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許育銀)
(攝影/許育銀)

漫遊之旅

客運行駛在一路向西的田間小路上,路途上,像是洗了一次全身浴,我還僱人刷背,堆積在後方的污垢伴著毛巾擦背的動作,以及流水沖刷正逐步潔淨。

洗淨身體的我們,跳進溫度適中的溫泉,浸泡後,滿心歡喜等待飽餐一番。如果有簡單的字句來形容,應該是「舒心」。

這兩年旅行計劃屈指可數,過往一年一、兩次的出國旅行,三、四趟國內旅行的榮景不在,反倒是手指旅行以及網路旅行日益盛行。趁著稍微解禁的暑假,來一趟小旅行,確實最能撫慰許久走不出台北的我。

如果說離開家鄉也算是一趟旅行……

旅行指的是遠行,去外地辦事或遊覽的意思。在過去旅行還沒那麼普及的年代,即將畢業的年輕人總會以年為單位,去遊歷各國,像是《小婦人》裡的三妹就因為姑媽的贊助到歐洲遊歷一陣子,回國後也告別昔日的青澀。

又或者近期的海外打工渡假、海外留學等等,也能讓原本懵懂年輕人,學習到不同的技能,就連心境也可能因為這段旅行有了不同發展,未離開台灣留學的我,離開台灣最久約莫一個月,如果說離開家鄉也算是一趟旅行,那這段旅行好像從我國中就開始,直到今日,旅行仍然持續。

每每想逃離工作、生活的時候,首先想到海外旅行,可能是交通過於方便,很難意識到,離鄉也是一種旅行。兒時時常聽爸媽提起自己年幼離鄉的故事,爸爸出外當學徒,每每離開故鄉已是一日,阿媽為爸爸準備的肉品也會隨著時間的發酵,而腐敗。

可當時的父親總捨不得丟棄,即使溢出酸味,仍會忍著將其嚥下;而媽媽,兒時離鄉到農場打工,更大一些也北上到紡織工廠工作,每年兩次的年節返鄉,總會興奮得難以入睡,當省道公車開到西螺站,即使是睡夢中,也會起身轉乘小巴士,因為西螺交流站,連結著不同地區的返鄉遊子,有人要往海線,有人要去山線,只要在這裡下車,家就不遠了。

那時候的家好遠,遠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只能在夜裡數,就算想家,也無法光明正大與人傾訴。而離鄉之旅,也從國中持續至今。

返鄉的漫漫旅程 像是洗了一次全身浴

長年在外地讀書,往返家的方式,常以大眾交通工具代步,當下很難理解有家歸不得的情緒,不是算好時間,等公車來就可以了?就算時間算錯,打通電話,呼喊父母不就可以解決了?直到這幾年新冠疫情影響,見識到鄉村兩小時一班北上公車,搭小巴士到交流道轉搭北上國道客運,這才理解,那是發達的城市與沒落鄉鎮的距離,也是思鄉遊子對於家的思念,被工作追著長大的上一代,用親身的經歷,分享成長旅途的苦楚。

如果說,離鄉是一趟成長的旅程,那試問返鄉是怎樣的旅程呢?上學的那些年,最喜歡回程的路線,依著車窗,看著綠色的稻梗,慢慢結穗,收割機在田埂間來往穿梭,幾隻白鷺鷥與收割機相應,若此時,傍著夕陽餘暉,那便是我最喜歡的風景,往返間景色更替並無太大差異,可見的差異,是車子行駛的方向以及回程時自己選擇的時間。

上學期間,返家的時間多半是午後,午後的陽光總帶著涼風,微風拂面像在輕喚著,我回來了。而今,時光荏苒,依舊喜歡,客運行駛在一路向西的田間小路上,路途上,像是洗了一次全身浴,我還僱人刷背,堆積在後方的污垢伴著毛巾擦背的動作,以及流水沖刷正逐步潔淨。

洗淨身體的我們,跳進溫度適中的溫泉,浸泡後,滿心歡喜等待飽餐一番。如果有簡單的字句來形容,應該是「舒心」,就是泡在溫泉裡,喝下一大瓶冷水,發出的讚嘆聲!那是一趟洗去煩心的舒心之旅。

撥慢了一個小時的慢車之旅

當然除了往返家鄉外,還有暫別熟悉處,到陌生地,去捕捉靈感,像是近期自己與友人搭上了前往花蓮的慢車之旅,原本買自強號,因一時遲疑,改乘區間快車,沿途欣賞各站風景,反倒多一份愜意,那是許久未擁有的慢,反倒有機會映入眼前。

兩時半小時車程,竟悄然間撥慢了一個小時,好在無計劃的兩人,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尷尬,抵達花蓮已是下午的一點半,無交通工具的兩人,選擇以步行到方式前往用餐地點。當日碰巧為大暑節氣,身處在四十度的高溫下,兩人講述近日發生荒誕事件,原本十五分鐘的路程,竟然伴著笑聲,竟生起心靜自然涼之感。或許是在旅行中學到了「適應」吧!即便遇到危機,也能笑一個,化為轉機。

在旅途路途上的人來說,有可能是一場「成長」之旅,可能是忘卻煩惱的「舒心」,也可能只是無欲無求的「適應」之旅!像極了電影裡的公路之旅,總訴說著旅程上的人兒,從徬徨無助,進而面對自己,與自己溝通,接著適應旅程帶給自己的禮物。而這份禮物,無法與他人分享,只能自己細細獨享,畢竟那是屬於自己的公路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