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的燉湯聖物,麵包果核仁若煮湯後的蠶豆。攝影/洪愛珠。
原住民的燉湯聖物,麵包果核仁若煮湯後的蠶豆。攝影/洪愛珠。

光復鄉野菜之旅 遊走一座野菜味的市場

早上八點半,抵花蓮光復第一市場。以臺北人的作息,還是一日之初,然而,在這座以阿美族人為主的早市,已算是遲了。

山苦瓜嫩葉可炒就一盤新綠。攝影/洪愛珠。攝影/洪愛珠。
山苦瓜嫩葉可炒就一盤新綠。攝影/洪愛珠。

[dropcap]市[/dropcap]場在2019年,剛剛完成整修工程。通風的大屋頂底下,以白鐵搭建陳列架,半數空蕩,另外一半,零星陳列許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菜。本地居民和廚師們都知道,在光復市場買菜要趁早,因為這不是普通的早市,而是一座以在地野菜為主角的市場。野菜數量有限,意者通常早起,以免向隅。

野菜市場 反應時節、氣候、風土與族群特色

野菜,在定義上是沒有經濟栽培的蔬菜,可食用和藥用。野菜好處多,主要是生長勢強,繁殖容易,因此不需用藥,對人和環境較為友好,營養豐富而少顧慮。在市場裡繞了幾圈,只有少數幾檔,售賣西部常見的經濟栽培蔬菜,其他則多數售山茼蒿、野莧菜、木鱉果、芋莖這類的野菜。更多的,是我不太熟悉,或不懂得料理的種類。

野菜雖也有少批量種植的,但大多有賴小販從山林田野採集而來。光復第一市場,較一般傳統市場,更加反應時節,氣候與土地現狀。除了幾乎不見海外進口蔬果,野菜的種類,也集中於時令產品。採訪時是盛夏七月天,許多春天和初夏生長的野菜已到尾聲,比如絕對看不見清明時節才有的劍筍;蕗蕎的韭綠色嫩葉已過季,此時剩下白色的蕎頭。此前連續兩週的大晴天,暱稱「情人的眼淚」的雨來菇也大幅減少,因為雨來菇,是微雨後生的藻類。

攤販個個是識與吃野菜的專家

在市場後門,中山路二段這一側,黎阿姨夫婦的菜鋪,是個比較有規模的攤販。一半攤位售批來的青菜,亦有豆腐,漬物和乾貨。另外一半,售自家園子裡的野菜。夫婦倆四五點就起床,採收新鮮野菜,理乾淨束好。

黎阿姨熱情活潑,生意也熱絡。觀察她與常客互動,是光復市場的一幕好看的風景。她逢人招呼,與大家彷彿都熟。一位阿嫲騎著淑女車經過,後座載著孫女。問價後,人不必下車,黎阿姨即挑了兩支碩大的烏殼筍,替她在前籃裡放妥。阿嬤連筍帶孫一起載走,背影很是輕快。

黎阿姨推薦我買地瓜葉帶回台北,我很感奇怪,地瓜葉不是哪兒都有,何必特別從花蓮買?她蹲下來教我看。這地瓜葉片是五爪形狀,不是常見的三角闊葉品種。實則野菜世界浩瀚,像黎阿姨的攤位,這天就備了兩種品種的野莧菜和兩種地瓜葉。她且說,常見的「過貓」,也有諸多品種。

鄭阿姨正為顧客,外燴廚師的黃小姐準備藤心。藤是韌物,表面都是帶勾硬刺,削去硬刺後曬乾就是藤條,削成薄片後曬乾,可編成容器或傢俱。鮮採的藤,重重的削去外圍,得中間的蘆筍粗細的可食嫩芯,即是藤心。藤心是阿美族「十心湯」裡的重要食材,嫩脆鮮美,帶一絲微苦。若與排骨同熬,湯則清鮮。

我們且在小玉姐的檔位上,看見山苦瓜的多種運用。山苦瓜果實以外,她摘下其嫩葉放在右手邊,藤枝留左手邊。山苦瓜嫩葉能作青菜煮炒,葉藤則可熬成涼茶,有清熱降火之效。小玉姐也是阿美族人,她說族人對野菜的配搭,有獨到的理解。比如山苦瓜葉和蝸牛一起煮湯非常鮮美,或者大陸妹和絲瓜一起燒,也很搭配。那是對野菜爛熟于胸,才能信手捻來。

果真是馳名的食草民族。經過統計,阿美族人可以辨識、採集與利用的野菜,高達兩百多種,是野菜的專家,野外求生的高手。

(本文與《東部生態農業—台灣農業環境教育指南》

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