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友善市集好可口

文/張書寧

凌晨三點,還沒走進花田厝的門就聞到濃濃的豆漿香。從窗外探頭一看,麗花姊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廚房的各個角落。

「妳們真的起得來阿?好,來幫忙煮豆漿,等等就可以教妳們做豆腐和豆花。」

煮豆漿的過程需要非常久的時間,每一個步驟都要很有耐心才行。黃豆得先用果汁機打過,再倒入特別的機器以離心的方式濾掉豆渣,最後再用小火將濾出的清漿慢煮到液面上的泡泡消失,熬煮的過程需要不停攪動至水滾以免鍋底焦掉。濾掉的豆渣對植物來說是很好的氮肥,也可加點巧思變成健康美味的佳餚,如可樂餅、麵包。

從凌晨三點忙到五點,煮豆漿的過程才算告一段落。接下來等豆漿降到85度時才可以加入鹽乳,使其凝固成豆腐,接著再倒入框模壓製成型。四斤重的黃豆,最後成了僅僅兩板豆腐,不禁替麗花姊感到有點心疼。有機黃豆一斤的單價就要百元以上了,再加上後續加工、運送,仔細算一算真的賺不了多少錢。

「所以啊!我選擇歸農的主因是喜歡這樣的生活態度,不然真的很難繼續下去。」

六點,窗外的雪山山脈在山嵐中醒來,暖陽緩緩照亮一片翠綠的稻田。一晚的細心熬煮,飽滿的黃豆終於成了細白軟綿的豆花和豆腐。同麗花姊整理了些鍋碗瓢盆,準備將這熱騰騰的美味運送到市集。

「來唷~來吃早上現做的豆花唷!」只見滿滿一碗豆花淋上濃醇的豆漿,還加上了蘋果,麗花姐簡直是不計成本,用料毫不手軟。

「麗花姐,妳這樣還只賣40元,太便宜了啦!」
「但我們不能讓大眾認為,買有機吃的健康只是有錢人的專利,不是嗎?」

如果大家對購買友善產品的態度,就如同抹保養品一樣可有可無,那就永遠無法成為一種習慣了。大宅院友善市集的創辦人之一,阿寶,於大宅院發表的文章提到:「一個用心的生產者所產出的,絕不會只是商品,不管生產什麼,一定都伴隨著精神層次的提煉,展現在個人的形象、與人互動的特質上,我們認為這些精神產物彌足珍貴,這是只賣商品的賣場裡看不到的,只有在這種社群互助的市場上可以隨著產品分享。」

大宅院友善市集,在這裡你看不到大型賣場內鼓勵消費的促銷廣告,或是琳瑯滿目卻不知其生產過程的各式商品。在這,食品的生產過程不會再隱藏於五顏六色的標籤紙後,生產與加工的小農可於這裡直接與消費者互動,這也是為什麼要鼓勵「社區支持型農業」。

「知道食物來自何方令人感到放心,我們的孩子都了解我們吃的食物是如何生產與從何而來。」

消費者只要改變平常的消費習慣,就能夠直接地影響到整個產業鏈。若我們能夠跳脫大賣場的採購文化,不僅能縮短食物里程,更能活絡社區經濟,還能吃的健康。

在市集上,我們還遇到了一位年輕的社區工作者。

「我在行健有機夢想村幫忙做行銷,而我的專員們是群老農,最老的有七十七歲。」

行健村位於宜蘭三星鄉,2009年時在老村長的號召之下,村裡十多名老農一同轉型加入有機的行列。向來收成的米都是交由農會收購,但轉型有機後,農會表示他們對有機仍保持觀望態度而不願再合作。老農們年事已高,對於行銷通路並不甚了解,使得好不容易栽種的有機米陷入賣不出去的窘境。後來經過他人幫忙架構網路行銷,才解決了老農們的煩惱。

其實行銷通路常是許多老農在轉型有機的過程中所面臨到的最大困境。一般農會收購的價錢都是以慣型農業計算,有機農只得靠自己的力量打通銷售管道,不然就只能依賴少數幾家大企業幫忙收購轉售。因此除了等待政府哪年真正落實建立完善行銷通路的承諾,老農們也希望青年們能回到農村,共同加入有機農業產銷的行列,不再讓現實的困境扼殺了有機的小苗。

「阿,妳們還沒有吃午餐吧?阿姨藏了兩碗糙米蔬菜拌飯要給妳們,吃飽了再走。」

「美橋阿姨,剛剛客人要來買時,妳不是說都賣完了嗎?阿姨妳真的對我們太好了,好捨不得走。」

「那不然,阿姨我載妳,我們跟著她們一起去環島好了。」麗花姊話一說完,大家都笑了。

離開前,也曾踏上環島路途的麗花姊,告訴我們澳花、武塔、東澳很值得去一探究竟。藉著這個當下,我附和著麗花姊向想搭火車替代蘇花公路的茉莉洗腦。「好啦好啦,不然我搭火車妳騎蘇花,我們在花蓮會合。」茉莉開玩笑地直說要和我拆夥。

是該繼續前往下一站的時刻了,麗花姊和美橋阿姨都這麼照顧我們,讓人真的很不捨說再見。

回到三星鄉的路途中,先故意繞到市區一趟,因為我的相機壞了,茉莉的充電器也壞了。在苦無維修店的情況下,我們走進了一家電器行試著碰碰運氣,但東張西望了許久仍不見老闆的蹤影。

「妳們在環島唷?我們也是宜蘭單車隊的唷!」說話的人從我們後方走來,是位中年的大叔。

原來方才說話的人就是老闆,向老闆說明來意後,我們卻得到了個意想不到的答案。「我們店沒辦法修相機,這要送修到市區的維修中心才行,不過我倒是可以幫妳們的單車打個氣。」就這樣,我們在電器行得到了完善的單車保養服務,真的是很奇特的一次經驗。

離開羅東市區,稻田間突兀地聳立著一間又一間的豪宅建築。四前前,當我還是個大一新鮮人時,宜蘭並不是這番模樣,這幾年真的變化太大了。一間又一間假農舍之名,建豪宅之實,將我記憶中滾著稻浪的蘭陽平原全變了樣。

農村需要的,並不是不斷炒作豪宅的建商,並不是只有周末才會來此渡假的都市人。看著這麼多孕育著水稻的農田水泥化,流失了多少先民費盡力氣才闢成的良田,讓人真的很痛心。

而孕育大地的蘭陽溪,曾幾何時竟也成了高農藥使用率的大型西瓜田。西瓜的種植過程需要很多農藥,從小苗到收成,每個環節都得靠農藥和化肥來控制。而這些施落在河床上的農藥,就這麼順著河水,流入蘭陽平原的灌溉渠道,嚴重破壞沿途生態。

「河灘地的西瓜遇到颱風就全泡湯,但若順利收成獲利就很可觀,所以種西瓜又俗稱"博西瓜筊"。」農民以低地價的租金向河川局承租大面積的河灘地,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也增加水患來襲時的隱憂。

甜美的西瓜背後,是否非得要使用這麼多農藥,環島至今,我仍得不到一個正面的答案。所以我和茉莉的旅程,會繼續下去,繼續寫下許多與土地友善共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