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有機黃豆末端每公斤零售價高達300元,農民想擴大面積,卻買不起一台60多萬元的選別機,挑豆挑到眼睛快脫窗,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今天發表國內第一台專供小農用的大豆初級選別機,每小時可選出60公斤大豆,準確率高達95%,抵過20個人力,而且一台只要6萬元,讓手挑黃豆的農民笑得合不攏嘴。
這台選別機可說是「大豆界的跑步機」,利用斜面滾動原理,在不同坡度平面分設三個漏斗狀出口,大豆從投擲口下去後,比較充實飽滿的豆粒,摩擦力低,滾得比較快,落到第一個出口,奇形怪狀又不飽滿的大豆,摩擦力高,震動時不易隨著輸送帶坡度滾動,最後一個達陣。
花蓮邦查農場有16公頃大豆,農民蘇秀蓮笑說,以前挑豆挑到都沒人陪,「因為挑到太晚了啦,」鄉下多是老人家,挑豆效率比較低,10個人一天工資一萬元,還挑不到30公斤,用這台機器一個下午就挑完了,「才6萬元超划算的啦。」
近年農委會推動休耕地活化種雜糧,加上台灣產的大豆沒有基因改造疑慮,深受消費者喜愛,花改場場長黃鵬表示,全花蓮的大豆面積,從2012年20公頃,成長到現在150公頃大豆,其中三分之二是有機,一公斤末端零售價高達300元,以每分地產量120公斤來算,兩分地收益就能買一台機器。
七年級研究員,花一年自己DIY小農機
其實台灣目前已有日本製的大豆選別機,每小時可選出500至1000公斤,效率更高,但要價超過60萬,比較適合大規模栽培,東部有機農民的種植面積小,多在0.1~5公頃之間,機器一小時就選完全年產量,且因地形狹長,集中處理的運費貴,買大機器不符效益,農民只好土法煉鋼。
研發這部機器的花改場助理研究員張光華是個七年級生,台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畢業,前年才到農改場,本來就對研究農機很有興趣,看到農民手工挑豆,覺得實在太辛苦,觀察不同機器運作原理,花了6個月到1年,改良出新型農機,作業效率高出人工8倍。
他強調,不是現有機器不好,只是造價便宜的小機器更符合花蓮種植特性,這部機器使用一般的工業用輸送帶,一般人也可自己DIY,但重點是坡度必須準確,剛好可以配合好、壞豆落下的速度。
機器來幫忙,擴大面積指日可待
這部選別機初步可將大豆分成A級、 B級和下腳料,目前A級篩選出的品質幾乎百分百沒問題,下腳料中大約有5%是良品,就算要再用人工重新挑選,相對之下也輕鬆許多,農改場預料可吸引更多農民擴大面積。
張光華說,選別機也能挑黑豆,黃豆則只測試花蓮1號、花蓮2號等當地居民較常種的品種,西部有些黃豆品種比較大顆,需要再測試;昨天已經技術轉移給台中機械廠統農公司,未來會加上風選功能,順便篩掉人工採收大豆的豆莢和雜質。
以前收獲後,整個邦查農場的人都要停下手邊工作挑豆,還因為出貨不及不敢種第二期豆,蘇秀蓮說,這個機器操作簡單,連小朋友都會,「以前是訂單在等我們,現在交給機器,我們終於可以趕快下田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