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村路,是戰前村民們徒手挖建的。那時候還沒有挖土機那種重型設備呢!」聽說當時不僅有男人,也有女人參與了建路工程。從山下一直到穀相村的這條道路,並非市政建設,而是由村民們自己鋪設出來的。
在梅雨季節結束之前的七月小暑時節,村中有一項活動是要求村民一起清除路邊雜草和進行道路清掃。以前我家都是哲平去參加,但這次因為他出遠門去辦展會,就由我和理惠以及象平一起參加。原本一家出一個人就可以,我家出了三個人,村民們都很高興。在這樣一個人口越來越少的偏遠山村,如此繁重的體力勞動,一些上了年紀的女人也逐漸加入進來。高知縣的女子人稱「八金」,她們獨立性強、愛笑愛鬧、力氣不輸給男人,是一群健康有活力的女子。
「原來的村路,是戰前村民們徒手挖建的。那時候還沒有挖土機那種重型設備呢!」聽說當時不僅有男人,也有女人參與了建路工程。從山下一直到穀相村的這條道路,並非市政建設,而是由村民們自己鋪設出來的。也許對谷相人來說,道路是通向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徑。

清理道路時一邊割草,一邊能聽到好多事情,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在谷相村的正中有一條叫作木馬道的道路。所謂木馬,是從山裡運送出木材等沉重物資的、用櫟木製成的、像雪橇一樣的運輸工具。雪橇?聽到這個詞我的眼睛都瞪圓了。沒錯,確實是拖拽著使其在地面上滑動。並且聽說從前還有新娘子乘著木馬車嫁到谷相村來呢。我想起在富士子家裡曾經看到過真正的木馬車。
通往谷相村山上的道路一共有三條。晚上如果穿過新建成的白尾林道,或許可以見到鹿群。漂亮的鹿角就像造型美麗的樹枝,高大的雄鹿氣定神閒,周身釋放出聖潔的光芒。看牠周圍,只見另兩隻野鹿睜著杏仁般的黑眼睛在看著你,身後還跟著長有點點白斑的小鹿。這是一個家庭。
是的,這條路不僅我們人類通行,也遍佈著鹿、野豬、貉等野獸的足跡。地球不只是人類的地球。像鹿這樣的野生動物在森林中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令人欽佩。當與氣質高貴的野鹿四目相投,那一瞬間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在西藏和不丹,雙鹿面對面的圖案是寺院的象徵。在奈良,神的使者也是鹿,鹿是和平的象徵。能夠和野鹿居住在同一片森林,行走在同一條小徑,在這個人類文明的時代是多麼珍貴與快樂的體驗啊。
夏天結束的時候,木匠田中先生送來了野鹿肉。是一整條鹿腿。因為鍋中根本盛不下,我只好按照關節去動手拆解,割筋切肉一共忙了一個多小時。我傷感著牠也許就是那隻氣質高貴的鹿。肉入口中,有種樹木果實的清香滋味。野鹿的生命,就這樣進入了我的體內。
(本文摘錄自《手作的日常:播種人的手繪日記》一書)
【說說書】手作的日常,是創作也是生活!
重要的不是活過幾十年,而是像春天的野草那樣,活在每一天!早川由美是日本知名織品藝術家,她與陶藝家先生小野哲平以及兩個小孩,從城市移居鄉野,在高知縣山裡的谷相村過著自給自足的半農半創作生活。

本書為早川由美的創意手繪生活日誌,以春夏秋冬24節氣為脈絡,分享一家人和自然共生的山野日常:耕田播種、編織布作、摘採果實、製梅干、做味噌、燒柴生火、與丈夫燒窯製陶、和家人一起旅行……種種與自然、土地、宇宙萬物共生共存的簡單與美好,在在傳遞著手作人的喜悅與快樂。書中原創的美味食譜、布藝作法、祛寒指南……搭配近100張可愛的原創手繪圖和照片,暖心暖胃又健康,為讀者展現了「另一種生活」樣貌,是令城市人歆羨也能效仿的日式山居生活。
生活於此的喜悅•春夏秋冬
「小時候,總是盼著春天,等啊等啊等不及。」谷相村的重磅人物,公認的村長小松淳平先生憶起當年。那時的谷相村,待漫長而寒冷的冬天結束,春天剛一露頭,森林這座食物寶庫就開始甦醒,孩子們會用套索捉鳥、採樹莓、摘桑椹、挖野菜,在森林中遊戲玩耍,人們過著狩獵採集的飲食生活。高知縣偏僻山村的這些陳年往事,說起來距今不過才五六十年的時間。
原來,生活在這裡,最令人開心的是春天的到來——被稱作「春夏秋冬」的「自然巡禮」的開始。某種強大的自然力量使得季節更迭。山中的景色、村民的田間勞作都隨著四季的輪迴而循環往復。生活於此,可以讓人第一次體會到人類與「自然巡禮」的春夏秋冬融為一體的感覺。
是誰讓磅礴浩渺的大自然得以循環?是什麼樣的力量,讓花懂得盛開,讓樹木知道發芽呢?自從搬到高知縣的山上居住,開始和村民們一樣與四季共同生活,我才明白與自然的交融能夠帶給人心滿意足的平和之氣。
是的,這個能使大自然隨季節而變幻更迭的巨大力量,就是宇宙的力量。使春夏秋冬循環運作起來的是叫作「氣」的宇宙能力。
換言之,大自然當中的植物和人類的活動,都是由天體的運行以及宇宙的節奏驅使。種子應該何時發芽、何時開花、何時結果,人類何時排卵、何時分娩,所有一切都受到日月星辰活動的影響。這就是我身體中被稱為野生的自然。

所以,自然的神靈、山神就活在谷相村村民的生活之中。在鄰村伊邪那岐式的精靈信仰中,會有巫女祭司向精靈詢問,人類可否進山,可否居於此地。人們堅信,以人類之渺小和自然之博大,前者須徵得後者的許可才能生活。然而,在如今的社會中,精靈或者神祇已經隨著時代的流逝而被人們漸漸淡忘。
並且在過去,農村勞作以互幫互助、協作生產的「結」的形式為主。村民們你即是我、我就是你,像個大家庭一樣共同生活。待人如待己,友愛而又慈悲,我覺得這種急他人之所急,凡事不分彼此的精神正是人情淡薄的現代社會所需要的。
第一次過上山村生活的我們,起初對祭拜山神的執事、村民集會、路邊除草等各種鄉村事宜茫然不知,到現在,終於可以像個合格的村民一樣從容熟稔。這裡至今仍然保留著神明、精靈與村民之間相互連結的傳統,讓我感覺這樣的村落也許是未來社會的一種存在形式。我願成為谷相村的弟子,如果能夠將村民教給我的生活智慧以及與自然相連的方法傳達出去,我將感到由衷的幸福。但願某一天,可以用這個小小村莊裡的點滴日子建造出一個美好的世界。

- 書名:手作的日常:播種人的手繪日記
- 作者:早川由美
- 譯者:小米呆
- 發行:典藏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