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碗桔葉粉腸湯,清新的桔葉香氣撲滿臉龐與鼻腔,冰糖和桔餅融為一體的幽微甜味,粉腸處理的軟糯爽口,毫無一絲肉燥味,與湯頭合食,是那麼溫婉輕柔渾然天成。
「桔葉粉腸湯」,原來除了可以做鹹的,也可以吃甜的。
往昔山裡交通不便,遇到風寒感冒時,只能就地取材,摘下酸桔葉子,清洗乾淨後與粉腸一鍋熬煮成湯。
客家人眼中富含食療效果的桔與和製作桔醬的酸桔都是熱熱喝下去後,冒一身汗,感冒就好了大半。
桔葉芬芳和黑胡椒辛辣香氣桔的葉粉腸湯飄入鼻腔裡,風味意外近似日本的「柚子胡椒」。方知由於小孩多半不喜桔葉特殊的風味,孩提時若感冒,大人總會在湯裡加入冰糖,好讓孩子甜甜入口。

—————————————————————–
我爸媽都是客家人,母系是新竹北埔,父系出自苗栗造橋。甜的四神湯,是媽媽的味道。家裡煮好四神湯都會分成兩鍋,一鍋加冰糖是給媽媽的,一鍋加鹽巴,是給爸爸的。」
甜的桔葉粉腸湯,則是父親的味道。幼年每次感冒受風寒時,父親一定會做給我們吃的却寒秘方。
這道料理就像客家的酸柑茶一樣,每家配方各自有獨家訣竅。像我們家就是會在裡面加桔餅,有些人家不放,也有些人還會在裡面放豬排骨、豬尾巴等。
我爸做菜十分講究,連我媽都常受不了說我爸的龜毛。像這道菜用的粉腸,我爸堅持要用黑豬的粉腸,覺得黑豬粉腸的風味表現較佳。我為了婦科父親的味道,都到頭屋跟熟悉的攤商拿到品質最優的粉腸。
甜桔葉粉腸湯的另一個主角--桔葉,來自生產桔醬的朋友家的新鮮直送,桔餅則央請妹妹專程前往現在少數有賣桔餅的雜貨店採買。
粉腸清洗乾淨後,以蔥薑水抓揉去腥,剪去粉腸上多餘脂肪,放入裝滿熱水的鍋子裡汆燙備用。
再把燙好的粉腸剪成一段段的,與桔葉(10片左右)、少量桔餅、冰糖(依照個人口味),連同半鍋水,一起放入電鍋蒸煮約1小時(可依據自己喜歡的Q軟程度決定蒸煮時間)。

——————————————————-
掀開電鍋的鍋蓋,氤氲的蒸汽頓時瀰漫整個空間,清澈的湯頭上漂浮著白胖胖的粉腸、青綠的桔葉以及飽含湯汁舒展開來的桔餅。
喝一碗桔葉粉腸湯,清新的桔葉香氣撲滿臉龐與鼻腔,冰糖和桔餅融為一體的幽微甜味,粉腸處理的軟糯爽口,毫無一絲肉燥味,與湯頭合食,是那麼溫婉輕柔渾然天成。
閉上眼睛,那碗柑桔風味的甜湯,熱熱的,暖暖的,在冷冽冬日,流過喉嚨,溫暖全身。
——————————————————-
看著食客們連連稱讚續碗,我浮滿微笑。
這道料理是我對家人的懷念,熬煮它時,我問先父:「要是我哪裡做錯了,你可以來夢裡教我一下嗎?」
烹煮充滿回憶的食物時,時間彷若瞬間回到熟悉的從前。長大後的自己站在曾經你站過的位置,複製著你一點一滴教會我的味道,而我也在一次次的料理中,重溫當時被褓餵的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