想像。夜越濃黑,睜眼閉眼已無差別,心情不自主地緊張起來───怕錯過更欲搶先見著第一點光亮。

(攝影/方秋停)
(攝影/方秋停)

不經意間,首發光點於不起眼角落現身,幾聲激動提醒旋即分散開來,然後便見水霧當中開出一朵朵亮彩,一雙雙眼眸攀著點點螢火互放光亮,匯成漫天歡喜。童話書裡的情節真實上演,大人小孩一同婆娑起舞,雙手輕捧,將誠摯祝禱隨那微光送往天上。

螢如山中精靈存在記憶,卻被繁忙的車水馬龍逐遠,多年後想起,須得重新理解牠的去向與來蹤。2018年兒子赴美前全家走了趟東勢林場,他扛負鏡頭、三腳架,與其他攝影愛好者鎖定最好的拍攝角度。我棲息路旁,抬頭望向他已然茁長的身影,對螢的期待心情似同當年。

夜幕拉下,以黑翅螢為主的螢光映現眼前,始如仙女棒到處閃爍點畫,隨後光點絢爛連結。沿著坡路走,兒子手中鏡頭不停調轉角度,我凝神瞧望那神奇光點,心底疑惑:今夕何夕,下回流光集會何處?

鼯鼠不飛、巧遇長鬃山羊和山羌

年長後早睡,夜遊機會漸少。那回夜宿大雪山,於逗趣生態導覽員引領下,留下一次愉快經驗。

日間婆娑昂揚的綠意入夜後沉寂為整片黑,天空與鄰近山巖融合一起,鐵杉、紅檜、二葉松等擎天枝幹於黑幕中化作無形牆垣,一束亮光指向高空,於樹冠上來回巡探,如馳名劇院介紹嘉賓現身的排場。

導覽員胸有成竹卻也夾帶些許不確定感,亮光於林間逡巡,眾人目光隨之忽高忽低,最終靜止於右前方樹洞。飄忽眼神跟著導覽員低沉的語音駐停洞外,好奇眼神追隨光束,幽暗中似有黑影移動,屏息心神踮起腳尖,再仔細看便見那彩妝臉龐楞楞回望──啊!是白面鼯鼠,平地串連起興奮耳語。瞧那卡通臉龐張瞪圓呼大眼,側身一轉,長尾自頂上垂掛下來……

「飛啊飛下來──」眾人集氣,儘管知道白面鼯鼠不會飛,主靠前肢延伸至後肢踝關節的飛膜藉氣流滑行,仍期待牠滑翔的綺麗畫面。等待滯停,白面鼯鼠似乎不想動,刺眼光線不宜照射太久,只好熄燈離開,任那可愛生靈藏身黑暗。

(攝影/方秋停)
(攝影/方秋停)

行程繼續,手電筒朝下照出前路,導覽員提醒我們放輕腳步與聲量,幽默說要保持低調奢華。不明蟲鳴彰顯夜的清寂,濃黑森林雖無界線卻讓人放不開腳步,斜坡、圍欄,遠望渾沌近觀則有高低平緩差異。

行走半晌,時間似乎靜止,導覽員突然停步,指著左前方斜坡要我們看──濛濛霧中似有凝止黑影,眾人迅速集聚目光重組隊伍。導覽員將燈光對準前方,只見那長鬃山羊頭頂圓錐洞角,深褐身軀融合夜色,金亮雙眸直瞪著我們。眾人驚喜想多看一會兒卻不忍心,於是關閉手電筒移動腳步。已窺夜之玄祕,此行已無遺憾,卸下機心走往回路,於半路遇見覓食山羌。

夜幕圍攏,水聲潺潺,陣陣蛙鳴如漣漪傳動清涼夜氛。夜宿高山,想像自己棲身樹梢或平躺草地,霧露澤潤,現實腳步逐層踅往夢裡,天明後將憑依印象重走一回,印證夜中所見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