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的大天鵝

牠睡了滿長一段時間,偶爾抬個頭、梳毛,很久才開始游泳,游到綠綠的一角吃藻。忘記是在吃藻前還後了,我提議要去看魚塭區底部的小天鵝;這種天鵝相對普遍,最近在臺灣的生息狀態由迷鳥改為稀有冬候鳥……

用學校園遊會的補假參加兩個臺中朋友的黃嘴天鵝行動。先假設牠就是2022年同一個地方出現的那隻黃嘴天鵝。那樣就是我第二次去通霄找牠;周末一大早從臺中車站附近騎自己帶的腳踏車爬上都會公園,再滑下高美濕地想找三趾濱鷸,扛著暴力的東北季風去清水坐往通霄,南下回家時還從新營騎去布袋想收集個鶴鷸青頭潛鴨之類的;最後得到的只有天鵝一隻,且不知道牠非常不怕人,站得遠遠的,相當後悔。這正是補救的機會。重要的還有牠告別了幼鳥的灰頭土臉樣,現在對應著日文俗名的漢字,是隻大白鳥(オオハクチョウ)。

這物種又稱大天鵝,在臺灣是迷鳥,長得漂亮,現場少說三十人,不怕人的大白鳥讓一池魚塭維持多人的寧靜。平時對我來說有張清楚的照片就夠了,但想到牠還會做出很多沒拍過的動作,或可能突然離我們更近,朋友們也正拍得開心,就跟著拍了八九百張同一隻鳥;即使知道最後頂多只會PO十張。

牠睡了滿長一段時間,偶爾抬個頭、梳毛,很久才開始游泳,游到綠綠的一角吃藻。忘記是在吃藻前還後了,我提議要去看魚塭區底部的小天鵝;這種天鵝相對普遍,最近在臺灣的生息狀態由迷鳥改為稀有冬候鳥,但之前總是一打算去看便剛好離開。可惜我們已經是從車站走來黃嘴天鵝的池子,沒力,走一半就放棄了,沒有走到那裡並看到小天鵝。其中一位朋友L的朋友當天也有去,他有看到牠在底部。

特殊選才要面試,又一輪七天就有了再去通霄的機會。這次是爸媽開車,可以找小天鵝。

近正中午到達,黃嘴天鵝在跟前兩次不同的池子站著,沒做什麼,也沒以前近又走不到牠旁邊,連第一次看的我爸都懶得拍。我反而挺在意對面那池的濱鷸,好久沒看牠們了,辨識生疏,想不起來牠就是我認為最常見的黑腹濱鷸,拍了很多很多。至於小天鵝,牠在最底部魚塭的最底部,更遠;是隻幼鳥,也不是說討厭幼鳥,但我還是想看白白的成年小天鵝。離開時我已經開始思考怎麼去七股看當時有的三隻成年小天鵝;這是唯一一隻小天鵝的故事。

跟我媽早早出發前往七股。她不習慣早起,但根據資料,小天鵝最晚到中午就會先離開大家常看到那個點,我選了九點半到達這樣能勉強配合兩者的時間。 起床時看到L深夜傳來的:「聽說牠飛去七股找小天了?」我疑惑約十秒,搞不清楚在講什麼,去看鳥訊發現大天確實在臺南。也沒想什麼,今天就順便去幫L看看。

現場又是熟悉的人多車多,大家都想看天鵝。但今天的唯一一隻天鵝似乎有點大隻,就先拍幾張頭部清楚的,等等確認。大小天鵝的主要差異除了體型就在頭上,大天鵝嘴上的黃色區域比小天鵝大,會超過鼻子;在通霄時一直看不懂,但現在在本鳥引導作答下,立刻懂了。 先假設牠就是通霄的那隻黃嘴天鵝;不對,那隻確實不見了,在不是同一群的情況,一年來兩隻以上的黃嘴天鵝太過分了,牠就是。那我就是看一隻迷鳥看了四次。

據說臺東現在也有小天鵝,雖然ebird上沒有人記。我也不知道要不要去,也許我能幫臺東的鳥友把小天鵝變大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