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三芝農村今昔轉變系列報導(1)四十年的茭白筍歲月──專訪茭白筍產銷班班長謝德寶

謝德寶先生與他的曾孫。
謝德寶先生與他的曾孫。

順著河堤旁的稻田小路,走進謝德寶先生的家,映入眼簾的是他掛滿牆面的獎狀,以及他與總統的合照。

回頭一望,另一面牆面上,則是他各類作物產銷履歷的證明,以及食品安全檢驗合格的證書。這些掛在牆上的「珍寶」,都是謝德寶先生致力於茭白筍種植的寫照。

一談起茭白筍來,謝德寶先生就有滿口的「茭白筍經」。他對於茭白筍種植技巧的一切「眉眉角角」,有如一本活字典般,瞭若指掌,什麼時間種植、溫度如何控制、種苗如何培育、生產如何創新,全部都難不倒他。

今年已高齡八十五歲的謝德寶先生,說起話來仍鏗鏘有力。他是三芝八連下圳茭白筍產銷班的班長,種植茭白筍的年資已經有四十年。早晚都在田裡工作的他,身體仍然相當健朗,從不覺得農事辛苦,並以此為樂。

謝德寶先生掛滿獎狀的牆面,是他專職種植筊白筍的最佳寫照。
謝德寶先生掛滿獎狀的牆面,是他專職種植筊白筍的最佳寫照。

被拿來做實驗的農田 

時序拉回四十年前的三芝,其實當時全鄉都還是以茶葉和稻米的種植為大宗。只有謝德寶的田園特別不同,他是第一批種植茭白筍的「先鋒敢死隊」。

當時,三芝農會為配合政府政策,加速產業轉型,便開始在三芝地區推廣茭白筍的種植。而謝德寶的田園,就是第一批茭白筍的試驗田。

回憶起那段從種茶葉到改種茭白筍的年代,謝德寶先生不得不提起當時三芝農會推廣股的主任。

謝德寶回憶道,當時農會推廣股的主任,為了推廣茭白筍的種植,可說是天天都跑到他的田裡作「實驗」。

第一年,主任和桃園農改場的實驗員,就先將他的田地分成二十塊,分別在不同時間點種下茭白筍,測試什麼時間點種下茭白筍,能獲得最佳的產量。

起初謝德寶還不太清楚,這些人到底在他的田間做些什麼「大事」,但經過一年的實驗和從旁觀察後,他才漸漸從中體會到,原來一個作物的培育和推廣,需要相當多心力和勞力的投注。

謝德寶說,經過這一年的茭白筍實驗,他們發現茭白筍最佳的種植時期,大約在國曆六月初前後。因為六月初種下的茭白筍,不僅筍內黑菌(黑穗菌)最少,而且筍部膨脹得宜。凡是太早種的,最後茭白筍的產量不足;而那些太晚種的幼苗,雖然結筍得多,但黑菌斑點也多,賣相不佳。

就這樣,跟著推廣股和農改場學習茭白筍種植的謝德寶先生,已經初步了解茭白筍的生產技術了。

原本以為這群人,應該不會再來他的田裡了吧,然而,第二年分育幼苗時,推廣股的主任「又」來了。

他這次又將謝德寶的田園分成好多塊,但實驗的項目卻大不相同。這次換做實驗每塊田種的茭白筍種植的間距,如何影響茭白筍產量。

謝德寶先生說,推廣股主任將部分茭白筍以相當密集的方式栽種,但最後發現茭白筍反而吸收到的養分較少,品質較差;而相當寬鬆的種植方式,則浪費了土地的空間。這一年的實驗結果發現,大約間距七十公分,是最佳收益的種植方式。

謝德寶先生的「實驗」田,奠定了三芝茭白筍發展的基石,當今茭白筍的種植方法,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於謝德寶先生的田間實驗,而茭白筍常用的「無性生殖」分苗法,也有許多種苗是從他的田間分出。

撐起茭白筍 三芝走出產業創新路

在三芝隨處可見的茭白筍田園風光。
在三芝隨處可見的茭白筍田園風光。

這段茭白筍從無到有的歷史,謝德寶先生可說是那位站在最前線的農人。正因如此,他對於茭白筍產業這四十年來的變化,也能娓娓道來。

謝德寶先生就提到,在三芝,由於並不如中南部的土地大,生產面積廣,一直以來盤商之間的剝削和轉手的情形,也相對較少。農民和批發商的關係相較沒有那麼緊張,不過還是會有些不肖的「販子」(批發商),總是在秤重時用各種方法撿金扣兩。

不過,其實批發商在農村的重要性其實很高,以往種植水稻或者較少人種植茭白筍時,果菜批發商仍都會直接到田間收購,而這些批發商,往往都是一年辛苦後唯一可以將農產品銷出的方式。

隨著三芝茭白筍的大量推廣,種植茭白筍的人數與日俱增,而產量更大幅提升,茭白筍的價格不斷下降,而農民們開始面臨了茭白筍無處可銷、無人願意收購的窘境。謝德寶說,當時販子根本不可能收這麼多作物,所以農會就只好透過舉辦共同運銷和產銷班,來解決農民的困境。

三芝農會開辦的共同運銷,讓農民對於農會的依賴性持續提升,農會不僅協助農民將茭白筍販售至台北加納仔(今南萬華一帶)的果菜市場,也輔導農友成立產銷班。除此之外,為了推行一鄉一特產,農會也把茭白筍做成各類加工食品、廣泛行銷推廣,讓農民生產無後顧之憂。

謝德寶先生說,凡是有加入產銷班的,農會就一定會幫忙將農產品銷售出去。不過大多數的農友,仍會留下少部分茭白筍自己販賣,或者找認識的人幫忙運銷,畢竟,自己賣的價格一定最好。

而謝德寶先生就從當時起,擔任了新庄村茭白筍產銷班的班長,直至今日,一眨眼也就三十年過去了。

三芝農會長期協助茭白筍的共同運銷、農產加工與新產品推出,農民與農會關係緊密。
三芝農會長期協助茭白筍的共同運銷、農產加工與新產品推出,農民與農會關係緊密。

傳承茭白筍與土地的記憶

在茭白筍種植的全勝時期,謝德寶的茭白筍班,甚至有二十多個班員。人人從種植茶葉和稻米,轉種茭白筍,可說是蔚為風潮。

然而,好景不常,因應即將加入WTO所面臨的衝擊,中央政府開始推行多個「稻田轉作計畫」、「水旱田轉作」等政策,一再地把農民的生計和生活,推向社會的邊緣。

為緩和國外低價農產品的進口,政府推動休耕補貼的惡性循環,導致農地的利用一去不復返;青年及中壯年人口大量離開家鄉,到外地工作,更讓三芝地區茭白筍的種植面積連年下降。

謝德寶說,以前他的茭白筍班,產量相當可觀,但現在茭白筍班只剩下七人,而且多數人也都不是專職務農。除了他以外,其他人的產量加起來可能都不超過他自己一個人的產出。

謝德寶先生,已經是三芝比較靠近海邊的平原地區,罕見專職務農的農夫了。茭白筍由於無法機械化種植,產收需要自己親自下田,技術和經驗的傳承,更有賴子孫們願意返鄉學習農業,才有可能接續下去。

然而,土地的零碎,農村的收入怎麼計算,都比不過城裡的薪水。孩子不是不願意回來種田,而是人類理性的思考告訴他們,城市裡就是比較好工作。

不過,謝德寶先生的農田因為土地面積較大,生產技術又相當優良,其實是這個農村裡,最有可能用農業撐起生計的一位農民。謝德寶說,雖然他的子孫滿堂,每次過年過節,都有好幾十個孩子回家,不過目前只有一位孫子,對農業比較有興趣,現在跟在他的身邊,學習種植茭白筍的技術。

他也感嘆,孫子們其實從小接觸土地的時間,都相當的少,自然不能像他自己一樣,能這麼熟稔農田裡的一切。謝德寶認為,人生八十也不算老,在他還能下田工作,還能傳授農業經營心法的時候,他一定會盡力指導孩子們,讓這份傳承土地的情感,不會隨著時間而斷裂。

訪問告一段落了,謝德寶熱情的邀請我們吃著他種植的總統西瓜,還直說下次一定要再來拜訪他。他說,好久沒有聊天聊得這麼開心了。在他的眼裡,農田是值得傳承的一份記憶,也是一位農人畢生的依靠。而孩子就是撐起這個家園,最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