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形美麗的昆欄樹是台灣霧林帶指標樹種(攝影/崔祖錫)
樹形美麗的昆欄樹是台灣霧林帶指標樹種(攝影/崔祖錫)

其實一點也不中級的中級山

許多中級山山體非常雄渾,有些甚至可以說是台灣最獨立、最巨大的山體。如果你能夠像一隻飛鳥或空拍機縱橫山區,可能最能感受到中級山區大開大闔、氣勢磅礡的樣貌。某方面來說,中級山完全展現了台灣山岳地形劇烈變化的特徵。

提到中級山,我會直截了當地說:「其實一點也不『中級』。」那麼,中級山到底是什麼樣的山?或許我們可以說:「理解了台灣山岳類型中的高山與郊山以後,剩下的部分就是中級山,感覺這就像是用剩、最不被關注的山域。」然而,正是這樣的概念,反倒讓我覺得中級山成為了最有本地特色的一片山林。為什麼呢?我們首先來簡單認識中級山的特色。

台灣的中級山, 大約是指介於海拔一千或一千五百公尺以上(視所在區域與開發狀況而定)、三千公尺以下的山域,同時也包含了這些海拔山域裡低於一千公尺的溪谷區域。這樣的定義雖然明確了些,但其實中級山(與郊山)依舊是很概念化的分類。

台灣十二大中級山區

為了更全面介紹全台灣的中級山區,我在本書中將其分為十二個大區。這個分區法,可見到在相同區域的山系水文、生態特色、原民領域、歷史人文或交通與周邊地理區間都有一定的關聯。另外,參酌岳界習慣與十多年前《台灣山岳》雜誌的分區方式,加上個人判斷與認知、版面方便分類而成。有些地區涵蓋範圍甚大,如桃竹苗雪霸西北山區、南南段山區,有些區域如海岸山脈的平均海拔較低,或未達一千公尺的周邊地區與溪谷地帶,因相關性與整體區域概念, 也一併劃入各區。

山本無名,地本無界。各區之間與區外環境絕非壁壘分明,甚至彼此相互關聯,分區只是讓更多人更快、更系統化地認識台灣這片廣大山域的一種方式。接下來,我就從自然、人文與登山環境這三個角度,來分別說明中級山的特點。

霧林帶林道兩側的茂密森林與迷霧(攝影/崔祖錫)
霧林帶林道兩側的茂密森林與迷霧(攝影/崔祖錫)

中級山的自然環境

一、地形特徵:山高谷深,大開大闔

從造山運動的角度來看,台灣在地質年代史上仍屬於較年輕的島嶼,目前整體還在不斷抬升中,加上以溪流為主的侵蝕作用也非常盛行,形成幼年期到壯年期、擁有劇烈變化山地的地形為主。因為高山是台灣所有山區最頂巔的極小部分,而郊山是高度較低矮,侵蝕作用中後期較緩起伏地區,所以中級山所表現的,就是在台灣山地地形特色中,起降最顯著、劇烈的地方。特別是東部地區,因為母岩多是古老堅硬的變質岩與少部分火成岩,使得龐大山勢與深切峽谷的現象更為顯著。

因此,中級山區域所展現的樣貌,是每個山體稜脈都很巨大;稜脈與稜脈之間,有時會隔著落差超過一千,甚至兩千公尺的深切溪谷;稜上的山岳之間也不像高山那樣擁擠密集,很多甚至隔著數公里距離, 山體之間更為獨立。

許多中級山山體非常雄渾,有些甚至可以說是台灣最獨立、最巨大的山體。如果你能夠像一隻飛鳥或空拍機縱橫山區,可能最能感受到中級山區大開大闔、氣勢磅礡的樣貌。某方面來說,中級山完全展現了台灣山岳地形劇烈變化的特徵。

話說回來,為什麼我們比較容易被高山吸引,卻忽略了山體偉岸的中級山呢?原因可能跟接下來要說的第二個特點有關:中級山總是披著一身綠,且經常雲深不知處。

從海拔二四四九公尺的塔山到約一百多公尺的九曲洞(攝影/崔祖錫)
從海拔二四四九公尺的塔山到約一百多公尺的九曲洞(攝影/崔祖錫)

二、氣候特徵:溫帶與霧林帶

中級山位於海拔約一千到三千公尺間的山域,在森林生態氣候學的分區上,主要屬於暖溫帶到涼溫帶的範圍,年均溫約在十三到二十度之間 。此外,海拔約莫一千七百到兩千五百公尺之間,是台灣水氣容易聚積成雲海或雲霧的高度,我們在高山看到的雲海,大多都是在這個高度產生,也因此有了「霧林帶」之名。

除了春雨、梅雨、颱風和東北季風的滋潤,山岳與溪谷交錯的地形留住了水氣,氣候變動又不若高山劇烈,因此,雖然中級山山高谷深、地勢陡峭,卻因為身處溫帶又濕潤的氣候,孕育了整片高大連綿、蓊鬱浩瀚的森林植被,崩塌地也相對少見,使得大部分的中級山看上去都是青綠一片。

另外,由於中級山常常在雲霧層之中,攀爬時很可能全程都是在森林之下,毫無展望,因此,若是安排多日的中級山岳行程,除了少數溪谷和崩塌破空處,所見大多是密林之下的無盡樹海。

在如此潮濕鬱閉的環境中行進幾天,登頂後很可能連個對空展望也沒有,儘管森林之美同樣動人,但相比於高山通常展望無極、氣候相對乾燥舒爽、路徑好走的條件下,中級山的討喜程度和攀登人數也大大降低。

然而,我依舊覺得中級山擁有台灣最具代表性和最美的山林風景,其中一個原因,正是上述提到的環境條件所孕育出的溫帶森林林相,是台灣最珍貴的自然資源和國寶,也正是我接下來要說明的第三個特點。

海拔一七○○到二五○○公尺之間的山林為常年易起霧地區(攝影/崔祖錫)
海拔一七○○到二五○○公尺之間的山林為常年易起霧地區(攝影/崔祖錫)

三、植被生態:交錯的櫟林帶與神木林

台灣中級山橫跨暖溫帶、溫帶、涼溫帶氣候,濕潤的環境孕育出浩繁的森林生態系。在海拔兩千五百到三千公尺的雲霧帶之上,常是以鐵杉或雲杉為主的針葉森林;海拔一千五百到兩千五百公尺之間,數十種闊葉樹成為森林主冠層,其中又以殼斗科樹種為優勢種,因此傳統上在稱呼這個高度的溫帶森林時,便以殼斗科中的大屬「櫟」命名,稱作「櫟林帶」。在這種森林中常見的殼斗科植物有長尾柯、森氏櫟、錐果櫟、狹葉櫟等等,次冠層則常見到大葉石櫟、鬼櫟等等。此外,非殼斗科的昆欄樹,也可以說是霧林帶的指標樹種。

但是,這個海拔的溫帶森林也並非只有殼斗科等闊葉樹稱霸,這裡還有一批無法忽視的針葉樹種,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樹種,如扁柏屬的紅檜、台灣扁柏(兩者統稱檜木),還有東亞最高的樹種之一──台灣杉,以及木材品質同樣優良的巒大杉(香杉)和台灣肖楠等等。

其中,紅檜以其特殊的生命機制,占據了台灣神木的大量名額;台灣扁柏則以如廟堂巨柱般紮實筆直的主幹,成為在台灣木材市場中價值最高的樹種;台灣杉則是唯一以台灣為名,在分類上到「屬」層級的物種,常常在中海拔生長成突出森林冠層的超級巨人, 也是目前為止東亞最高的巨木之一 ¹0 。截至本書出版為止,徐嘉君博士率領的「找樹的人」團隊,在大安溪找到高八十四點一公尺的台灣杉巨木,名為「大安溪倚天劍」,暫居全島最高樹木之首,其他高度超過七十公尺的台灣杉巨木,更是比比皆是。

中海拔霧林帶為台灣檜木林原鄉(攝影/崔祖錫)
中海拔霧林帶為台灣檜木林原鄉(攝影/崔祖錫)

大鬼湖東側的平野山一帶,可以說是台灣杉世界分布的中心,也是台灣另類國寶。此外,還有巒大杉、肖楠、紅豆杉、帝杉等多種珍貴針葉樹,也都在這個海拔生長,實在是令人驕傲的生態寶庫。

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下,則進入了暖溫帶森林範圍,除了殼斗科諸多樹種,如苦櫧屬(栲屬)的樹種極優勢,樟科植物在此也成為森林中重要的冠層樹種。其中,屬於樟科的牛樟更是珍貴,也是台灣闊葉樹種中木材價值最高的樹種,近年來更因牛樟芝利益而屢遭盜伐。

雖然中級山曾是原住民的遊獵與生活領域,也曾是伐木的主戰場,但大多數的中級山區在人類活動大量撤離後的數十年裡,成為森林發育最完整、最難抵達,同時也是最原始自然、真正的荒野。生態健康的森林與較少人類干擾的環境,使中級山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除了台灣黑熊與仰賴低海拔環境的物種,極度仰賴環境的大型哺乳類在中級山均有數量上升的趨勢,例如在高海拔能夠更常見到的台灣水鹿,或是在低海拔氾濫的野豬,皆可印證。(本文摘自《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層層疊疊的台灣山岳等著我們前去探索(攝影/崔祖錫)
層層疊疊的台灣山岳等著我們前去探索(攝影/崔祖錫)

書名:島嶼裡的遠方:探索台灣中級山,尋找荒野裡的最後一片祕境

作者:崔祖錫

出版社:行路出版

出版日期: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