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徐子耘)
(攝影/徐子耘)

探蘚路線—二子坪步道

台灣是世界上苔蘚分布的寶庫之一,在山巒綿亙、溪谷縱橫的島上,孕育出極為多樣性的物種。儘管苔蘚身形嬌小,但它們在生態系中無所不在,除了海洋以外,都有它們的蹤跡。綠絨般的小森林,有股舒展心神的綠色療癒能量。

近年來登山風氣盛行,除了單純登上一座山的山頂,「縱走」也成為熱門的選項,知名的台北大縱走第一段,就以二子坪步道為起點。二子坪遊客中心到生態池總長1.8 公里,全程皆有無障礙步道設計,因此也被稱作全大屯山最友善各個族群的步道,無論是嬰兒車、輪椅或是助行器都能輕鬆的在這條步道上使用。

(攝影/徐子耘)
(攝影/徐子耘)

即使是平日,也有不少遊客來到二子坪步道,有的人可能是純粹健走訓練體力,有的人是帶長輩與小孩出外踏青。三月正值一些被子植物的花期,像是申跋、東瀛珊瑚、七葉一枝花與大屯細辛等,會看到許多自然愛好者停留在步道上進行觀察。這條步道除了植物多樣性高外,也非常適合觀察野生動物,常見的有:赤腹松鼠、泰雅鈍頭蛇、黃口攀蜥、繡眼畫眉等。

孔雀苔

從步道口走進去,左手邊就有一面石牆可以賞苔,牆上大多是匍匐的苔蘚。根據先前的調查資料顯示,圖中的孔雀苔有可能是南亞孔雀苔,像是孔雀開屏一般的半圓形葉片,是它們的辨識特徵,主要的莖匍匐在基質上。

(攝影/徐子耘)
(攝影/徐子耘)

還記得初次在野外實際見到孔雀苔時,覺得它們像迷你版兔腳蕨,把葉片撥開後會看見細小的走莖緊貼著基質,如果順著漸漸變小的扇形葉片尋找,就能找出它們將會往哪個方向生長。孔雀苔屬的成員大多偏好垂直的微棲地環境,依據野外的觀察經驗,大多會出現在像是:擋土牆、水泥牆、岩石的垂直面上。

步道處處是驚喜

步道最前段鋪設柏油路面,後方則都是碎石子路,無論哪種道路鋪面,都提供了適合苔蘚附生的基質。左側的土坡一路延伸至生態池,每一區的苔蘚都不盡相同,前段的蘚類較多,中後段則是苔類為主。

在蘚類中意外拍到了顏色對比強烈的螨類。

邊坡與岩石

二子坪的土坡值得大家細細觀察,水鴨腳、卷柏、蕨類與苔蘚混生,有次剛好看到油苔科的苔類長出孢蒴(圖1),以及短頸苔科的苔類長出孢蒴(圖2)。

孢蒴也可以當作分類依據,例如珠苔科(Bartramiaceae)的孢蒴像彈珠般渾圓,或是壺苔科(Splachnaceae)的孢蒴像甕或是壺,這些具有特色的孢蒴都是可以靠著孢蒴形態來辨識的苔類。

葉片上出現黃綠色斑塊(如上圖),不一定是病蟲害,如果靠近一點看,會發現其實也是苔蘚,它們是細鱗蘚科的成員,最大的特色就是超級迷你,在所有的苔蘚植物中也算是相當微小的存在。與它們體型相反的是,細鱗蘚科底下有68 個不同的屬,將近1,000 個不同的物種,是相當龐大的一個家族。

整體來說,大屯山是一個適合全年齡層前來的都市近郊,無論有沒有爬山的經驗,這裡都能讓大家以「苔蘚」為主軸,進行一趟輕鬆的苔蘚之旅。

從不認識苔蘚到能夠叫出它們的名字,這是一段需要時間累積的過程,儘管台灣少有相關課程,網路上的中文資料也相對缺稀,但我對苔蘚的熱愛卻與日俱增,於是便開始了自學的無盡探索之路,如果你和我同樣喜愛苔蘚,那麼我們一定會成為苔友。(摘錄自《台灣苔蘚微觀誌:從零開始的賞苔之旅,帶你一起走進迷你森林!物種辨識 × 探蘚路線 × 養苔攻略》)

【說說書】苔蘚終將佔領我

文/攝影:徐子耘

這本書猶如一場學習苔蘚的心路歷程,它揭示了我的生活,無論身處何地,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四周找尋苔蘚的蹤跡。最初會開始喜歡苔蘚,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大屯山自然環境的啟發,大學的閒暇時間我總是漫步探索,在一次次的自然觀察中,苔蘚就此走入我的視野。
我期許這本書成為一本生態工具書、科普書,這樣的概念源於我過往的閱讀經驗,像是《蕨類入門》、《台灣野花365 天》、《法布爾昆蟲記》等書籍,陪伴了我度過童年很長的一段時光。

除了文學作品外,我閱讀最多的便是圖鑑、科普類叢書,然而台灣卻一直缺乏關於苔蘚的科普書,《臺灣苔類植物彩色圖鑑》及《臺灣蘚類植物彩色圖鑑》也已經出版超過20 年,2018 年出版的《陽明山國家公園苔蘚‧地衣圖鑑》以及2023 年出版的《太魯閣國家公園苔蘚、地衣圖鑑》亦僅限於特定地區,於是我當時就想著,未來有機會的話自己寫一本吧!也許就是那時候的念頭,種下了長出這本書的孢子。

在2022 年,我寫了一篇有關棲蘭山與鴛鴦湖的散文—〈棲蘭行〉,內容描寫著我第一次去到棲蘭山的感受,以及與苔蘚的相遇,那趟旅程是我生命中非常純粹的快樂時光。我投稿「第22 屆東華奇萊文學獎—散文組」獲得評審獎的肯定。若是要用一句話來總結我與苔蘚之間的緣分,那一定是在該散文末寫到的:「苔蘚終將佔領我」。

書名:台灣苔蘚微觀誌

作者:徐子耘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期: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