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71 撞到月亮的樹 / 讓我們看魚去(下)

人生可以不插花,但對美好的事物,一定要插花。本節目由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製作。


  •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寫作畫畫的鳥人與魚人李政霖
  •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  我們的台灣衫,有東亞最高樹種之譽,被魯凱族稱為「撞到月亮的樹」,看過2017年澳洲團隊The Tree Projects來台為位在棲蘭林道的台灣杉三姊妹(撞到月亮的樹)拍下等身照的紀錄片。這三棵樹真的是亞洲最高嗎?還有雪霸公園的桃山神木,聽說79公尺!超過25樓高!我們這座小小島為什麼會有這麼龐鉅偉岸的植物?最世界高聳入雲幾乎撞到月亮的樹有哪些?

B) 魚離我們這麼遠,要怎樣看清楚並分辨牠們?辨識魚的門檻又很多道,剛開始看如何突破識魚的門檻?照說應該比鳥類困難吧?你們會觀察魚的行為生態了解到什麼?魚通常會有哪些行為?如果沒人帶又不知從何著手看魚,聽李政霖建議該怎麼下手?又有哪些社群可以交流談溪魚?

開辦「跟著節氣過生活」「節氣挑食」等活動,又規劃動物保護、惜魚吃魚、樂山樂海,還跟有機農場合作,還有小孩的「童步探險趣」,甚至贊助上下游新聞市集以及上下游副刊等,這麼多事的發想源起為何?而今年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更針對環境議題舉辦文學獎滿特別的,理由是什麼?也說明了12月將舉辦的「跟著建蓁Hi Taiwan~山海嬉遊紀」的特色與活動內容。

我們是一個線上媒體,如果您想了解食物是怎麼來的,歡迎收聽「食農搜查線-上下游新聞市集」,喜歡閱讀飲食與生態文學,請在線上搜尋上下游副刊,也請記得訂閱。

訂閱《人生不插花》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