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家鄉礁岩海岸的黑貓姊
「到礁岩取最乾淨的鹽鹵,是重要的第一步,一定要堅持。因為取鹽鹵要掌握環境的變化、潮流與天氣的關係。」每年夏天颱風過後,大浪將海水打到高處,殘留在鹽窟仔裡,接著靠冬季海風與陽光漸漸晒乾蒸發。到農曆過年前後,鹽窟仔會有薄薄一層鹽花及鹹度達波美二十五度的鹵水,此時品質最好。
三月初春,跟著車城後灣人稱「黑貓姊」的楊美雲去海邊取鹽鹵,是段奇特之旅。套上頭巾的她,一路穿越木麻黃與銀合歡交錯的亂樹叢小徑,背影堅毅無懼。
穿過海岸保安林,眼前豁然開朗,一片蔚藍大海,潮湧浪聲嘩啦嘩啦迎面撲來。六十出頭歲的黑貓姊,肩著背包、提著幾個空水桶,直接往珊瑚礁岩跳上躍下,謹慎又敏捷,眼光在大大小小的岩窟裡搜尋。「欸,這裡還有一窟,鹽花很多、鹵水也很多,快過來裝!」她轉身呼喚小幫手,指尖拿起一片薄薄的鹽花說:「你看,這都是老天爺賞賜的禮物,閃亮、潔白又半透明,要懂得好好珍惜啊!」

做鹽鹵豆腐,是為了保護海洋環境
曾當過國標舞老師,也曾在高雄開過兩家相片沖洗店的楊美雲,十幾年前回到故鄉後灣居住, 沒想到生命因此轉了大彎。當時,後灣京棧飯店開發案有條件通過環評,卻在整地過程中發現數千隻陸蟹死亡。個性豪邁、有義氣又重視生態環境的她,看不下去就跳出來為家鄉振臂高呼,成立了「後灣人文暨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到陸蟹產卵處巡守解說,收集餐廳空的貝殼做為寄居蟹的家,也常規勸遊客不要干擾環境。
起初單純只是為了保護陸蟹、對抗財團,協會提出生態旅遊的構想,開始導覽社區文化與生態之旅,但慢慢發現遊程不夠好玩,好像少了點什麼。她便開始在社區裡找生活故事,試著帶大家體驗以前長輩會做的鹽鹵豆腐;遊客吃了鹽鹵豆腐,想要買鹽鹵、買鹽,於是就有社區阿嬤去海邊「鹽窟仔」(礁岩壺穴),取天然的海鹽來便宜賣。
一問之下,原來以前很多後灣長輩都會去珊瑚礁壺穴上「掃鹽」,存放在家裡自用;但因為鹽是專賣,也常有鹽警到車城、小琉球一帶取締私鹽,因此掃鹽、藏鹽、藏鹽鹵水等,就成了地方上「只能做、不能說的祕密」,再加上後來精鹽很便宜,很多阿公阿嬤就忘記家裡還有「陳年老鹽」了。

她把老家的露營區改造成「後灣豆腐小學堂」,做為煮鹽與生態環境推廣活動基地,甚至一度夢想讓後灣變成「鹽鹵豆腐一條街」,帶動地方小小的特色產業;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也曾輔導社區炒鹽及做鹽鹵豆腐,但進行得不是很順利。
黑貓姊強調:「到礁岩取最乾淨的鹽鹵,是重要的第一步,一定要堅持。因為取鹽鹵要掌握環境的變化、潮流與天氣的關係。」每年夏天颱風過後,大浪將海水打到高處,殘留在鹽窟仔裡,接著靠冬季海風與陽光漸漸晒乾蒸發。到農曆過年前後,鹽窟仔會有薄薄一層鹽花及鹹度達波美二十五度的鹵水,此時品質最好。
一旦下了春雨,鹽鹵水的雜質就多了,鹵水也會變淡,更別說梅雨之後到颱風期,即便是陽光炙熱的夏天,也會因泥沙、碎屑等雜質沉澱而品質不佳;因此想取得乾淨的鹽鹵水,往往就要越走越深遠,越得耐心觀察水質的清澈度。
炒煮馬尾藻鹽,溝通海洋議題
堅持細節又追求完美的黑貓姊,一邊進行田野調查、找尋國內外資料; 一邊自己摸索煮鹽炒鹽技術,五、六年之後才抓到真正的訣竅。近兩年,許多餐廳對黑貓姊的馬尾藻鹽大為驚嘆, 有主廚說,藻鹽有大海味;也有人說吃起來有蔗糖香;更有人形容帶著淡淡的螃蟹味,風味一點都不輸日本的藻鹽。
後灣的馬尾藻生長在中潮帶珊瑚礁上,是海龜的食物,也是潮間帶小生物的家。黑貓姊說,摘取馬尾藻有季節性,二月孢子成熟時,品質與風味最好;但採藻時,要輕巧撥開藻內觀察有無小蝦小魚小蟹等其他生物,避免干擾,然後經過幾次清洗、浸泡、換水,再晒乾好幾天才能存放。
拿出晒乾的馬尾藻來炒鹽時,要先熬煮超過四小時,聞到藻味或柴魚海菜味時,代表褐藻膠已經析出了;同時還要算準時間,開始預煮鹽鹵水、撈出雜質。接著讓藻水與鹽鹵水混合進一步熬煮,從液體慢慢變成濃稠的泥狀。過程中會因為膠質多,鏟子附著鹽越來越重,得雙手不斷翻炒、避免燒焦。鍋緣邊的鹽也不能忽視。只見黑貓姊蹲身挑撿適當的枯枝入灶,控制火候大
小,然後一起身,就是雙手俐落翻炒,她說:「炒鹽就像人生,風味不斷在變化,急不得。」直到最後褐色的馬尾藻鹽越炒越乾,離火回溫,放入備好的乾鍋、包覆上幾層棉被保溫、降溫,前前後後需要八至十二小時,隔天再裝瓶,繁複的工序,不能馬虎偷懶,一點也不輕鬆。而熬煮後的馬尾藻,可做為果樹堆肥,改良酸化的土壤,發揮資源再利用的功效。
黑貓姊取鹽鹵炒鹽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提醒大家海洋的重要,彰顯在地人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智慧。很雞婆、有活力,多才多藝且閒不下來的她,近幾年認真彈月琴、唱恆春民謠,到附近國小教孩子們、教社區大人,還參加國寶傳藝。黑貓姊彷彿文武雙全的世間俠女,守護著車城美麗的海岸與文化資產!





車城鹽窟仔取鹽
●年代:2010年成立後灣人文暨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地址:屏東縣車城鄉後灣路193號
●電話:0911-037372
●客服時間:09:00~17:00
●臉書粉專:後灣豆腐小學堂或楊美雲(個人)
●產品:珊瑚海鹽、珊瑚馬尾藻鹽、鹽鹵、鹽鹵豆腐、日晒菜脯等
(轉載自遠流出版《鹽選島滋味:7種鹽漬風土物產 × 8位職人用鹽心法× 10處鹽場在地故事》)
書名:《鹽選島滋味:7種鹽漬風土物產 × 8位職人用鹽心法× 10處鹽場在地故事》
出版: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24/09/01
作者: 蔡炅樵、林嘉琪、沈錳美、陳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