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墩米事件引發消費者對農藥殘留的疑慮,越來越多人開始朝有機生活邁進,然而台灣卻尚未針對有機農業制定法條,仰山文教基金會歷時二年終於催生出「有機農業促進條例」(草案),昨日(9日)在立法院召開說明會,期望在三十年後讓台灣成為有機島。完整草案請點選這裡閱讀
「加護病房式」的農業需要改革
「台灣的農業已經走入加護病房。」「有機農業促進條例」立法召集人、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台灣長期依賴兩管,一個是「化學肥料管」,一個是「化學農藥管」,嚴重傷害土壤及生態,隨著石油價格高漲,農民會越來越買不起肥料,未來台灣將失去生產糧食的能力,發展有機農業是唯一解藥。
台灣有機生產面積只佔全國耕地0.6%,比起歐盟平均5.5%,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推動草案的仰山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游錫堃指出,台灣最大的問題出在制度,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甚至連越南都已經制定有機相關法規,台灣起步比別人晚太多。
其實農委會在2007年就已經公布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對有機產品的驗證做了相關規定,但郭華仁教授直言,裡面的法條事實上只有四條是管理有機產品,「要解決有機問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應該要求制訂更大的政策。」有鑑於此,仰山文教基金會從2011年就召集專家學者研擬法案,終於在今年催生出台灣第一部有機農業法,希望在這個會期能送交立法院審核。
(左)台大教授郭華仁(右)仰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游錫堃,積極推動有機農業促進條例。
原慣行農法肥料97─100年共補助150億,應逐步轉移
有機農業促進條例草案共有21條,除了督促政府設置「國家有機農業促進委員會」,每四年提出促進方案,也具體規定有機農業區的設置、對地補貼、資才管理,以及消費者教育,目標是在三十年內讓台灣成為有機島。
至於重要的經費來源,與會的專家學者紛紛表示,推動有機農業的經費必須從慣行農業逐步轉移。從民國97年到100年底,農委會累計補貼肥料數量將近 309 萬公噸,投入的補貼金額高達 150 億元,仰山文教基金會強調,將這些經費移往有機農業,既不會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也可以避免讓有機農業的成果被慣行農業抵銷。
解決產銷才是長久之計
儘管法案對經費、生產、銷售都提出大略的方向,但從事第一線生產的農民卻認為草案和農民實際的需求仍有一段差距。台東縣有機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麗雪就反應,草案缺少對加工銷售的輔導,生產有機對農民並不是難事,銷售才是真正令農民頭痛的問題,「我們都有機當無機賣。」
他無奈表示,整個台東縣連一間有機加工室都沒有,就算蔬果通過認證,但加工後卻無法貼上有機標籤,只能以一般慣行農產品的價格賣,「投入有機變得只是為了理念,沒有實際利潤,當然推不動。」他建議草案應該加入對有機加工的輔導,把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串起來。
有機產品的銷售問題由來已久,學者專家也特別在草案第十六條針對有機產品的通路做出規範,希望地方主管機關可以帶頭採購本土有機產品,推廣學校或軍隊使用,並且輔導成立有機農產品市集。
然而通路商卻有不同想法,歐洲有機超市品牌歐鮮市代表潘朝龍即認為,農夫市集有執行上的困難,因為農人光是生產就忙不完了,賣東西也不是他們的專業,建立良好的行銷通路才是政府最該做的事。
「法案看起來好像在收購過剩的香蕉,但有機明明是件快樂的事情。」他認為政府應該放大視野,擴大整個有機產業,規範通路商不能收取上架費、通路費、退貨費,給予有機通路商獎勵或減稅優惠,建立一個完整的市場機制,「農人的責任是生產出品質好的東西,商人就是負責把東西賣好,政府的責任是讓每個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整個產業才能活絡長久。」
農友:生態補貼與碳權應被列入市場機制考慮
除了產銷問題需要突破,現行草案雖然對有機生產和慣行農法的差額進行補助,卻沒有明確表示是補助給農民或地主,宜蘭縣行健有機農產生產合作社專案經理吳信緯就表示,宜蘭很多土地都不是當地人的,制定草案應該考慮實際狀況,要思考怎麼對真正的生產者實質補助。
引起疑慮的還有草案第十條對於生態環境的補助,法條規定:「農地停用化學農藥及化學肥料時,得併同土壤淨化、地力改善及生態復育等項目,申請三年生態復育之補助。受補助之農田日後若恢復使用農藥或化學肥料時,應退還補助款。」
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陳平軒表示,轉型有機不僅要復育生產環境,還要長期維持,而且農人只要放棄使用化肥就已經發揮對整體環境的外部利益,只用三年補助就要求生產者終身負起改良、維持土地的責任,有違比例原則。
友善大地有機聯盟營運長楊從貴推動有機菱角已經五年,他苦笑著說到現在都還在燒錢,「補助三年真的不夠!」他認為若要長期抗戰,可以考慮引進企業贊助,楊從貴提出「用生態補助引導市場」的概念,建議草案可以估算有機耕種對減少碳排放的幫助,以碳權的概念,用減稅或獎勵推動企業購買,建立企業支持的制度後,政府就不用花大錢補助,他呼籲擬法的專家學者,要擴大有機生產的思考,「應該不只是有機『農業』促進條例,而是有機『產業』。」
閱讀完整草案,請點選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