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劉崇鳳)
(攝影/劉崇鳳)

撤退之路:刀刃上的迴轉

無論周邊壯闊優美的風景有多少,我喜歡我們說回頭就回頭,當所有人都在拚命前進,我看見倒退的風景,無可取代。

慢慢地,習慣每日紮營晚餐後,躲在睡袋裡敲字。用文字描摹步道、丈量山的深度,抵達安靜的彼端。

接近加拿大國界邊境,帳篷內的溫度是攝氏八度C,高度一九三○公尺,外頭的山,能見積雪的谷地。

雪提醒我,安靜的重要性。

(攝影/劉崇鳳)

* * *

即使身在異鄉,走著走著,還是時不時會嚷嚷:「啊,好像臺灣的高山喔!」一種自然而然的反應,心底種下了重重山林,得以締造連結。

「這緩上真像八通關古道……」、「讓人想起奇萊南華進天池那段路。」、「這碎石跟雪主下翠池的路一樣啊……」、「喔,這是在上南湖北峰吧!」

才發現無論走到哪,我都帶著臺灣的山前行。

美西華盛頓州有多種冷杉,又瘦又高,每日走在眾多如耶誕樹的森林下,終於走到可以瞭望群山之處,我覺得好親切,像小島高山稜線上的迴望。

把行走的節奏放緩,腳程約莫是一般PCT(太平洋屋脊)全程行者的二分之一。完成全程不容易,但要清晰堅定地走自己的速度和步伐,一樣艱難。當你知道人們每天都從早上七點走到晚上七點、當你發現人們每天步行以三十公里起跳、當你看到他們的背包一個比一個更輕量……你不得不重新評估重裝慢行的安排。

(攝影/劉崇鳳)

當人們口中的談論不脫里程數、天數和距離,有時,你也會不自覺愈走愈快。有趣的是,走久的人並不會更加老神在在,反而可能愈發躁急……什麼時候走完、走不完怎麼辦?人們冀求愈快愈好,離目標愈近愈有保障,其緊繃嚴肅的態度讓人印象深刻,我不禁開始困惑,這完成PCT(太平洋屋脊)的動力來自何方?出於自我追尋的承諾?還是對外在世界證明夠好夠強的壓力?和臺灣登山在意的重點相仿:速度、距離、完成度。一路上遇到從容的行者不多,以至於我不得不檢視起自己,和先生經常午後四點半紥營(這裡晚間九點才天黑),穿得暖暖喝午茶的行徑,真的很……呃,特別。

有時先生先進帳篷躺平小憩,我在周遭散步、發呆或哼歌;有時兩人乾脆拉睡墊出來,沖一杯咖啡,跟著夕照的範圍移動,只為晒太陽。介於全程健行者和露營渡假者之間,我們闢建自己的節奏,這是自主的選擇。然而仍會被影響,如果要在眾人不停追趕的風氣中,毫不動搖地活出自己本色的話。

(攝影/劉崇鳳)
(攝影/劉崇鳳)

* * *

這天我們走到精華路段,傳說中有名的「刀刃之路」,完全不如預期的大景,起霧颳大風,空曠處出現熟悉的白牆,冷到盡處,和先生套上刷毛衣和風衣,「唔,這情境也像臺灣……」我再次喃喃。

持續往前推進,離預定營地還有八公里,不料岩稜爬到一半,先生突然回頭,大風中問我:「還是現在撤?」我抬頭看他,以為他是顧慮我的體力:「可以再走……」瞥眼見到他的手正輕輕搓揉大腿,我瞪大雙眼:「要抽筋了嗎?」他沒搖頭也亦未點頭,我聽到身體祕語。

「撤!」聽取他大腿的意見,我在大風中回應。

轉身之時,不由自主嘆了口氣,才發現心裡原來有大石──狂風大作、氣溫遽降的稜線上,如果轉身回頭的風景會美,那是因為輕鬆。

放棄是一種果敢明智。

(攝影/劉崇鳳)

我變了。不若年輕時不顧一切咬牙,走得愈遠愈好。我知道強大的意志能提領我們推得更遠,也知道身體付出的代價藏有不可逆的風險。

好奇怪喔,儘管才剛走過,因為不同的角度和態度,折返的風景竟如此不同。原本判斷不避風因而超前的營地,在我們倒退重返之時,離奇地霧散了。午後四點半,陽光乍現,才赫然發現周遭雪山之壯闊,青青草坡上滿是五顏六色的野花,藍天襯著白雪,呀──真好看!

不遠處有潺潺溪水相伴,雪水流動的聲音明晰可人,每一刻都是融化的滋養。

是啊,在一心只想著前行的精神意識中,行者能經驗的永遠都是碎屑。若不能重返、未能停留,將難以發現更多細節。如同一棵樹,春夏秋冬有千萬種不同的風情,我如何能在短暫的經過中,說:「我到過這裡?」

於此,我總覺得登山健行,只能對山的存在領略麟毛一角。若不對自己誠實,不走出屬於自己接觸土地獨有的步伐,難以抵達真正的遠方。遠方不遠,並非有形,界碑或山頂皆無法表述,而是某種奧義的領略、某種自然而然的領會。

所以你說,什麼才是美?若美無所不在,它一直存在只是你剛好沒看到,如同風吹過但未聽聞風聲,那麼美存在過嗎?

在他者拚命往前邁進的同時,怎麼走才是剛剛好?能與同行者達成共識,踩出探究這世界不慌不忙的腳印,是一種「清楚自己要什麼」的基礎練習。

我們曾因一人發燒而延誤出發、曾困於貧病休息到發慌、曾為森林野火被迫中斷路程;我們曾不知明天在哪裡、曾心神不寧聯繫不上任何人、也曾撒大錢在旅店和車站空等……所以,可以安然上路,真的很好!

雙腳走到發痠,每天都懷疑為什麼要這麼累?也在每天抵達營地睡一覺重新出發後,覺得可以每天這麼走下去真幸福。無須多想多費心,只要身體步行,由一條路帶領、由自然來照護。

那些水泡、鐵腿、抽筋、黑指甲、掉鞋底……喔,我們通通都經歷過。不好意思,它並未因有既往的登山經驗就能避免,但怎麼說呢?成為異地新手的感覺……荒謬得很溫馨?多好,我們擁有謙遜與臣服的理由。

而我喜歡這一天的營地。無論周邊壯闊優美的風景有多少,我喜歡我們說回頭就回頭,當所有人都在拚命前進,我看見倒退的風景,無可取代。

誰想得到呢?隔天出了個大太陽。我們於是走過無風而雲海漫漫,美得令人屏息的,刀刃之路。

雪山,靜得出奇。

(攝影/劉崇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