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十九世紀末或二十世紀初的餐盤與茶具組,相當漂亮的Limoges瓷器,背後有la maison PEHU-SACHE et J. Charvet的註記,攝於作者台灣典藏室。(攝影/魏聰洲)
一組十九世紀末或二十世紀初的餐盤與茶具組,相當漂亮的Limoges瓷器,背後有la maison PEHU-SACHE et J. Charvet的註記,攝於作者台灣典藏室。(攝影/魏聰洲)

用一百年盛裝今晚的大餐

不論是瓷器或釉陶,鮮見古物膺品,因為價格已經很親民了,沒有偽造的利潤空間。同時說明:真的可以把它們拿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要把它們關在展示櫃裡當寶貝珍藏。

一場法國大革命讓各方貴族的廚師流落民間,寫下了巴黎高級餐廳文化史的第一章。但失落的是,凡爾賽宮不再象徵世界美食文化中心的中心,於是一代廚神Alain Ducasse進行了一些補救;他在2016年標下凡爾賽宮的一餐飲空間,和廚師團隊在凡爾賽宮的檔案部門翻閱國王宴會的食譜,思量著如何提供二十一世紀版的十八世紀餐飲。

烘托一場饗宴的精緻感,陶瓷盛器從來不只是細節

他進而委託Bernardaud工廠復刻了Marie Antoinette(瑪麗.安東尼)王后所用的餐盤,不僅是同一工法,還是位於Limoges(利摩日)同一個窯址;烘托一場饗宴的精緻感,陶瓷盛器從來不只是細節。

1791年左右生產於Nevers的錫釉陶。(圖/翻攝自Musée Carnavalet, Histoire de Paris, G.35347)
1791年左右生產於Nevers的錫釉陶。(圖/翻攝自Musée Carnavalet, Histoire de Paris, G.35347)

對大多數台灣人而言,陶瓷世界就是陶加瓷,但在法國至少可分四級:把高嶺土燒至1200至1400度產生玻璃化現象,是謂porcelaine(瓷器);使用矽黏土燒到1200至1300度,中文稱為炻、法文的grès及英文的stoneware,呈土黃或各式灰色,因耐撞而廣為建築裝飾及盛水器所採用;把黏土燒到1000度左右,則稱為faïence(釉陶),這是法國人日常餐具的主流商品;最後,poterie(陶器)只需燒到700度。

其中的釉陶可再分為二級:faïence stannifère (錫釉陶)與faïence fine(細釉陶),前者使用不白的土、含錫的釉,燒到800至900度,錫釉會形成一種不透明的白將整個作品蓋住。細釉陶則使用白土、含鉛的釉,燒到1100度,鉛釉是半透明的,常生裂紋,可見內是白土;遲至1830年代之後,法國才大量生產細釉陶,之前因技術不張,多依賴英國貨。特定配方的細釉陶被稱為terre de fer(鐵土),這是一個商業名稱,但也被收藏界接受為一個收藏類別。

以三世紀不變的手法生產陶瓷的法國版「官窯」

細釉陶是為了仿瓷器而生,但缺乏瓷器的輕巧感:它的胚體較厚、釉較厚,以強光照表面沒有一種透光感,用指敲也沒有清脆、長久的迴音;在此特別提醒:敲之前請先確定盤子是耐敲的,另外,當瓷盤的聲音不正常時,可能是內部有看不見的損傷。

遲至十八世紀中葉,法國才有能力生產瓷器,主要產地是Sèvres(塞夫爾)及Limoges。

位於Sèvres的瓷廠是法國版的「官窯」。龐巴度夫人及路易十五為了避免依賴從神聖羅馬帝國的Meissen(邁森)進口瓷器,於是1740年在Vincennes設立瓷器工坊,幾年後移到Sèvres,1760正式成為皇家廠,工坊現場附設博物館,展出世界各地的陶瓷作品。

今日,法國國宴使用的瓷器依舊是來自這裡,匠師是文化部轄下的公務員,除了引入電力外,這裡仍以三世紀不變的手法生產。Sèvres廠的作品常見於拍賣市場與古董店,售價甚高,即使有購買新品的管道,一個盤子也要從500歐元起跳。

紅盤、紅碗及藍盤是細釉陶,其中藍盤是鐵土,水壺是炻器,瓷器顯得最薄最亮,有小盤子及二個水果盤,攝於作者台灣典藏室。(攝影/魏聰洲)
紅盤、紅碗及藍盤是細釉陶,其中藍盤是鐵土,水壺是炻器,瓷器顯得最薄最亮,有小盤子及二個水果盤,攝於作者台灣典藏室。(攝影/魏聰洲)

在古物市場裡,流行風向輪流轉

Sèvres需從外地載入高嶺土,Limoges瓷器所使用的土料是來自Limoges本地,而且不只一廠;這裡原本設有彩釉廠,但在1768年發現了高嶺土,三年後開始生產瓷器,之後因產量大、品質高、工廠林立,被稱為法國瓷器的首都,產品供應外國皇室、高級餐廳乃至家庭所用,也曾設有皇家廠。

經統計,1882年Limoges及周邊共有42個工廠,1891年有上萬名從業人員,目前只剩下十分之一;2008年列為國家無形文化遺產。在古物市場裡,和風作品曾風行一時,近期收藏市場裡,Art déco很是討喜;在新品市場裡,Bernardaud廠的出品代表了卓越。

陶瓷重鎮的Sèvres瓷廠柴窯,仍以數百年前的技術運作著。(攝影/魏聰洲)
陶瓷重鎮的Sèvres瓷廠柴窯,仍以數百年前的技術運作著。(攝影/魏聰洲)
Sèvres瓷廠的柴窯,仍以數百年前的技術運作著。(攝影/魏聰洲)
Sèvres瓷廠的柴窯,仍以數百年前的技術運作著。(攝影/魏聰洲)

冷戰時期西德Bavaria(巴伐利亞)的瓷器在法國頗具能見度;但由於金水不便宜,法國瓷器在使用上也很節制,於是這個西德廠就推出具豪氣金水的作品,結合了象徵幸福的金色及法國洛可可風的裝飾,順利攻入法國新人結婚禮物市場;今日,這些西德產品仍在法國各地的古物市場閃爍著不變的幸福。

位於Limoges的Paulhat工坊所出產的瓷器,1920或1930年代作品,使用了象徵金屬的銀色,以搭配其多角的造型,攝於作者台灣典藏室。(攝影/魏聰洲)
位於Limoges的Paulhat工坊所出產的瓷器,1920或1930年代作品,使用了象徵金屬的銀色,以搭配其多角的造型,攝於作者台灣典藏室。(攝影/魏聰洲)

瓷盤世界裡,並不是所有的碟狀物都是餐盤

所謂一套法國餐盤器組,包括每人至少一件的大盤、湯盤、小盤、咖啡杯、咖啡杯盤、茶杯、茶杯盤,共用服務部分則各家不定,有沙拉大碗、醬料斗、魚盤、上肉盤、甜點大盤、蔬菜大盤、大湯碗、奶杯、茶壺、糖罐、立盤、高腳水果盤、水果盆、二或三層的小甜點架……林林總總,形狀各異,甚為有趣,一套可供六人或十二人用餐,但要不摔破幾件地歷經百年留傳下來,非常困難。

在瓷盤的世界裡,並不是所有的碟狀物都是餐盤,有的用來裝飾室內,特別是那些邊緣有鏤空的;同時,也不是所有餐盤都用來盛菜:大約從1990年代開始再度流行,高級餐廳每個位子都會事先放一個特別大的盤子,上菜前侍者會拿走它,稱為展示盤,用來幫客人定間距並裝飾還未上菜的餐桌。

法國百年古物之所以迷人,在於它們一上了茶桌、甜點桌、餐桌,就能立刻改變整個空間的氣氛,表現出自己的生活美學。(攝影/魏聰洲)
法國百年古物之所以迷人,在於它們一上了茶桌、甜點桌、餐桌,就能立刻改變整個空間的氣氛,表現出自己的生活美學。(攝影/魏聰洲)

不論是瓷器或釉陶,歐洲一定品質以上的產品底部都會有關於出處的標記:產地、工廠或彩繪廠的標記,標記隨年代演化,組合各標記的線索可查出約略的生產年份。除了Sèvres產品,不論是瓷器或釉陶,鮮見古物膺品,因為價格已經很親民了,沒有偽造的利潤空間。

這同時也在說明:真的可以把它們拿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要把它們關在展示櫃裡當寶貝珍藏。

這類法國百年古物之所以迷人,在於它們一上了茶桌、甜點桌、餐桌,就能立刻改變整個空間的氣氛,表現出自己的生活美學,這也是西洋陶瓷在台灣收藏界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本文節錄自《呼吸巴黎:典藏古美術讓法國成為日常》,小標為本刊所編輯)

【說說書】在撿漏時撈到物超數十倍的寶

文/古碧玲

從雨果著作—《悲慘世界》「呼吸巴黎,讓靈性長存。」而來的的書名,以故事來帶出收藏古董的實用知識。

台灣人普遍不太重視生活品質,愛吃,但不重視器皿,要不就是過度造作。

大學學理科的魏聰洲,曾以筆名「佛國喬」針砭時政。他的路徑十分有意思,研究所跑去南藝大唸藝術,還去了紐約自然史博物館工作,結識唸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的蔡潔妮,兩人再共赴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攻讀博士,在巴黎從跳蚤市場、古物店、古董店、美術館、畫廊ㄧ路買一路學習古董知識,常在撿漏時撈到物超數十倍的寶。他們也在其中學以致用,甚至得到更無價的東西。

一組十九世紀末或二十世紀初的餐盤與茶具組,相當漂亮的Limoges瓷器,背後有la maison PEHU-SACHE et J. Charvet的註記,攝於作者台灣典藏室。(攝影/魏聰洲)
一組十九世紀末或二十世紀初的餐盤與茶具組,相當漂亮的Limoges瓷器,背後有la maison PEHU-SACHE et J. Charvet的註記,攝於作者台灣典藏室。(攝影/魏聰洲)

像魏聰洲這般唸理科的人最後走進社會科學領域,仍然秉持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成為expert。但理工醫農領域本來就不該隔絕於文史哲之外,這兩者並無衝突。

翻閱到他們談藝術拍賣市場,藝術品的交易經濟裡有個「追及權」,許多藝術家生前比鬼窮;身故後,作品水漲船高,在拍賣市場上價格迭創新高,但後代仍是有一頓 沒一頓的,尤其是米勒的《晚禱》,每轉手一次,就刷新紀錄,畫家孫女卻窮困潦倒。

法國政府於1920年設下追及權,從藝術家賣出畫作滿三年起,直到他死後的70年內,藝術家及他的繼承人都可以分到每一次公開交易的利潤。這項保護視覺藝術家角色的著作權概念規定,也彌補了視覺領域創作者的吃虧—像音樂家和文學家,可以受益與作品的大量複製。書裡補了一句:「島上的文化部尚未意識到這是個問題。」

品嚐地方菜一定要使用該地方風格的餐盤才會對味,這是阿爾薩斯的麗絲玲白酒燉雞,攝於Chez Hansi餐廳(Colmar)。(攝影/魏聰洲)
品嚐地方菜一定要使用該地方風格的餐盤才會對味,這是阿爾薩斯的麗絲玲白酒燉雞,攝於Chez Hansi餐廳(Colmar)。(攝影/魏聰洲)

本書對於怎樣辨識老物或古董真偽的敘述一目了然。這幾年,因為疫情,大家不能出國旅行,掀起了歐洲杯盤老物的風潮,週週一上網,立即秒殺。《呼吸巴黎》也分析到這現象,更談到如何逛跳蚤市場、每個蚤市的特色為何?想從愛好者變成巷內仔,這本書很道地。

《呼吸巴黎:典藏古美術讓法國成為日常》

  • 書名:呼吸巴黎:典藏古美術讓法國成為日常
  • 作者:魏聰洲•蔡潔妮
  • 發行:左岸文化
  • 日期: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