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川疏水上的古樸石板橋。(攝影/徐銘志)
白川疏水上的古樸石板橋。(攝影/徐銘志)

尺度小巧的溫柔款待

——京都迷懷念的千年古都

也許看到了某個心儀的店舖,好奇進到裡頭逛逛;也許雙腳累了,遇到了咖啡館也就順理成章的坐在裡頭,享受一杯咖啡、一塊甜點的小憩時光。京都的小巧,並未輸在厚度,反而因為千年古都的積累,展現高密度的人文與自然景緻。

每隔一段時間,日本京都的回憶會從腦中浮現出來,像是招手呼喚著我,快快再次造訪。相較於大尺度的城市,京都之所以迷人,在於小巧,什麼都來得小。

這是一個規模適中的小城市。造訪京都時,有諸多交通選擇,公車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而非地鐵。因為不大,所以公車代步可行。也因為公車,緩慢踏查有所可能。隨著造訪京都的次數越來越多,我發現到,大量的步行搭配少量的公車甚至是和古都見面最適合的方式。

雙腳踏查古都悠悠小徑

岡崎附近的琵琶湖疏水,是賞櫻勝處。(攝影/徐銘志)
岡崎附近的琵琶湖疏水,是賞櫻勝處。(攝影/徐銘志)

有時,我沿著細流小川而走。從鬧區祇園轉個彎,人潮已不再,白川疏水卻一路領著我,走過滿是櫻花、柳樹的石板路。穿過了熱鬧的東山通,又倏忽遁入靜巷之中。這裡的河道兩旁是隨風搖曳的翠綠柳樹,橫亙在小川的數座石板小橋僅容一人走過,古樸而優美。一路而上,安步當車,便可來到稱之為岡崎的地區,平安神宮、美術館、動物園皆在此處。這裡的疏水更大了,沿岸滿佈的櫻花樹,是春日爛漫的風景。繼續往東而行,便可來到南禪寺。端看腳力,還可以一路沿哲學之道北行至銀閣寺。

深遠木構建築的三十三間堂。(攝影/徐銘志)
深遠木構建築的三十三間堂。(攝影/徐銘志)

有時,我信步在東西向的七條通上。穿過鴨川,造訪有著一千零一座千手千眼觀音的三十三間堂。在壯觀莊嚴的木構建築裡,平靜的度過數十分鐘,又繼續穿梭在小巷之中,來到民藝風格的河井寬次郎紀念館。

有時,從四條寺町通一路北行,經過了熱鬧嘈雜、帶有屋頂的現代商店街,來到稍有古意的二條寺町通,書店、舊貨古董、雜貨、咖啡館總是引人入勝,讓人一家挨著一家尋寶。一路北行,充滿綠意的京都御苑就在不遠處,櫻花時節樹下三三兩兩的野餐人群,好不悠哉。

民藝大師河井寬次郎過去的住家,今日成為紀念館。
民藝大師河井寬次郎過去的住家,今日成為紀念館。

每條路、每個巷子都是探險。也許看到了某個心儀的店舖,好奇進到裡頭逛逛;也許雙腳累了,遇到了咖啡館也就順理成章的坐在裡頭,享受一杯咖啡、一塊甜點的小憩時光。京都的小巧,並未輸在厚度,反而因為千年古都的積累,展現高密度的人文與自然景緻。

空間用具處處講究的細膩

京都的小巧,也在餐廳、咖啡館。有點討厭,因為得花點時間才有機會入內,卻也在一次次當中,感受季節更迭與細膩的五感氛圍。

Zen Cafe的器皿都是一時之選。(攝影/徐銘志)
Zen Cafe的器皿都是一時之選。(攝影/徐銘志)
Zen Cafe僅六個位子的吧台,正對著戶外的小庭園。(攝影/徐銘志)
Zen Cafe僅六個位子的吧台,正對著戶外的小庭園。(攝影/徐銘志)

老舖「鍵善良房」所經營的咖啡館「Zen Cafe」很難從外窺探究竟,經過長長幽暗的走道,迎面而來的是僅僅六個座位的吧台,簡潔的白牆與木頭桌面,配上昏黃燈光,讓這兒更為幽靜。吧台面對的是一片戶外窗景,水泥牆、錯落的綠色植栽,頗有禪意。店內尚有幾桌的座位區,算一算,總人數也不過十來位。這兒有茶、有咖啡,還有季節限定的甜點,端上桌的餐具更是一時之選。小巧所展現的細膩,也就在此。

也許受限屋型,也許京都人是刻意營造小巧的。「Weekenders Coffee Tominokoji」就位在停車場的盡頭,沒有建築物招牌,即便已在Google Map定位仍很有可能錯過。還記得第一造訪時,停車場外的馬路邊就放著一塊十幾公分的木頭,上頭寫著Coffee和箭頭,連店名也沒有。雖然後來地上改放較大的店名招牌,卻仍是低調。和停車場形成強烈對比,Weekenders Coffee Tominokoji是棟傳統京都建築風格,白牆木窗木門,戶外有著小巧的庭園造景,和一座僅容兩人的坐亭。正是這些細節的堆砌,讓人欣然沈浸其中。

祇園萬屋的蔥烏龍麵用的是當地的九條蔥。(攝影/徐銘志)
祇園萬屋的蔥烏龍麵用的是當地的九條蔥。(攝影/徐銘志)

曾經,我在寒冷的冬日站在戶外排隊,等待進入「祇園萬屋」。這是家販售烏龍麵的小店,僅四張桌,十四人即滿載。待一碗蓋滿當地著名九條蔥的烏龍湯麵入口時,柴魚昆布高湯鮮美,九條蔥脆口甘甜,寒風中的等待絕對值得。從嘴裡的食物,便知道這是店家老老實實選材、熬湯、備料而來。他們未因受到歡迎而大張旗鼓的擴張,就是把小店的每一碗麵做好做滿,也是小店可愛之處。

四季旬味的溫柔款待

小巧京都不盡然是靜謐的,居酒屋裡的觥籌交錯、此起彼落的聊天聲,又是另一種風情。每到京都必定造訪的「あおい」位在大樓一樓的深處,座位也很京都,吧台六個位子和一個可容四至六人的方桌。空間小到,若有人要從後面經過都會略顯侷促。這裡提供的是,稱為御番菜的京都家常料理。和多數販售御番菜雷同,吧台上一字排開的大盆中,便是已經製作好的菜餚。有的吃涼的,有的點餐後會再加熱。

正是小巧,和老闆及身旁素昧平生的食客很容易拉近距離。即便我的日文能力根本很三腳貓,我和老闆總是在吧台之間聊著,時而一旁的陌生顧客也會加入,曾經遇過韓國人、北海道人、從法國回日本度假的日本人……。話題也是形形色色,大夥的台灣旅行經驗和我如何愛上京都,就連打掃和洗衣也都曾是話題。

以御番菜為主的居酒屋,吃得到滿滿的京都家常味。(攝影/徐銘志)
以御番菜為主的居酒屋,吃得到滿滿的京都家常味。(攝影/徐銘志)

あおい吧台上的食物是京都四季的另一種風景。短暫的蝦芋、冬日的關東煮、京都著名的生腐皮、寒冬必點的高湯蕪菁……。皆不是什麼名貴菜色,卻帶來極大的滿足。每次,酒足飯飽離開之際,老闆中村季以便會親自送我至大樓外,接著我們互道「請保重,再見!」然後,真的下次再見。

京都祇園裡僅容兩人錯身的小巷。(攝影/徐銘志)
京都祇園裡僅容兩人錯身的小巷。(攝影/徐銘志)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打開Google Map確認資訊的同時,也發現地圖裡出現不少歇業的店家。聽聞當地朋友表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有不少以觀光客維生的店家紛紛關門大吉。雖然,這未必是壞事。像是,過度觀光化的錦市場裡,近年出現一堆和京都不相關的店家,早讓錦市場庸俗化。若能有所調整,樂觀其成。但願,那些小巧而美好的店家,一切安好。下次久別重逢時,依舊在京都春夏秋冬的自然光譜中,展現富有人文、歷史和人情的那份溫柔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