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南方農業論壇 從農村核心價值 找出跨界溝通能力

第二屆「南方農業論壇」昨(30)於高雄市社教館續行第二日議程,上午進行了論壇的第三個專題「火力全開 用文化創意加值農村」,請到在行銷、旅遊、休閒農業、生態、設計等領域深耕多年的專家來到現場,分享他們對於文創與農業跨界合作的見解,為微型農企業的六產升級,帶來想法上的刺激和實踐上的範例。

廖仁慧:談農村文創,先談核心價值

10653868_10152592289187420_27490963706234298_n
生態基金會分享八煙聚落(攝影/黃福惠)

對於農村的文創加值,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廖仁慧認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是否知道這個地方擁有什麼?什麼是此地的核心價值?

廖仁慧自述,為了維持八煙聚落的地景,他們一直在思考的就是「如何說故事」。雖然有美麗的梯田景致,八煙聚落的人口外流、人口老化依然非常嚴重。廖仁慧與團隊從地景價值的美好開始著手,推動生態工作假期,並將水田分成景觀水田、生產水田,以及種源保育庫。

再來是產業復甦,請當地年老農民的慣行農法轉型為有機、精緻的農業。之後便找企業來參與,包括辦活動、銷售在地農產。其餘的項目,還有環境地景、空間營造、教育與生態保育。

八煙出張所的文創小物,是在這一連串的行動中伴隨誕生的副產品。他們成立了「生態廚房」品牌,行銷小農的精緻禮品。當出張所的年營利達到100萬元,維護地景的目標自然就對當地居民有說服力,也增加了五個能把人留在八煙聚落的工作項目。

廖仁慧笑說:「八煙是一個小的不得了的地方。這裡都能做起來,台灣沒有其他農村會做不起來。」

李惠貞:溝通,是文創與設計成功的要素

10592838_10152592271487420_6892409495628209978_n
熊本市Kumamo與台灣喔熊的對照(攝影/黃福惠)

設計雜誌《Shopping Design》的主編李惠貞認為,所謂的「文化」、「創意」和「設計」,這些事情的重點其實就是「溝通」。

她提起日本九州熊本縣大受歡迎的吉祥物Kumamon,「一隻熊改變一個縣」的說法為人津津樂道。這隻熊的成功之處在於,牠不只是一個LOGO,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吉祥物,他有身分證(男性)、有職業(公務員),眉毛的形狀代表阿蘇火山,臉上的腮紅代表當地盛產的番茄,這樣一個呈現驚喜感的造型,在設計階段光是眼睛就有100個以上的版本。李惠貞說:「一個吉祥物要能成功,除了概念好,設計的執行面也不能馬虎。」

這個策畫已久的吉祥物在正要推出時就遇到了311大地震,對於宣傳非常不利,但牠背後的團隊還是持續不懈地克服了這個困境,包括運用網路社群、讓人辦的吉祥物物偶真的符合設定的出現在特定場合。

此外,Kumamon的授權是免費的,任何商家想設計它的周邊商品都沒有問題。「Kumamon的溝通對象和任務目標都很清楚,牠有效的說服了群眾,並讓人產生認同感。」

另外一個案例則是日本石垣島推出的,十樣最具當地代表性的文創商品,許多人因為商品有趣,而想到島上去旅遊。讓這個案子成功的要素有幾點,包括公部門的跨部合作、不改變居民的生活方式、給予設計師排除金錢報酬以外的回饋。

對此,李惠貞丟出問題:「我們有什麼東西是能讓別人覺得台灣很有趣的嗎?」而能否做出這樣成功的文創企劃,也還是取決於「你有多熱愛你住的地方?」

李惠貞表示,純粹的文創發展到這一兩年,已經遇到了瓶頸,而必須重新出發、向在地文化尋找設計的根源,因此,對於認真經營地方價值的人,這是個最好的時代,只要你做的夠好,就可能會有人來找你合作。

游智維:用深度小旅行取代淺度旅遊

10624769_10152592271772420_6685565176228020043_n
講者咸認農業要以地方文化開創新意(攝影/黃福惠)

經營深度旅遊與在地小旅行的「風尚旅行社」,總經理游智維曾走過全台灣368個鄉鎮,7836個村里,他的心得是:「只要你不預設要看到什麼,每個村鎮真的都有屬於當地、不可取代的風土資源。」

游智維提及日本各地近年來廣受好評,由北川富朗主導的大地藝術季,活動遍及新瀉、瀨戶內海、房總等地。但他卻看到問題:像這類數年一度、花費甚高的活動,對於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究竟有什麼影響?「就像煙火放完後,還剩下什麼?」

瀨戶內藝術季為期十個月的展期中,有個叫伊吹島的小島卻只開放一個月。游智維到當地了解後,才知道原來那是居民的決策,讓觀光客在他們漁獲量最高、最忙碌的季節來參訪,因為「如果是平常的日子來,這個小島和其他的地方也沒什麼太大的差別。」當地區民這麼說。對游智維來說,伊吹島的居民對於自身特色的瞭解和掌握是更高的。

游智維想問:「我們是否花了足夠的心思在瞭解地方的條件?」他指出台灣目前的產地旅行,常常還是有政府的補助,因此要努力的就是,如何用原有的資源來創造價值。他舉甲仙為例,新住民媽媽料理、芋頭產品、拔河隊體驗,就都是運用了當地原有風土生活的一部分來做文創。

經營地方的深度小旅行,游智維認為旅客與在地人之間的包容和尊重很重要,但不要把自己越劃越小。他表示,面對中國廣大的客源,我們可以用價格和天數控制前來的人數與旅遊深度,取代目前問題叢生的陸客「淺度旅遊」。

如何讓青年留在農村?

在接下來「火力全開 用文化創意加值農村」專題的綜合座談中,主持人洪震宇問幾位與談者:「年輕人從農村外流的問題,有什麼好方法能改善嗎?」

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秘書長游文宏表示,他回到農村16年的心得是,要讓年輕人留在農村,就要有經濟活動和就業機會,農村不能只發展景觀和社造,產業更是至關緊要。另外,他認為縮短城市與鄉村的差距,也能幫助青年人口回流農村,而以目前網路和交通的便利性,城鄉之間的互動與接軌已算是十分頻繁。

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廖仁慧的經驗是,他們團隊剛進八煙部落時,常聽到當地的老人家說「先顧肚子,再顧佛祖」,言下之意就是生態和地景之類的理想過於高遠,而大家都在看,這些年輕人來這裡到底幫了我們什麼?直到團隊的八煙出張所有了100萬元的年營收,才向在地居民證明:原來美景也可以換飯吃。

廖仁慧認為,要讓農村的青年人口回流、有工作維生,農村應該優先發展生技產業。還有近年來不少從農年青年實行的「半農半X」,就是一半務農、一半從事其他專業的模式也值得參考,農村的年輕人大可善用在城市闖蕩時所學到的能力,回到農村幫忙加值。

風尚旅行社總經理游智維則指出,人類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傳承,如果農村的上一代願意下放權力和資源,年輕人自然願意回歸。有田就讓年輕人去種,有閒置的房子就讓年輕人去經營民宿,游智維說:「搭配網路的宣傳和通路,有太多事情可以做了!」

Shopping Design主編李惠貞,銜接了她自身對於「文化、創意、設計」即「溝通」的思考,她認為青年返鄉從農,就是對於美好生活的樣貌有其想像,兩代之間要消弭隔閡、共創新局,就需要多些耐心,彼此多溝通對話。

第二屆南方農業論壇完整閱讀

第二屆南方農業論壇 松本謙:推動產業六級化 要專業投入而非依賴政府補助

第二屆南方農業論壇 日本百姓隊與109辣妹 用創意與魅力扭轉刻板農業

第二屆南方農業論壇 戴勝通:21世紀農業需要跨界整合與專業分工

第二屆南方農業論壇 從農村核心價值 找出跨界溝通能力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