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點搞不懂。每個人都難免困惑。」唯有打開心靈之眼,我們才能走出真理之光的幻影,步入真理之光。
我們在黎明前上路。羅賓在旭日東昇時狀況最佳。這點遺傳自他的媽媽 艾莉莎在早餐前就可以解決數十個非營利組織的危機。
那天早上,他甚至願意把這趟車程視為探險。
我們離家時,國內已經動盪不安,這幾天手機收訊一直中斷,一想到世間不曉得有哪些事故在等著我們,焦慮感油然而生。我等到離開田納西州才收聽新聞。果然才聽了兩則頭條新聞,我就後悔。崔特颶風時速一百六十公里的狂風把一大半長島南叉變成汪洋。
美中兩國的核武戰艦在夏威夷群島海外玩起捉迷藏。
一艘名為「海洋之美」、十八層甲板的郵輪在加勒比海安地卡島的離島海域爆炸,數十名乘客罹難,傷者數以百計,已有幾個組織宣稱自己是幕後主腦。在費城,社群媒體煽動戰火,名為「正統美國人」的民兵團體攻擊「嚎哮幫」的示威群眾,造成三人死亡。
我試圖換個頻道,但羅賓不讓我轉臺。我們必須知道,爸,這是好公民應盡的責任。 說不定他說得沒錯。說不定這甚至是適當的教養之道。但說不定讓他繼續收聽新聞是個天大的誤判。
聖費爾南多谷大火延燒,三千戶民宅付之一炬,總統隨即怪罪樹木。他下達行政命令,勒令砍伐國有森林多達八萬公頃的林地,而這塊林地甚至不全在加州。
我靠!我兒子大喊。我甚至懶得糾正他的用詞。他可以這麼做?
新聞播報員幫我做出回答。若以國家安全為由,總統幾乎什麼都可以做。
這個總統跟糞金龜一樣吃大便。
「小傢伙,別這麼說。」
他就是!
「羅賓,你聽好,你不可以這樣說話。」
為什麼不可以?
「因為他們會把你抓去關起來。你記不記得我們上個月討論過了?」
他往後一靠,這下他得重新思考什麼叫做好公民。
嗯,他是個混……他就是!他在搞破壞,一切都被他毀了。
「我知道。但我們不能大聲說出來。更何況你這麼說也不是百分之百公平。
他看著我,神情困惑。過了兩秒鐘,他嘴角一揚,咧嘴一笑。爸,你說得沒錯!糞金龜比他了不起。
「你知道糞金龜利用銀河的星星定位嗎?」
他看著我,嘴巴張得好大。這個事實似乎太怪異,連掰都掰不出來。他掏出他的隨身筆記本做個紀錄,提醒自己回家之後核對我所言是否屬實。

我們駛經肯塔基州漸趨低矮的山嶺,開過「遇見方舟主題公園」,途經各個不把科學當一回事的郡縣,沿路一直聽著《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我十一歲的時候讀了這本小說,家中兩千冊的科幻小說藏書中,《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是我最先購買的幾本之一。
我在一家舊書店找到它,大眾平裝版,書封是一張介於人鼠之間的臉孔,看了心裡發毛。我用自己的錢買下它,感覺好像解開密碼、跨入大人的世界。
我攤開小說,展卷閱讀,宛如鑽進蟲洞,進入一個不同的地球。這一個個輕巧袖珍、可隨身攜帶的平行宇宙,自此成為我畢生唯一的收藏。 其實《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並未開啟我的科學研究之路。「海猴」才是我的啟蒙。海猴是一種鹽水褐蝦,寄交到我手中時仍是隱生狀態,不可思議。
到了羅賓這個年齡,我已經列出頭一組數據表,詳細記載海猴的孵化率。但《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加快我這個初級科學家的想像力,讓我想要參與跟生命一樣宏大的實驗。我已經幾十年沒有重讀這本小說,十二小時的車程似乎是個最佳藉口,讓我跟羅賓一起重訪書中的世界。
他聽得入迷。他一直叫我按鍵暫停,好讓他問問題。他在改變,爸。你聽到他用的字愈來愈深奧?過了一會兒,他又問,真的假的?我的意思是,這些將來可能是真的嗎?
我跟他說任何事情在某一地、某一天都可能會是真的。嗯,我或許不該這麼說。
等到我們開抵印第安納州南部綿延伸展的工業化農場,他已經聽得入迷,所有評論只剩下歡呼和嘲弄。我們一口氣開了幾十公里,羅賓前傾,一手搭在儀表板上,甚至忘了凝視窗外。他像查理.高登一樣迅速地擷取資訊——小說中,查理的智商已經晉升到危險的新高——當查理的同事們拒絕接受他,羅賓自始至終皺著眉頭。主持實驗的兩位科學家奈摩爾和史特勞斯遊走於道德邊緣,讓他非常難過,我甚至必須提醒他喘口氣。
當受試的白老鼠阿爾吉儂死了,他叫我按下停止鍵。真的假的?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老鼠真的死了?他看起來似乎打算乾脆就此打住。但《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已經終結羅賓依然心存的純真。心靈之眼因而面對雙重困惑:如何走出真理之光的幻影,如何步入真理之光 。
「你知道那代表什麼嗎?你知道接下來會怎樣嗎?」但羅賓看不出查理會有什麼結局。說真的,他也不怎麼在乎。我繼續播放故事。過了一分鐘,他又叫我按鍵暫停。

但是,那隻老鼠,爸。那隻老、老、鼠!他假聲假氣地哀嘆,故意裝得像是一個年紀更輕的小小孩。但開了一小段路之後,他顯然真的不開心。
我們在伊利諾州厄巴納 香檳市附近的汽車旅館過夜。他聽完故事才肯睡。他躺在他的床上,宛如人面獅身像般神情肅穆,板著臉孔聽完查理最終的衰退。故事播放完畢後,他點點頭,示意我關燈。我問他在想什麼,他只是聳聳肩。等到四下漆黑,他才開口。
媽媽有沒有讀過這個故事?
我沒想到他會問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我想她讀過。嗯,說不定讀過。這是一本經典小說。你為什麼問這個問題?」
你覺得我為什麼問?他的口氣有點衝,說不定不是故意的。當他再度開口,他聽起來深 感懊惱。
於他是步入真理之光,或是走出真理之光的幻影,我無從得知。
你知道的。
那隻老鼠,爸。
那隻老鼠。(本文轉載自《困惑的心》,照片為本刊所配)
【說說書】好奇心和創造力 促成科學與藝術在山頂上重逢
全書對自然世界的描繪精湛絕倫,對地球以外的生命提出令人神往的願景,書中的父子深情更是真摯動人,堪稱理察‧鮑爾斯最私密、最感人的小說。兼具啟發性思考和人性情感,猶如一則當代的柏拉圖洞穴寓言,以更宏觀的視野,來審視宇宙中的地球,並深入探索人的靈魂,將大大擴展你我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在新科技及科學發現瞬息萬變的今日,美國作家理察‧鮑爾斯關注氣候變遷,企圖寫出能夠影響當代讀者的故事。從書名的巧思,到天文學和腦科學的先鋒領域,作者關注生態浩劫同時,也捕捉人的無助、自私、不甘心,和束手無策的孤寂。
全書開頭引言出自《物性論》,理察‧鮑爾斯有意傳達盧克萊修的思想,人類應放下人定勝天的想法,克服自己的恐懼,不與自然對立;自己與遭遇的一切其實均非永恆,人類應當及時擁抱世界的愉悅與美麗。當人受困於自己內心的糾結,難免會忘記世界充滿驚奇,而科學的精采就在於想辦法突圍。其實科學家和孩子,有許多共通點,他們總是滿腹疑問,充滿好奇心。
因為好奇心和創造力,山腳下分家的科學與藝術,終於在山頂上重逢。
譯者簡介
施清真,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現居舊金山,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括《樹冠上》、《烏有》、《拾貝人》、《羅馬四季》、《呼喚奇蹟的光》、《女孩們》、《我們一無所有》、《控制》、《生命如不朽繁星》、《蘇西的世界》、《英倫魔法師》、《索特爾家的狗》、《老虎的妻子》、《防守的藝術》、《歡迎光臨火星:湯姆・漢克斯短篇故事集》、《成為一個男人》、《美國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