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上,有主廚阿嬤把孫子當天釣回來的新鮮海魚製作的沙西米,紅燒鯛魚躺在碗裡,佃煮茄子跟味噌魚湯,都是家常菜,卻有暖暖的人情味流動在樸實無華的家庭木桌與榻榻米上,那魚片透露乾淨新鮮的淡紅色,是大海的產物跟紫蘇葉的清香……
遍路進入高知縣,高知城中四處可見著日本武士服的江戶志士阪本龍馬形象,有全國覆蓋率高達84%的森林,也有牧野富太郎的縣立牧野植物園,更有清澈靜美的日本最後一道清流四萬十川,我不曾一一踩點,但曾在少無人跡的遍路道,落下足印。
既有魚的生香又有火炙後的碳香
那是2017年的「區打遍路」,在有限的時間裡走完一個區間的寺廟,上路前先在高知城住一晚,為了晚餐到弘人市場覓食,當我們在漆黑的夜色走進市場,發現來到一個燈火璀璨人聲鼎沸的夜市,而原本拘謹有禮的日本人,都在大口喝酒放聲喧嘩。
店家賣著各種魚類的生魚片,竹蟶、扇貝、海螺等等海鮮,海產羅列在擺在店頭前,每一攤盡顯活色生香,遑論還有拉麵以及需要排隊的煎餃,一整個眼花撩亂,我們像走進海底迷宮般的看著每個攤販,心裡不停的想,這個也好那個也棒,看到這麼多好吃的東西口水都流下來了,而最吸引大家的視線則是一家燃著熊熊火焰的店面。
大大的「明神丸」三個字寫在看板上,幾個頭綁布巾的男子,一手拿著插在叉子上的鰹魚,一邊把稻稈加入火中,乾燥的稻稈遇火便燃起熊熊大火,像一場表演,我們排著隊買這道「鰹魚半敲燒」,看著新鮮的鰹魚吸收稻稈的香味,火力炙燒在魚的表面,既有魚的生香又有火炙後的碳香。
鬧哄哄的夜市加上火力,把弘人夜市的人氣更加推升,這是視覺與嗅覺和味覺交融的吃食經驗,我們拿到一份炙燒鰹魚,深紅色的生鰹魚,一片片地躺在盤子裡,四周是被火炙烤過的黑色,撒上鹽或柚醋醬,能吃魚片的單純味道,也可以搭大蒜跟洋蔥一起入口,既可掩蓋魚肉的腥味又能增添魚肉的豐富性,我先吃一口灑了鹽的鰹魚,三分熟的碳香包裹著鰹魚的滋味,有別於生魚片的單一調性,而加了蒜片跟洋蔥的魚片,則是完美的融合在魚肉裡,呈現刺激的香味。
火炙燒後的明亮香氣跳入口中化做舌頭的記憶,此時再加上一杯酒,應該更適合此情此景。高知人的酒量在日本名列前茅,我們跟隨當地人的風俗,有樣學樣的點了啤酒,隨著啤酒清涼的口感沖刷掉舌頭上的刺激,在這人聲鼎沸,不分男女皆來一杯的夜晚,才有下一口新鮮滋味的輪轉。
留下今晚豐富刺激的銘印,回到民宿梳洗後躺下,等待睡夢把回憶收進寶夾裡。

遇見該遇見的人
日頭一出,遍路人就要上路,這是遍路的淡季,九月末,颱風在外海遊蕩準備集結,陸地反常出現攝氏38度的高溫,戴著笠帽拄著金剛杖的遍路人慢慢地減少,畢竟,頭頂烈日,身負重包,腳還得不停的走著,對身體是個磨練,我感受每個細胞肌肉骨骼都在承受動態的刺激,可是,感官與心靈,也在每一刻關照著。
從二十三番藥王寺要走七十多公里的路程才能抵達二十四番最御崎寺,步行大約三天,路上是綿延的海岸線,有時是珊瑚貝殼沙灘,脫了鞋走下沙灘,細沙流入脫了鞋的腫脹腳掌裡,舒緩了疲勞,有時是黑色的沙灘,海上有衝浪者逐潮往返。
遍路的行程看似固定,卻在下決定時有了不同的結果,天氣影響了選擇路徑,也許走車道,也許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取決體能的剩餘電量,進而決定住哪間民宿,通常也決定了你會碰到什麼樣的主人。
在這一串看似隨機的選擇中,卻早已像程式設定一樣,遇見該遇見的人。

住在沿海的民宿,我們期待晚餐出現太平洋恩賜的新鮮生魚片,補足每天日晒雨淋的體能消耗與心靈飢渴,我們在雨中抵達民宿,一位在遍路者民宿中很少見到的年輕女子出現,她說著流利無腔調的英語,引導我們將雨衣掛在屋外,將濕透的背包放在已準備好鋪在榻榻米上的油布,當我們吃晚餐時,桌上躺著一份菜單,上有手繪花卉跟日文,我訝異極了,方圓無幾戶的海邊民宿,能講英文者幾希,還附上如高級餐廳的精緻菜單,這不是一般女子。
原來任職東京跨國金融公司裡工作的她,每天專注在數字裡,來往的客戶都是金融大戶,出入高級場所,她聽說四國的遍路,請了七天假來走一小段遍路,在室戶岬遇見了強健樸實的高知男兒,喜歡衝浪釣魚的男兒,帶她去可以眺望太平洋的展望台,木訥的他留下一句:「如果有空,歡迎你再來玩。」回到工作戰場她卻日日想念遍路的時光,於是,她來了,一段姻緣就此展開。
舒緩了日行二十公里的疲憊
菜單上,有主廚阿嬤把孫子當天釣回來的新鮮海魚製作的沙西米,紅燒鯛魚躺在碗裡,佃煮茄子跟味噌魚湯,都是家常菜,卻有暖暖的人情味流動在樸實無華的家庭木桌與榻榻米上,那魚片透露乾淨新鮮的淡紅色,是大海的產物跟紫蘇葉的清香,米飯顆顆晶瑩,我們又點了高知的清酒,是用四萬十川的清澈水質和當地米釀出來的厚酒。
乾杯!像高知人一起喝酒,酒精點燃了血管內的血液,舒緩了日行二十公里的疲憊,在鬆弛的晚上,像高知人一樣地豪邁地笑,負責當天魚貨的男兒熱情又壯碩的身影出現,女主人並且邀請主廚阿嬤出來,頭上紮著頭巾,微笑一如全世界和藹謙虛的阿嬤,跟我們來個大合照!
那一年的遍路,我們走過廢棄的幼稚園跟小學,偏僻的鄉下人口外移減少,路旁也會出現日本少見的垃圾,遍路上的民宿更因為疫情無人住宿,加上老人家日漸凋零而關閉,我在幾年後想著民宿的那家人,還在守護遍路人吧?
醒醒吧!同伴搖醒我,日頭已出,遍路人又要上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