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採訪後記:「糞」不顧身的調查之旅

身為農業記者多年,「雞糞」是我認為台灣農業前三大問題之一。它涉及年產值700億養雞產業的廢棄物處理,也直指產業轉型的關鍵課題;它關乎台灣農地和環境的永續性,也點出台灣最大動物性蛋白質來源背後的危機;至於雞糞引起的作物傷害以及公共衛生、食物安全等風險,更不在話下。

採訪「雞糞」議題,也是我自1999年從事新聞工作以來最艱鉅任務之前三難。雞糞誕生於數萬隻雞隻密集飼養的養雞場,任何病毒、細菌都可能引起全場感染,為了保護飼養環境,養雞業者一向不喜陌生人進入雞舍,再加上近來的雞瘟(禽流感)、人瘟(Covid-19)猖獗,業者顧慮更多,往往反覆考慮數日仍將我們拒於門外。

山不轉路轉,起點不通我們改從終點切入。雞糞被農民施用於田地,但是究竟「有多少數量?」、「主要用在哪些作物?」、「集中在哪些區域?」等問題,都有待追查。我們從東部河床上的西瓜與山上的高麗菜產區開始,由田間往源頭追,也同時蒐集資深農民、肥料業者、各農業研究人員的經驗,再一一至農業現場比對。

為了證明生雞糞的確未經堆肥就流向田間,我們使用空拍機掌握各雞場內的曬屎狀況,也將追蹤器埋入雞糞裡,跟著線索走到雞糞的農地終點站。

(攝影/李慧宜)

至於雞糞如何離開養雞場?是被誰以什麼方式送到田裡去的?我們發現,原來是有一群沒有名字、看不到臉孔的神秘人物,他們建立養雞場與農民之間的供需網絡,以最快的速度將雞糞運抵田邊,還服務到家,幫老農代客施肥撒到好。這段跟著雞糞走的難忘旅程,我們沿路被拒絕、被白眼、被酸被罵、被掛電話、被懷疑是檢舉達人,已成採訪的日常。

阿智哥是一位擁有乙級廢棄物處理證照的「鏟屎官」,他的合法身分使他較願意對媒體侃侃而談。有他指點迷津,我們才得以走進廣大的雞糞地下世界。在糞味薰天、糞高如山的環境裡,我們不只親身感受到清運業者、清理工人的處境,也聽到業者想進一步申請證照、設置堆肥場的轉型之夢。這群不被社會看見的人們,長年從事最卑微的工作,在困境中掙扎,他們只希望自己的行業有朝一日能受人尊重,不用再遮掩迴避。

從南到北、由東而西,採訪小組在三個月內跑了5500公里,時常清晨就在田間守候,日落西山還留在養雞場外踏查,也曾於凌晨三點跟著清運業者在高速公路奔馳,我們跟蒼蠅一樣,緊緊黏著雞大便不放。

某些調查工作驚險(嚇)萬分,尤其是投擲追蹤器到糞堆時,深怕被發現追罵,心臟好似含在嘴巴快要跳出來。至於把手伸入雞糞挖糞樣,濕冷軟爛的觸感,只能用內心無聲的吶喊來平衡當下的驚恐。採訪時車內前座、後座盡是糞味,直到進入寫作期坐在電腦前,只要腦中浮現雞糞畫面,喉嚨深部都會有一股辛臭感在翻騰⋯⋯

雞糞以其味道與外觀,被社會定下汙名,大多數人早已忘記(或也許不知道),雞糞其實是早期台灣農村運作的重要生態循環。透過長期醱酵腐熟與翻堆,雞糞可以成為回歸農地種植作物的「自然肥」。我們不禁想問,養雞產業日益擴大的今日,台灣有能力讓雞糞重新回到「自然肥」的角色,繼續貢獻這片土地嗎?

(攝影/李慧宜)

有機質肥料有改善土壤之效,雞糞若順利成為有機質肥料的原料,不只可以解決養雞產業的廢棄物問題,也可以在國際原物料價格節節上升的此時,適時挹注農業生產所需的資材。可是政府擘劃的理想與現實差距甚大,不僅送雞糞到堆肥場所付的處理費把雞農壓得喘不過氣來,堆肥場以雞糞製作有機質肥料的產線成本過高,市場又還不夠大。

最麻煩的是,使用雞糞施肥的農民甘冒違法和損害作物、土壤的風險,仍然繼續使用生雞糞,不願意買有機質肥料。因此,雞糞難以從廢棄物變成黃金,只能繼續躑躅在「沒有處理就直接下田」的那一條路。

政府的管理監督足夠嗎?法規工具完整嗎?我們梳理雞糞在法規上的定位:政府在2002年頒布《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確立雞糞是廢棄物,但只要透過再利用的方式就能成為資源。可是農政單位卻對隨處曬屎、生雞糞直接下田的常態視而不見,放任養雞業者、清運業者、堆肥業者和農民聯手打造的雞糞處理程序毀壞國土、影響環安和食安,也任由這群人自生自滅。

採訪的目的,不外乎是尋找解方,我們看見肥料業者的無奈,也看見農委會欠缺反省能力,僅僅期待環保單位強力稽查;各地環保局無能為力,反過來又希望農政單位從輔導養雞業者的源頭開始管制。雞糞業務涉及的兩大政府部門把球丟來丟去,雞糞何時得見光明?

調查終於完成,回想與雞糞相處的這段期間,我們更加確定,必須向大眾並陳雞糞帶給世界的美醜、好壞,絕望與希望,因為雞糞是伴隨著雞蛋與雞肉不可分割的產物,也是台灣邁向文明社會必須面對的真相。

延伸聆聽:

EP50:雞糞阿姨和雞糞小姐的奇幻大調查(上集)──小心黃金炸彈!百萬噸生雞糞入農田

EP51:雞糞阿姨和雞糞小姐的奇幻大調查(下集)──空拍曬屎場大觀!追蹤「發糞圖強」之路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