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為天氣晴,發出喜悅之聲,也會因陰雨綿綿,毫無朝氣。如何擺脫春日的束縛,我仍然還在找尋答案,不過再次與春天相處後,歸納了相處之道。
春天後母心這句話,聽起來十分老掉牙。可今年細細品味了初春,才知所言非假,立春前得知自己因為甲狀腺內發現非典型細胞,可能需要開刀切除甲狀腺,這才驚覺自己內分泌失調許久。
甲狀腺這個疾病因何而起,為何而生?簡而言之,與情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以四季的天氣比擬,當屬春天的天氣,也因這個發現,決定再次認識春天。
春天的六個節氣
春天從立春開始算起,一路從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立春、雨水,因為經歷漫長的春節連假,年假過後,又要面對又濕又冷的氣溫變化,要讓人記得兩個節氣,真的難之難。農曆年前,父母不是忙著置辦年貨,而是剝花生與巡田水,因為農曆年後,我們要種植花生與水稻,就算是再冷的日子,我們都要趕在雨水前後種下栽苗與種子!除了種植花生與插秧外,我們家也會在農曆年節前後種西瓜,年節間在田裡種西瓜,是個開心又難過的回憶。這個與天氣有著絕對的關係,哥哥、我、弟弟總會跟著父母,在阡陌間種瓜苗,協助澆水時,雙腳泡在冰冷的水裡,即便上身裹著在緊密,都還能記得踩在水裡的溫度。
春天的雷鳴聲是驚蟄來臨的一大特色,春雷一響,萬物甦醒,埋在土壤下的種子,也即將吐新芽發新枝。驚蟄前後,也是花生準備探出頭的日子,媽媽與爸爸每日上下午都會到農田報到,因為需要防止小鳥們吃掉種子。
小鳥們尋找食物的雷達彷彿與生俱來,為了保護種苗,便有驅趕小鳥的行為。驅趕小鳥的方式,相當多元,舉凡搖旗吶喊,靈活運用選舉期間競選人的旗幟,或者在農田裡唱歌,都是不錯的驅趕方式。雖然不見稻草人,但多變化的驅趕方式,不正是驚蟄的打小人的作法嗎?
而春分,南風吹,天氣慢慢轉暖,雲林西部沿岸種植的蒜頭,經歷嚴冬孕育,在節氣更替之際,逐漸結頭,這時候的蒜頭最怕下雨,只要下雨就會延長生長,或者擾亂農民的採收進度,但無論節氣來快慢,蒜頭總在清明前後收成。每年清明連假,我總會向老闆們告假,驅車南下,在農田裡渡過一至兩天,對於清明掃墓吃潤餅的記憶,遠比剪蒜頭來的模糊。最後在迎接穀雨,告別春天,往天氣炎熱的日子邁進。
初春是道不盡寒冷,唯有溫暖才能驅趕寒意。
講了春天的六個節氣,對我來說最難掌握始終是初春,曖昧不明,變化多端的初春,我常以一睡而過,常常有意識醒來,已是三月。
今年是我為數不多留意初春的一年,可能是陰雨天萬里拜訪杜鵑,讓我無法忽視它的美麗。濕冷的天氣,又是農曆春節的尾聲,總需要來上一碗具有儀式感的暖暖甜湯。我們始終搞不清為何元宵要吃湯圓?總以為是來碗湯圓是這個時節的儀式,後來才知,元宵節吃的是元宵,而非湯圓,只不過兩者太相似而錯置了。
而元宵節的另一個重頭戲,就屬花燈了,台灣北中南都有張燈結綵的燈節,我常常因為天寒,忘記去觀看。不過今年因為要返回台北工作,在天還沒亮的清晨,瞥見小鎮上的花燈,花燈不若大型活動那般繽紛,位在交通相會的公園一偶,有龍有其他生肖,還有在地國小的師生聯作,或許花燈的美從來不在炫目,而是有人相伴。好在北上前,有父母的相伴,邊說話變睡覺,一路直達高鐵站,黑夜逐漸轉為破曉,初春依然冷,依然讓人迷迷糊糊,但唯有溫暖,才能驅趕寒意。
不讓春日的天氣與身體、情緒連成一氣
春天時冷時熱,天氣與身體、情緒連成一氣。這時候生意最好的除了火鍋店、熱炒店,還有醫院跟診所。多變的氣候,影響的不只是我們的呼吸道,還有心情都會隨著天氣變化,起起伏伏。
我們會為天氣晴,發出喜悅之聲,也會因陰雨綿綿,毫無朝氣。如何擺脫春日的束縛,我仍然還在找尋答案,不過再次與春天相處後,歸納了相處之道。其一無視,無視外部變化,盡量保持平日作息。其二無念,不期待天氣晴,就算壞天氣,依然故我。其三粗食,告別年節食物,簡單吃,吃簡單。其四活動,告別春眠,要活就要動。
或許將上述相處之道進行到底,就能告別春天,而不是奢望春天別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