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01 植物園的「溫室」效應 /《朱槿可以在這裡開花嗎?》談療育與歧視


人生可以不插花,但對美好的事物,一定要插花。本節目由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製作。


  •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遠流出版社總編輯盧春旭
  •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暌違超過十年之後,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平臺再度對外開放,讓遊客體驗從8層樓高的平台鳥瞰豐富的生態世界。裡面有「熱帶雨林溫室」,模擬熱帶低地雨林的環境,展示雨林植物的多樣性,儼然成為台中市最具特色的地標建築。台北植物園也另外新建了溫室,為什麼我們需要植物的溫室?作用是什麼?和聽說很厲害的新加坡植物園溫室比起來如何?

B)《朱槿可以在這裡開花嗎?》的作者克萊兒•拉提農是一位模里西斯裔英籍都會女性,原本是紀錄片製作人,逃離都市,遷往郊區從事有機農業種植。請盧春旭總編輯談當時為什麼會挑選這本書?作者透過栽種食物幫助自己找回自我、專心聆聽地球的呼喚、教她如何跟隨祖先的腳步。因為外貌跟別人不一樣被歧視,更展開尋根之路,想了解她的父母的來處,書中也談到「生態法西斯主義」,對比於台灣社會近日的族群與各種歧視言論,她的領悟其實很發人深省,盧總編輯也談談這部分的作者體悟。

我們是一個線上媒體,如果您想了解食物是怎麼來的,歡迎收聽「食農搜查線-上下游新聞市集」,喜歡閱讀飲食與生態文學,請在線上搜尋上下游副刊,也請記得訂閱。

訂閱《人生不插花》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