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07 恆春半島把植物種回來 / 漫談台灣原生茶


人生可以不插花,但對美好的事物,一定要插花。本節目由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製作。


  • 來賓:植系作家王瑞閔 / 作家鄧美玲
  •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

恆春半島被銀合歡佔據,林試所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剷除,自111年6月起恆春中心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培育70餘種3萬餘株適合恆春半島生長的臺灣原生植物,今年陸續出栽,種植在剷除了銀合歡後已劣化的棲地,對恆春半島生態棲地環境改善和生物多樣性的提升有重要意義。為什麼非剷除本來進口要當紙漿的銀合歡不可?這次恆春半島也種回許多以「高士佛」命名的植物,高士佛是個地名,當地有哪些以高士佛命名的植物?也談種回這些植物的意義。

B)〈漫談台灣原生茶〉這篇談到持續四年的台灣原生茶的採集工作。鄧美玲說,這是1985年從小林村移植,持續育苗、栽種的台灣原生茶,且位於台灣北部山區,這項工作是怎麼開始的?採茶四年,得知百年老茶樹若能像生命力正旺的年輕茶樹那樣新芽勃發,一定是難得好茶,但百年老樹發芽如老婦生子之不易,何況五百、八百,甚至千年古茶樹?這好像跟一般人想像的不一樣……

我們是一個線上媒體,如果您想了解食物是怎麼來的,歡迎收聽「食農搜查線-上下游新聞市集」,喜歡閱讀飲食與生態文學,請在線上搜尋上下游副刊,也請記得訂閱。

訂閱《人生不插花》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