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以不插花,但對美好的事物,一定要插花。本節目由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與上下游副刊共同製作。
- 來賓:植系作家王瑞閔 / 園藝治療師黃盛璘
-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我們在說生物多樣性,就會講到一個名詞——里山,來自日本的概念。儘管里山已經在各國推動15年,但強調「生態-生產-生活」的概念逐漸散布在世界許多地區,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稱呼,不過日本是第一個正式探討此類地景的國家,因此《生物多樣性公約》採用日本的「里山」來代表,其實這可以說是顛覆過去的生態保育概念。因為,人類與自然長期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生物棲地和人類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斑塊景觀,維持了生物多樣性,還提供人類的生活所需。我們來談談里山倡議的概念與實踐。
B)我們聽過園藝治療和森林療癒,近年又有林園療癒,可說是利用從山林到城市居家之間的公園、校園、綠帶等場域,結合了自然環境、園藝活動與心理健康促進的實踐方式,透過與自然場域的互動,幫助參與者放鬆身心、恢復專注力、穩定情緒等。在其間,也帶動自然環境的永續利用,履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集請來林園療癒講師也是園藝治療師的黃盛璘談談林園療癒究竟是什麼?
我們是一個線上媒體,如果您想了解食物是怎麼來的,歡迎收聽「食農搜查線-上下游新聞市集」,喜歡閱讀飲食與生態文學,請在線上搜尋上下游副刊,也請記得訂閱。
- 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https://www.chengchen.org.tw/
- 上下游副刊: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g/
- 《食農搜查線》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bkMrVd
訂閱《人生不插花》Podcast
-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zPzD5O
- SoundOn:https://bit.ly/3zKnm2r
- Spotify:https://spoti.fi/3BFGSxG
- KKBox:https://bit.ly/2Vhuft4
-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zEvY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