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過年節用的鮭魚料理隨著日本統治傳到了台灣,特別是做成砂鍋鮭魚的這一品,成為我家過年團圓時常用的火鍋料理。父親喜歡在鮭魚裡多加沙茶醬,放一些膨皮(炸過的豬皮),大蒜苗、香菇等。
[dropcap]我[/dropcap]人生第一次吃日式火鍋,是在北投吟松閣的榻榻米房間裡,那一晚老闆興起包下整個最大的房間,還請來三人一組包括女主唱的Nagashi(流し),色香味俱全為客人演唱當時的日文流行歌曲。 卡拉OK尚未普及的年代,賓客們隨著鼓手及貝斯手的音樂,喜滋滋地拿起麥克風大展歌喉。那年只有二十三、四歲的我,聽到日文歌還會裝做「莫宰羊」,但一看到媽媽桑踩著小碎步踏入,沒等她手上熱騰騰的陶鍋(日本稱為土鍋)蓋打開,我已聞到涮牛肉的美味。 當年,北投的溫泉老店,不但用陶鍋端出壽喜燒,還怕年輕的客人吃不飽,把客人吃剩的鍋湯底送到廚房,加點熱飯、蛋汁再加熱一次變成「雜炊」。再度熱過端上來的陶鍋,讓小「女中」細心地分裝盛上小碗,然後端到每個客人面前,跪坐低頭說了一句:「慢用」才退去。還年少的我,那一夜第一次明白,日本人其實跟台灣人一樣好面子,檢食「菜尾」還要裝模做樣。
鹹鰱魚頭原來就是醃鮭魚頭
那一夜吟松閣的酒宴,年少的我帶著微醺晚歸,為免於還等在大廳不睡的老母叨唸,一進門我就誇張喊說:「今天我們老闆請吃飯,帶我們到北投洗温泉,聽『哪敢死』,還吃了『死趣呀去』!聽得懂幾句日語的老母,冷冷地說:「妳哪ㄟ那麼敢死,以後來就等著嫁給不輸鬼(台語)!」
接著開罵又碎念的老母,最後也懂得美食當前,青春難擋。嘆口氣說:「吃什麼死去啦去,有什麼好吃,還不如吃我們台灣的砂鍋鹹鰱魚頭!」老母不服氣的罵聲至今猶耳,但多年以後我才知道,老母說的砂鍋鹹鰱魚,其實就是日本的鮭魚鍋。老一代台灣人稱的鹹鰱魚,指的是日本的塩漬鮭魚,而砂鍋指就是日本人說的土鍋。 每到盛冬,鮭魚由海洋逆溯回歸上岸,一路逆流而上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迴歸的母鮭魚於下蛋後即嚥氣,公鮭魚也多累到瀕死掙扎的狀態。因為鮭魚的回家特性,所以鮭魚也成為一家團圓必備聖品。 每到鮭魚盛產時節,漁民為了保持鮭魚鮮度,多半只能以高鹽分加以醃漬保鮮。
如果日本人問你最喜歡吃哪種生魚片,你若回說「喜歡吃鮭魚生魚片」那鐵定會被日本朋友當做笑話。因為,在日本鮭魚多是鹹魚,沒得做成生魚片! 北海道的鹹漬鮭魚,風乾後可以保存運輸出口,因此,從日治時代鹹鮭魚就出沒於台灣民間市場,甚至也成為台灣原住民所留下的日本味一品。庶民過年節用的鮭魚料理隨著日本統治傳到了台灣,特別是做成砂鍋鮭魚的這一品,成為我家過年團圓時常用的火鍋料理。父親喜歡在鮭魚裡多加沙茶醬,放一些膨皮(炸過的豬皮),大蒜苗、香菇等。
增加滋補,日本人將酒粕酒糟當做湯底
日本人吃鮭魚鍋,放進去的食材更多了。例如用牛蒡、香菇、蒟蒻及紅蘿蔔增色,去腥用的薑絲及酒也不能少。最重要的是,日本人為了增加鮭魚滋補,他們特別喜歡把酒粕酒糟當做湯底。而且,調入酒粕的鮭魚湯頭變得鮮美、濃稠,鮭魚骨刺因為酒粕的發酵力,經過火鍋的快滾很容易酥化,無需久煮鮭魚的鱗刺都能連蔬菜吃。 其實,日本人吃火鍋跟華人吃火鍋一樣,都是過年盛冬迎接遊子的家鄉味。也許,用火、用鍋沒什麼變化,但主角及配料因為時空的變化,有了新的吃法及調味。 戰後乳製品普及,年輕人愛喝鮮乳,講究低鹽。加上冷凍運輸技術進步,讓無鹽鮭魚或低鹽鮭魚,甚至國產鮭魚生魚片也實現了。鮭魚這條鹹魚終於翻身了,低鹽鮭魚火鍋誔生了。重鹹的酒粕鮭魚火鍋,被清淡的鮮奶白菜鮭魚取代了。鮮奶白菜鮭魚鍋,做法簡單又美味,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
怎麼做鮮奶油白菜鮭魚鍋?
材料:
- 甘塩鮭魚3切片
- 白菜400公克
- 葱1支
- 沙拉油1大匙
- 罐裝洋風湯頭1/2杯
- 鮮奶油1杯
- 太白粉少許
PS,依個人喜好,罐裝洋風湯頭,可以改用蝦仁或干貝
做法:
- 先把鮭魚的腹骨魚刺除乾淨,每片切成3大塊的長度,排放在網狀的過濾斗,用滾燙的熱水沖洗掉魚腥味。
- 把白菜莖切成細長條,葉部切成3公分長斷。把長葱從縱面對切成兩半,然後以1公分寛度斜切成片。
- 用鍋子先熱好沙拉油,把白菜莖及長葱放下去炒香,接著把鮭魚塊直接排在白菜上。注入洋風湯頭,用小火煮個4-5分鐘。
- 把白菜葉及生奶油一起倒入鍋內,再用小火煮個7-8分鐘。
- 加入少許的鹽(鮭魚本身有鹽分)、胡椒粉後,以太白粉勾芡後即可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