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與海水是多麼的寬容,當你厭煩了追逐遊戲,意圖轉移新遊戲的意念產生時,它們也隨時樂於奉陪,此時,方才玩著追逐遊戲的小孩,趨緩了動作,切換成抒情慢板的曲調風格,啟動屬於她與大地的第二樂章。
柔軟灰黑的細沙如布匹般綿延展開,放遠望去,視線的端點彷彿以堅定的岩丘成為畫面的收邊,群樹與海邊植物織成立體感與色彩引人入勝的搖粒絨,於收邊端景前方,俏皮地間雜綴滿各式深淺的綠色。臨海最近的沙岸布匹,海水來回穿梭,抹過的區間,似是塗上了一層油亮的凡尼斯(註),染深了沙灘色彩的同時,使其別具魅力光澤 。
沙灘與海水是多麼的寬容
頭城的外澳沙灘,東方是藍藍的海,坦然的海平面上,獨自矗立一座島嶼,樸素美麗。深淺的浪潮聲總是持續鼓動著人的心,一下車,雙腿便不自覺想從陸地朝向海的方向移動走去,而孩子毫無遮掩展現了更大的熱情,立刻脫掉鞋子朝藍白相間的搖滾區奔跑去,不一會兒已踩踏在豐厚獨特彈性的濕潤沙灘上,任白色碎浪在腳邊嬉戲著。
彷彿與熟悉的玩伴玩遊戲,孩子與海之間擁有極佳的即興默契,海往後退,孩子就跑向前追,韻律轉換,換海衝過來,孩子立刻往後退,跑了好一陣子也不累,自在忘我的笑聲與澎湃的海潮聲同樣響亮。
我們身邊不斷經過許多來來回回的衝浪玩家,持續進行與海互動的舞碼排練,呈現另一番力與美的律動挑戰。
沙灘與海水是多麼的寬容,當你厭煩了追逐遊戲,意圖轉移新遊戲的意念產生時,它們也隨時樂於奉陪,此時,方才玩著追逐遊戲的小孩,趨緩了動作,切換成抒情慢板的曲調風格,啟動屬於她與大地的第二樂章。
孩子蹲了下來,用小小手掌輕撫著濕潤的沙毯,露出那種受到極大溫柔撫慰般的滿足微笑。看著孩子手指輕輕撥動著沙,觀察著海與沙之間的流動,媽媽正沉浸海風斜陽下的靜謐時光,突然又被孩子拉回需要付出體力活的現實裡,她用了充滿期待的誠摯眼光提出邀請:「可以和我一起挖水道嗎?我想好要怎麼挖了…」媽媽這才領悟到,原來現在才是第二樂章的起頭哪。
與潮水衝擊的韻律搶時間
接著,孩子拋出她的構想藍圖,並詳述細節和預計執行的範圍,以及分工方式。令我有些訝異的是,孩子的構想並非堆沙堡,以及在城堡周圍挖壕溝引水流過那樣的計畫,而是更偏重引水,短暫儲水,與水流動態的路徑營造,利用溝渠本身的深度差異與水道間連結系統,觀察水流的動態。她腦內似乎假設了一個模型,想測試潮水一來,是否如她預期的,匯集在深洞區,接著再沿著渠道流走。
水在路徑中的流動,是否與其假設相同呢?好似工程實驗的計畫,有趣嗎?
為了與潮水衝擊的韻律搶時間,挖掘的節奏必須快速,我們沒有攜帶任何挖沙工具,只能徒手挖,一次次盡可能挖深的同時,潮水一來會有些需要重建的部分,後來發現挖出的沙土堆疊起,有堤防的效果,於是我們便微調了「施工計畫」,一邊將儲水凹地挖大挖深,一邊做著擋水堤防。挖著挖著,腦袋中突然冒出了動畫裡瘋狂挖土的土撥鼠形象,我們真是像極了歡樂的土撥鼠!只不過佈景不是在草地或森林,而是在飽含水分的海邊沙地上。一敘述出腦內浮現的情景,孩子和我瞬間相視大笑,大笑的同時,海水頑皮地又帶了一些沙跑過來,平鋪在我們的洞和水道裡頭。
挖呀挖的,小小總工程師評估挖掘狀況,終於發出了篤定的號令:應該可以了,來試試看吧!些許緊張與期待的心情加速了心跳,我們在深水區長堤防上開了一處開口,寬度是讓潮水得以湧入的大小。「可以噎!接近成功了呢!太棒了!」身為營建團隊成員的我們二人,愉快歡呼著,但是也發現了待解決的新問題:沙地吸收水的速度會快於深水區的水流出的速度,我們一致認為得重新調整一下深度和進水量。
擁有了前面挖掘的經驗,「重建與整修工程」對土撥鼠來說算是得心應手,效率進步了許多,夾雜著即將迎向勝利曙光的節奏,這階段的樂句可都是充滿明亮高昂的旋律呢~又做了一次測試…然後再做了一次測試…反覆進行著相似的步驟,最後,玩得盡興了,就讓浪潮撫平一切,歡笑聲封存在時間裡,一期一會的美好,隨著看不見的海風暈紅了整座天空。
大地,集千百萬年的智慧與變幻莫測於一身,但從不吝惜讓生物在其上生活與跳動,以及進行任何突發奇想的遊戲。孩子是一種特別的生物,總能找到自得其樂的一方沙土,帶著不受拘束的遼闊靈魂,只要釋放想像力,隨時能在大地之上玩得盡興,作為受邀參與其中的大人,真是幸運,陪伴而受惠的快樂,難以衡量。
註:凡尼斯(Varnish) 又稱「清漆」,是樹脂溶解於乾性油或揮發性油後所產生的溶液,在油畫發明之初,曾被廣泛使用,依成分可分為天然樹脂與合成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