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籟」文創創作團隊於今年台中 花博竹跡館的展出作品。(竹籟提 供)

從常民生活長出的微建築材-竹子

【竹材篇】
曾在竹山蓬勃多時的原竹生產,以及竹劍、竹釣竿等加工產業,隨著塑膠與其他材質製品問世以後,許多家庭工廠皆陸續消失,如今能用符合時代潮流的地景藝術,讓在地居民再次齊聚一堂投注竹藝,也隱含了社會企業的心念於其中。

[dropcap]不[/dropcap]同於樹木的慢熟、森林的緩慢步調,同樣是國產材,禾本科的竹子生長快速,約莫三年便能成材。

遷居農村以前,我一直對竹材很陌生,直到開始務農以後,曬洛神花、長豆乾都會用到竹製的𥴊仔,這些大大小小的𥴊仔隨著收成農作一起曬太陽,越用越勇,多年來也不見耗損。且因為種豆種瓜都需搭竹棚,我才知曉,原來一把鋸子一個人,走入竹林裡,就能輕易鋸下一根長竹,然後在菜地上搭棚,一座簡易的微建築就這樣在短時間內拔地而起。

「竹籟」文創創作團隊於今年台中花博竹跡館的展出作品。(竹籟提供)

這之間沒有專業的技術門檻、不需要孔武有力的氣魄,竹子從取材到利用,都貼合著常民的生活,那種與日常生活緊密的結合感,透過早期的「母子椅」最能體現──椅子放倒就是孩童一體成形的吃飯桌椅,再豎直,又成了大人的椅凳。我也曾在香港街頭見到以孟宗竹搭建而成的龐大鷹架,對於竹材就這樣大而無畏地矗立於城市高樓之間,感到十分震撼。

由竹山鎮民組成的游擊團隊

去年2017年是林務局訂定的國產材元年,也是台灣從事國產材生產或加工製作的廠商首次參與建材展,今年同樣以「國產材台灣館」刷亮眾人的眼睛──來自高雄的「旺亮」將國產的相思樹木材製成地板,透過塗裝技術讓相思木足以媲美檀木紋路,並外銷至馬來西亞;來自宜蘭蘇澳的「昆儀」,使用國產木材製作烏克麗麗與木酒桶,展現國產木材的各種潛力;位於南投的「竹籟」則使用集成材技術,將台灣自產的孟宗竹製成氣質溫潤的竹地板。

竹工廠裡,師傅以輪口編技法製作的半成品。

其中,「竹籟」的創作團隊今年與設計師合作,於台中花博竹跡館展出十公尺高、宛如山脈般的藝術地景,這回同樣因為國產材的特刊報導,前往「竹籟」位於竹山的工廠,一探究竟是什麼樣的團隊,能在有限期間內完成這般氣勢磅礡的大型地景。

走進偌大的工廠內,只見寥寥幾人駐守,正埋頭為2018年國際建材展做最後趕工。身為竹二代的賴彥池笑說:「是啊,我們固定編制的人數很少,仰賴的是背後動員的能力。」當遇到大型標案,這些原本分散在竹山地區的家庭主婦、茶農、年輕人,都會紛紛卸下手邊的事物前來打工,透過幾位負責竹管、竹編、鐵工的師傅帶領教作,這個由20~30人所組成的游擊隊便迅速組織起來。

賴彥池透過長年在飛機組裝產業累積的經驗,將大型地景藝術的建造工程模組化,一般由傳統工藝師帶領的工作室,可能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現地製作;他則翻轉方式,透過模組拆解的過程,讓事物同時分工進行,節省時間成本。

用新的藝術形式,動員在地

賴彥池的父母早年在竹山高中教授工藝、開辦竹藝研習班,也曾為海外農技團的竹工專家,竹二代承接了父輩橫跨產官學所累積的人脈,造就了如今靈活明快的動員能力,完成一項又一項的大型標案。每當忙碌的時節,工廠裡光是站立於鞍馬旁,以瓦斯噴槍烤直竹管的成員就多達四人,熱天底下火烤時轟轟作響的聲音、蒸騰的熱氣,映襯著竹編區埋首專注的婦人,整座工廠繁忙熱絡。

曾有人建議,何不用機器來量產竹藝品與傢俱,賴彥池卻認為:「工藝的本質是人,而非機器」。對他而言,現今最重要的,就是持續使用本土竹材,並透過竹材來傳遞美感,再來就是為自己的家鄉創造就業機會。過去曾在竹山蓬勃多時的原竹生產,以及竹劍、竹釣竿等加工產業,隨著塑膠與其他材質製品問世以後,許多家庭工廠皆陸續消失,如今能用符合時代潮流的地景藝術,讓在地居民再次齊聚一堂投注竹藝,也隱含了社會企業的心念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