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沙之餘馬來西亞一如牛肉麵之於臺灣。(攝影/古碧玲)
叨沙之餘馬來西亞一如牛肉麵之於臺灣。(攝影/古碧玲)

叻沙:定義不了 就是它的揮灑空間

據馬來西亞「知食份子」作家林金城的考證,有四大門派的叻沙,風味南轅北轍、完全不同,為什麼卻通通叫做Laksa?

[dropcap]要[/dropcap]說叻沙(Laksa)前,先說文解字。

Laksamana是叱咤風雲的馬六甲王朝大將軍的稱號,統領王朝東往中國、西往印度阿拉伯兩大航線,地位與蘇丹平起平坐。

馬六甲王朝的Laksamana漢都亞(Hang Tuah),在馬來西亞建國之初,被馬來人奉為民族英雄。後來1990年代,考據出Hang Tuah其實是閩南語「漢大」音譯,馬來人惱羞成怒,把這民族英雄趕出學生課本,從此再也不提。

Laksamana是個梵字。東南亞的第一個強權Srivijaya(中譯「室利佛逝」或「三佛齊」)是個使用梵文的佛教或印度教王國,在7~13世紀,統治範圍包括現在的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

叨沙改稱「大將軍麵」,就威猛多了

我比較喜歡認為,Laksa最好跟Laksamana有關。叻沙的叻、沙在中文毫無美意,改稱「大將軍麵」,就威猛多了,故事也豐富起來。

根據中風後沉睡中的馬來西亞「知食份子」作家林金城的考證,Laksa有四大門派。

最流行的叫「咖哩叻沙」。就是馬來式(千萬不能日式、葡式)咖哩湯,加上油麵或米粉。絕對不能省略的配料,大致有豆芽菜(最好是肥肥短短的怡保豆芽)、豆腐卜(炸裡面很膨鬆的油豆腐)、魚餅(魚漿製品),還有「屎蚶」、一種迷你型赤貝。

咖哩叻沙,流行於中、南馬。

馬來半島北方,如檳城等地,則流行酸酸辣辣、暹羅風味的「亞參叻沙」。用鯵科的甘望魚熬濃稠的魚湯,重用羅望子(亞參)酸味。

馬來西亞半島北方若干州,食物口味受泰國影響較多,而南方則受印尼影響較大。

第三派「東海岸叻沙」,顧名思義流行於馬來半島東海岸,特色是白湯,湯底加了很多椰漿。

第四派「砂拉越叻沙」,在隔著南海的東馬、婆羅洲,湯頭重用Balacan(香港人譯為「馬來盞」),是種用蝦苗發酵然後乾燥成的加工食品。名菜「馬來風光」,也就是蝦膏辣炒空心菜,用的就是馬來盞。

這四大門派的叻沙,風味南轅北轍、完全不同,為什麼卻通通叫做Laksa?這才是奇妙之處。

此題基本無人能解。

四大類叨沙各有馬來西亞食客支持。(攝影/古碧玲)
四大類叨沙各有馬來西亞食客支持。(攝影/古碧玲)

叻沙定義,似乎比牛肉麵更自由寛鬆

就跟台灣的牛肉麵,只要有牛肉有麵,怎麼煮、清燉或紅燒,都可以叫牛肉麵的道理一樣。

只是叻沙,似乎又比牛肉麵更自由寛鬆,只要是濃郁口味的香料湯頭,加上米製或麵製條狀物,均可屬之。前陣鬧獨立的柔佛蘇丹,還用意大利麵的麵條,採亞參叻沙魚湯卻不用酸,口味若咖哩叻沙,發明東西合壁、南北交融、獨樹一格的「柔佛叻沙」。

叨沙之餘馬來西亞一如牛肉麵之於臺灣。(攝影/古碧玲)
叨沙之於馬來西亞一如牛肉麵之於臺灣。(攝影/古碧玲)

我有位親戚,在芙蓉埠(Seremban,馬來半島一個古老城市)賣叻沙,非常出名。

她應該是我父親同宗的姑姑,人稱「二姑」。所以她開在芙蓉大溝渠上食肆的攤子,就叫「二姑叻沙」。

在南洋,漂洋過海的一般家庭血親甚少,同姓又同鄕就算一家人了。所以每次光顧二姑叻沙,都有特別禮遇——無非多加一湯匙屎蚶,多兩塊豆腐卜、魚餅之類,或可以加湯。可是這樣就很爽了,有一種特權感。她的叻沙是南馬style的咖哩叻沙。但印象中,她

自己是不吃辣的。她喜歡鹹魚蒸花腩之類家鄕的粵西土菜。

我很好奇她怎會煮叻沙?而且煮得那麼好、遠近馳名。她不是唐山來的鄕下婦人嗎?

印象中,我似乎問過她這問題。她的答案好像是:「要賺錢養家,什麼都煮得出來。叻沙成本最低,賺得最多,所以就賣起叻沙囉。」

這已是四十年前往事,她是否如此回答?早不可考。不過我倒是因此確定:叻沙,沒有明確定義就是它的揮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