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彎嘴。(攝影/Wei)
大彎嘴。(攝影/Wei)

大彎嘴

看見兩隻疑似的身影往下坡飛去,我便跟上,卻在途中遇到一座奇怪的樹林,它彷彿被挖了洞,有一塊幾乎沒有遮蔽的缺口,可直視裡面的動靜。我被裡面流過的幾抹小彎嘴留住,忘了山麻雀,心魄注入這座缺口。 當人注視缺口,它彷彿回應著,湧出更多彩,更多故事。

〔1〕2022/6/24 頭城農場

來參加一個自然和環境寫作的營隊,前一天不少成員被竹林裡的一群黑喉噪眉在接近早上五點時吵醒。雖然是外來種但沒拍到還是有點可惜,因此,我昨晚有點期待今天的早晨,如果牠們能再吵一次,並在拍得到的地方出現個十秒那就太好了。

但今天吵醒我的不是聒噪的黑喉,而是一種沒聽過的二段哨聲鳥鳴,從來沒聽過的,當然比昨天聽過的更吸引我,在床上掙扎了將近五分鐘還是離開棉被,要走向聲音的來處。

沒走幾步,卻發現聲音來自一座在山坡路邊,深不見底的陰暗竹林。於是往下坡走,試著繞到竹林的另一側,想著鳥鳴的主人會是誰?會見到本鳥嗎?

離聲音越來越近,一個用鐵皮搭建,擺滿桌椅的地方,應該是用餐場所。我發現聲音不天然,聽起來帶點金屬質地,似乎還被放大過。在一步步向前時,見到用餐區後有條後走廊的右邊是石牆,而石牆上方是竹林……當然會走進去,而且聲音的主人還真的就在裡面,是隻棕色的肥美小鳥。在牠看似要離開時,透過牠下彎的嘴和棕色的臉頰,認出了是隻大彎嘴。

大彎嘴。(攝影/Wei)
大彎嘴。(攝影/Wei)

〔2〕2022/1/2 臺北植物園

「拜託今天不要在爛了欸我真的要哭出來……」 該死的元旦。

前天的行程是去看當時迷路到宜蘭的白鶴,昨天就要上來臺北,這趟先暫榻頭城。一大早爬起來,在蘭陽博物館外面樹林亂晃。這是開始賞鳥以來的習慣,每當我出門到一個各種條件上會有特殊小鳥的地方,清晨六點左右就會自己醒來找鳥。

一座枯枝堆遇到了人生中第一隻短尾鶯,還有當時還沒見幾次的遠東樹鶯和極北柳鶯,卻礙於相機突然叛逆,沒拍到。又去了田寮洋,路難找,可以說是用鑽的,那天和只有小水鴨和狐尾藻的水面一樣寂靜,幾隻黑鳶從頭上飛掠,遠方則有一群在一小片灰藍的天空包圍一座山頭,一隻大花鷚,沒了。

我不想放棄,前往貢寮的德心宮,路更難找,一度卡在連倒車都困難的小路上,終於往上後遇到一群腳架客以麵包蟲誘拍紅頭伯勞。旁邊的菜園拍了幾張常見的黃尾鴝雄鳥後,帶著和牠腹部顏色一樣溫暖的熊熊烈火不爽的離開,前往臺北的住宿(當晚看照片找到了一隻粉紅椋鳥)。

這天由於住得近,早餐前自己走來臺北植物園,正式進入冬天的臺北植物園鳥稱不上非常多,能見到鳳頭蒼鷹和大彎嘴對當時的我已有足夠吸引力。一月早晨的六點天空還殘留灰濛暗沉,溫度倒相當宜人。我走在樹木最濃密的一條木棧道時被一隻起飛的大鳥嚇到,小心地靜靜靠過去,是隻鳳頭蒼鷹。驚嚇轉為興奮,看牠不算活潑,透過低速快門取得了不錯的照片,心滿意足的打算離開。

快走到門口時,卻見到兩個人用相機對著綠籬。常看鳥的人就知道,這訊號令人期待卻又擔心,因為停留的人群可能代表找到特別的鳥,也可能伴隨著誘擺拍、人數過多影響動物和過度接近並圍拍鳥巢。即便如此,我還是先靠過確認情況。蹲下一看,是當時未見過的大彎嘴。當時天色依然昏暗,牠又在綠籬之下,我清楚這應該拍不了,檢視周圍的人、場景,再用耳朵仔細搜索,沒有叫聲。感受不出任何誘拍的證據,我還是勉強拍了幾張。好吧,看看也好,大彎嘴是留鳥總會再見的。

大彎嘴。(攝影/Wei)
大彎嘴。(攝影/Wei)

〔3〕2022/6/24頭城農場

這是一月第一次在臺北植物園見到大彎嘴後的重逢。兩次經驗中,牠都在極暗處現身,每拍三張就得檢查一下,得不斷試探得在ISO退讓多少,才能讓牠在IG跟大家間接見面。比起人類的興奮與焦急,牠看起來相當輕鬆。

雖然都出現在隱密處,但真的用眼睛看見時,牠常保持我行我素,兩次都是,這回甚至在與人四目交接,做了番端詳後,繼續找牠的食物甚至走得更近。當牠覓食完畢,記憶卡也用餐完畢,牠從竹林邊緣那塊擁有最豐沛陽光之處,跳向漆黑竹林,也停止鳴唱。 回屏東的第四天,我把小鳥們的照片連著這一小篇相遇一起放上營隊的社團,講師之一的政霖叔叔回說「雖不是這邊才能看到,但這相遇一趟,火車票都值了啊。」

大彎嘴。(攝影/Wei)
大彎嘴。(攝影/Wei)

〔4〕2022/7/3 關子嶺

人在關子嶺碧雲寺找山麻雀,看見兩隻疑似的身影往下坡飛去,我便跟上,卻在途中遇到一座奇怪的樹林,它彷彿被挖了洞,有一塊幾乎沒有遮蔽的缺口,可直視裡面的動靜。我被裡面流過的幾抹小彎嘴留住,忘了山麻雀,心魄注入這座缺口。 當人注視缺口,它彷彿回應著,湧出更多彩,更多故事。

兩隻黑枕藍鶲躍上頂層的樹枝,只花一秒變成流星後衝破林蔭,射向身後另一座樹林;一對年幼的珠頸斑鳩,用有點笨拙的步伐在滿布枯枝的林下覓食;樹鵲則是家長和小孩的組合,牠們在樹上梭巡,也在樹枝間笨拙地飛行;還有兩隻大彎嘴,從視線外的密林跳入缺口又迅速退出,迅疾到無法留下一張照片,像是在幫賞鳥的人回想上周的農場記憶,不夠完整但目標明確。

下次見面會在哪裡?我還能像這三次一樣用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