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楊仁甫
攝影/楊仁甫

為紅茶「冷後渾」爭得面紅耳赤

紅茶,好的或劣質的,都可能發生冷後渾;但冷後渾,不能作為好紅茶的指標,即便它反映著茶黃素較高。

攝影/楊仁甫
攝影/楊仁甫

[dropcap]我[/dropcap]曾經因為一杯紅茶隔天變濁,和一群朋友鬧翻。

他們堅持「冷後渾」是紅茶美味的表現。其中一位,是台灣近年風行的「新派」紅茶製茶人。

所謂新派紅茶,就是近年暢銷的貴妃烏龍、紅玉之類的做法,通常不做到十分熟,留一、二分半發酵茶(這名稱是有問題的,正確應稱「半氧化茶」)餘韻,香氣較足,喉底也較強。可惜我嫌有一股半生不熟的青草味。

茶,對我來說,只是「好喝」的飲料。

「冷後渾」指的是沏出來的茶湯降溫冷卻後,尤其是隔夜,變成像黃泥水一般渾濁。

這在紅茶界有個名堂,叫「乳凝」或cream down,被視為是茶紅素、茶黃素豐富的表現。紅黃二素,是茶多酚在製茶過程中轉化而成的成分,被認為是一種好東西;尤其茶黃素,更有「茶葉中的軟黃金」美稱,傳說有心肌細胞保護作用、調節血脂、舒張血管、抗炎免疫、抗腫瘤等等神奇效果。

坦白說,這些「療效」,我是完全不相信的。

我最麻吉的幾位茶友,一位不到六十,就因為心臟手術胸口縫出一條盈尺大蜈蚣;另一位一年喝掉我兩通七子餅,上星期裝了兩根枝架;又一位老早喉癌死了;還一位天天自打胰島素。

茶,對我來說,只是「好喝」的飲料。不奢望保健。

為了和他們吵架,我查了許多有關冷後渾的科學文獻。

我是倒過來查的。查茶湯保存工藝(製作瓶裝保久茶的工藝)中,如何避免茶湯變濁。

我發現,會造成茶湯變濁的原因很多,諸如細菌或微生物污染(這顯然是因為這茶抗菌能力很差)、茶葉種植時施肥過量、茶葉中蛋白質在製茶過程中分解不完全(蛋白質必須分解成胺基酸才有滋味)等等。

當然,茶黃素含量也是原因之一。根據科學試驗,茶紅素、茶黃素和咖啡因在一定比例、一定濃度及溫度時,是比較容易發生冷後渾現象的。

或用棉被悶、或延長在發酵槽時間、或加溫、或悶堆

我的理解是:紅茶,好的或劣質的,都可能發生冷後渾;但冷後渾,不能作為好紅茶的指標,即便它反映著茶黃素較高。

烏龍茶是富含茶黃素的代表性茶類(綠白黃青紅黑六大茶類中的「青茶」),通常茶黃素含量比紅茶高得多,但好的烏龍,冷後渾現象並不常見。

生普洱茶(未經渥堆者),也有冷後渾現象,但那只是一芯五葉製作的生普粗茶才會如此,只取一槍一旗芽與一片嫩葉製作的宮廷普洱,就不會這樣。

最「典型」的傳統紅茶製作方式,如「正山小種」,是不會有半生不熟的青草味,或發生冷後渾現象的。箇中關鍵在於:正山小種要經過一道松枝煙燻過程,使它徹底「熟透」。

其他著名紅茶的製作,也都有不一而同的熟透方法,或用棉被悶、或延長在發酵槽時間、或加溫、或悶堆等等。目的都是使茶多酚完全轉化、蛋白質徹底分解。

攝影/楊仁甫
攝影/楊仁甫

「功夫紅茶」基本上都按以上秘技製作。

不能跳脫烏龍茶與碎紅茶的巢臼,始終難登大雅之堂。

攝影/楊仁甫
攝影/楊仁甫

但台灣並沒有製作功夫紅茶的歷史傳承。台灣的紅茶製作工藝,是日本人引進的「碎紅茶」工業製程。

台灣最擅長的,是烏龍茶(青茶類)的製作,鐵顴音、包種、東方美人以及中部的球狀烏龍均屬之。

所以台灣的紅茶,要當成代表性的高級商品,是尚待考驗的;其中一個關鍵指標,就是冷後渾。

用台灣原生種茶和緬甸大葉種混血培育的紅玉,在天生麗質上,的確一流。但如果製茶工藝上,不能跳脫烏龍茶與碎紅茶的巢臼,一窺功夫紅茶的奧妙,始終難登大雅之堂。

我這麼說,並非瞧不起台灣紅茶,而是期待台灣紅茶更上層樓。畢竟在全球的茶葉市場上,稱為Black Tea的紅茶,佔世界茶葉交易量90%以上,才是國際主流。台灣把紅茶做好,才能透過競爭打入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