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大量減產 農委會祭出禁捕鰻苗令

受到日本鰻近幾年急劇減少,台灣去年創下一尾鰻苗180元天價;農委會近期發出鰻苗禁捕令,除了花蓮、台東,其餘縣市3月到10月底間,禁止捕撈鰻苗。但多人質疑,鰻苗主要捕捉期在冬季,禁捕令沒有什麼實質意義。農委會表示,考量漁民生計,無法完全禁捕鰻苗,只能先管制鰻魚捕撈前期及末期。但漁業署預計加重走私鰻苗罰則,納入刑法,已送交法務部研擬。

氣候變遷加人為捕捉 鰻魚消失九成

台灣常見的鰻魚有日本鰻和鱸鰻,其中日本鰻是日本人的最愛、鰻魚飯的食材。漁業署表示,日本鰻是一種降海洄游魚種,成熟的鰻,會離開棲息的河域,游到馬里亞納群島西方海域附近產卵,順著北赤道洋流往西飄送,再跟著黑潮往北,進入台灣、中國、韓國及日本河口繼續生長。

每年10月到3月,蘭陽溪出海口,經常可見上百人徹夜捕鰻苗「賺壓歲錢」。這些鰻苗主要出口給日本養殖業者。水產試驗所統計,鰻魚全盛時期,每年產值高達5億6千萬美金。

但隨著環境變化及過度捕撈,日本鰻數量近年急速下滑。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韓玉山統計,幾年前,亞洲一年捕獲的鰻苗數量還有100噸,去年卻下滑到僅剩26噸;台灣以前一年可捕到20噸,近四年下降幅度高達九成,去年只有2噸,今年更僅1.5噸,一尾鰻苗價格,從10元飆到180元,成鰻一公斤更高達1500元。

1236677_699450246749223_1028286400_n
鰻線非常小,不易撈捕,因數量稀少越來越貴,過去一尾5毛錢的鰻苗,因為數量稀少,身價翻了400倍。(攝影/魚凱)

在雲林口湖養鰻近30年的莊國顯無奈地說,口湖是台灣最大的養鰻地區,全盛時期有700多戶養鰻,目前剩不到50戶,「以前鰻苗用『斤』在算,一個晚上賣出去的鰻,可以賺一棟透天厝,現在用『尾』,有些人養到要跑路。」他為避免血本無歸,已漸改養烏魚。

漁業署為了保育日漸枯竭的鰻苗,採取「抓鰻苗、放成鰻」措施,上周公告「鰻苗捕撈漁期管制規定」:除了花蓮縣、台東縣,其餘縣市每年3月1日到10月31日,禁止在岸邊三浬海域、潮間帶及河口捕撈鰻苗,違者依《漁業法》規定,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此外,漁業署也輔導13個縣市,分別選定一條河川,全年禁捕成鰻;宜蘭縣更擴大範圍,轄區內河川一律禁止捕捉。

1-1
禁捕鰻魚範圍(農委會提供)

捕鰻季和禁漁期有出入 「產業和保護間取得平衡」

不過台灣捕捉鰻苗的時間主要在冬天,有學者和民眾批評,漁業署的禁令只是做樣子。漁業署副署長蔡日耀表示,雖然近年鰻苗減少,但仍是沿海居民重要收入,不可能完全禁止捕撈,只能先從捕撈前期10月以及末期3月管制,「要在產業和保護間取得平衡」。

花蓮縣和台東縣因以鱸鰻為主,鱸鰻雖曾一度列為保育類名單,但已在2009年解禁,目前資源還很豐富,因此這次的禁捕公告,未納入此兩縣市。

不過蔡日耀強調,在禁漁期間,其他縣市不管是日本鰻或鱸鰻都不能捕捉,漁業署明年會監測鱸鰻苗數量,納入漁業統計年報。

長期研究日本鰻的韓玉山肯定,漁業署「抓鰻苗、放成鰻」的政策方向。以產值計算,一對成鰻的產值約2000元,若讓他們回到海中產卵,卻可創造出100萬元的鰻苗產值,就看政府如何落實執法。

1240498_699453343415580_1955191757_n
成鰻(攝影/魚凱)

但韓玉山認為,禁漁期外,漁業署應儘快建立鰻苗捕撈制度,領有許可證才能捕捉,同時要申報捕捉數量。目前捕捉鰻苗多是散客,散客交給中盤,最後到大盤手中,雖然政府規定11月到隔年3月底禁止出口鰻苗,但因日本價格好,9成鰻苗都走私到日本,唯有建立許可證制度,才能有效管制鰻苗捕捉、杜絕走私。

對此,蔡日耀回應,許可證制是理想方向,但落實有困難;鰻苗近海邊,漁業署沒有人力禁止民眾捕捉,「考量執法成本,禁漁比許可證容易執法」。

另外,宜蘭縣則研擬管制鰻寮。宜蘭縣漁業管理所表示,目前宜蘭約有260多座鰻寮,鰻魚季後,漁民就棄之不顧,造成環境污染,未來搭設或使用鰻寮,將採申請制,不過宜蘭縣府強調,此舉只針對鰻寮的清潔善後,並非限制捕捉,也不會管制一般民眾。

至於走私,以往《懲治走私條例》並未將鰻苗納入執法範圍,業者被查獲不僅沒事,花錢還能將走私鰻苗買回來;財政部今年2月公告,被沒收的走私鰻苗,不准備價購回,只能交由農委會或其他機關,做學術研究等公益使用,漁業署也建議納入刑責,去年已送交法務部研擬。

1256528_699454493415465_910982702_n
蘭陽溪-鰻寮(攝影/魚凱)

淨化溪流更能保護鰻魚

除了節流,政府也積極開源,除了「一縣市一成鰻保護區」,水試所也持續放流,1976年至今已放流48次,約3萬9千多公斤鰻苗與成鰻;不過韓玉山表示,相對於野生族群數量,台灣一年放流一千多尾,數量遠遠不夠,「至少要十倍以上」,且過往沒有保護區、折損率高,常常「農政單位前腳放,民眾後腳抓」,未來若每個縣市都有成鰻保護區,應會提升放流成功率。

但莊國顯強調,復育溪流才是根本之道。他回憶,4、50年前,隨便翻開排水溝都有鰻苗,如今工業廢水汙染太嚴重,「連吳郭魚都活不下去!」若沒有好的環境,就算放養或禁止捕撈,鰻魚也無法存活。

水試所淡水繁養殖研究中心代理主任楊順德也表示,日本鰻苗對環境非常敏感,目前台灣仍無法以人工養殖鰻苗,日本曾計算,繁殖鰻苗到成鰻,至少得花上十萬日幣(約三萬多台幣),代價太高,目前各國養殖仍以野生鰻苗為主;未來水試所放流,會以每縣市公告的成鰻保護區為主,希望提高放流成效。

DSC_0458
政府放流鰻魚(圖片提供/農委會)

延伸閱讀:

月光光,鰻荒慌─鰻苗不見了(4) 請讓成鰻回家

月光光,鰻荒慌- 鰻苗不見了(3) 日本鰻說:為何苦苦相逼?鱸鰻說:該不會輪到我?

月光光,鰻荒慌-消失的鰻魚王國(2)台日中三國的鰻魚戰爭

月光光,鰻荒慌-消失的鰻魚王國(1)鰻苗貴如黃金,上百億養鰻產值陷入危機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