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 古碧玲

在四季脈動中行走

季候變化存於楓香樹梢,春天總於雙眼察覺前便就來到。忽地舉頭,綠葉已長滿枝頭。烈日緊接著催逼,樹蔭敵不過暑氣,漫長時日群鳥多藏樹上,冷不防地透露點點行跡。

[dropcap]社[/dropcap]區前那條河濱步道由水泥磚鋪成,楓香樹為主要背景,飛鳥、游魚及蟲蟻共組靈活圖案,為我延伸不甚分明,卻隱然自成節奏的四季景觀。

南屯溪本與鄰近稻作息息相關,潤澤滋養好幾個鄉鎮。都更計畫擴展,截彎取直的溪流與新建馬路相會,此河成為接連登場的建案招牌,潺潺水聲漸被人車給掩蓋。多年前下游兩邊鋪成腳踏車道,吸引許多居民來此散步,我於是也成河邊常客。

季候變化存於楓香樹梢,春天總於雙眼察覺前便就來到。忽地舉頭,綠葉已長滿枝頭。烈日緊接著催逼,樹蔭敵不過暑氣,漫長時日群鳥多藏樹上,冷不防地透露點點行跡。

清寂季候正適合尋探鳥兒行蹤

比起炎熱夏天,我更喜歡秋冬後的河畔,楓香葉未轉紅便就飄落,兀自或三兩連袂,輕快、和緩或俏皮地抖動,於我身旁串起動聽的歌。數著落葉,感受與冬天的距離,秋後步道呈現另一種熱鬧。葉落方覺樹木生長茂密,枯葉似繽紛雪花,被風及過往腳步掃至路的兩邊。身上衣服逐漸加厚,舉頭但見樹影輕盈了許多。枝條向天伸展,將灰藍色天空勾勒得更精美。禿枝上吊掛一顆顆蒴果,如聖誕樹叮咚延伸了整條路。彎腰拾起一顆黑褐色小刺球,如帶有上天慷慨賜予的火種。走過滿地落葉,自覺像隻長尾松鼠,於樹間找尋幸福溫暖。

攝影 / 古碧玲

落葉隨風,而棲息樹上的鳥兒去哪了呢?

清寂季候正適合尋探鳥兒行蹤。常見的禽鳥如熟人,為記憶寫畫出友善座標。之前經常棲停電纜線上的白尾八哥近來較少見著,鳥的消失總讓人煞費疑猜!想念那黃嘴喙的敏捷身姿,一身黑亮羽翼張開,白圓內裡便於空中移行,高低起落出優美弧線,遺憾之前未多看牠幾眼!

天時而灰濛,一陣冷雨洗過又清朗了幾分。早寒抑或暖冬,落葉未說分明。順沿楓香河畔往南走,河水消退沙洲露出,幾隻夜鷺各自棲息岩上,瞧牠縮頸斂羽如著風衣的獨行偵探,冷冷觀望周圍情勢。冬天少雨,水位越來越低,下游河水如將枯竭。向來悠閒的白鷺此時憂鬱,中鷺鷥於淺水灘覓食,細腳踩在水中,沿著河岸輕踩步履,S形長頸時而彎曲時而伸直,春暖的黑嘴喙此時轉黃,巧妙訴說季候寒暖。小白鷺黑腳底下接連著黃爪,亮色短靴踩在深色水流當中,一不小心便洩露了身分。另有深灰色鷺鷥混雜其中,可是白鷺失散的親戚回來團聚?

綠繡眼若青黃葉片靈動飛舞 白鷺振翅飛天化作雲絮

河流穿過建國南路繼續往南,我習慣散步至此,依著鐵欄回望沙洲,點名般細數鳥的出席狀況,今天也許多來幾隻冬候鳥、幾隻飛遠或來不及回來。一回趁著寒流空檔散步河邊,只見白鷺點點眾鳥聚集,欣喜之餘忍不住踏上台階,想將眼前景致看得更清楚。孰知說時遲那時快,只見牠們倏地舉翅,集體逃往樹林後的荒田,留予我滿眼悵然!

河邊風大,生長過密的馬櫻丹覆滿灰塵,鬼針草被風折斷。沿著步道往回走,路邊小葉欖仁於冷風中硬撐著枝葉,走著走著突然一陣風起,只見青黃葉片靈動飛舞,於空中寫畫疏密紋路然後棲止樹上。我張大兩眼緊跟著、仔細一看,那長有精巧五官的葉片──竟是整群的綠繡眼。

攝影 / 古碧玲

白鷺振翅飛天化作雲絮,遠走復返,行於鄉間與都會的分界。風來擾亂,樹木顯出堅強與狼狽。雲沉積遠處,傍晚提前,嫣橘夕陽替不曾紅艷的楓香染上一層暖色。群鳥樹木一起受寒,附近農家豢養的番鴨偶爾也來湊熱鬧。河邊圍牆逐段加高,自馬路這邊望向河的對岸,稻田縮減,之前被樹遮擋的宮廟現出豔麗屋簷。

魚群貼近岩壁,釣者穿著羽絨衣,自河中輕易被拉起的吳郭魚於水泥地上劈啪掙扎。溪水沿著斜坡下流,一隻白鷺佇立水流階梯前頭,淙淙水勢打亂水中倒影。斑鳩高踞線纜,小頭連著渾圓身姿,咕咕叫聲如古琴,於寒冽中奏唱悲涼故事。

落羽松轉呈棕褐色、緬梔花低垂著頭,櫻花樹素顏,流蘇皺縮著葉子……,潺潺水流向前延伸,鄰近土角厝一幢幢被夷平,家燕於新建大樓前胡亂飛竄。落葉隨風或被溪流帶走,月曆撕到底改換本新的,我披著圍巾戴毛帽,繼續在四季脈動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