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提供/玉山社)
(攝影/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提供/玉山社)

我從牠們的眼裡看見苦楚,感受到牠們深不可測的悲傷,我看到牠們因為焦慮而嘔吐著,用著宛如七個人的力量般敲打著困住牠們的鐵欄桿。在與這些紅毛猩猩相處,看過牠們的眼睛裡只有絕望後,你一定會變得不同。

透過牠們的雙眼,這個親密的眼神接觸,深深觸碰了我內心深處的愧疚,一種獨特的情緒混雜著深不可測的悲傷。我記得這個大個子,牠積滿了壓力,使牠非常暴躁,我盡可能地不去打擾牠,但有一次我決定在牠耳邊輕聲哼唱,我非常輕柔平靜地哼唱了一首我母親在我小時候為了讓我平靜下來而唱的歌《一首甜蜜的歌》。於是牠平靜了下來,閉上眼睛,張開雙手……。不知道這是不是我自己的投射,但我似乎看到牠在微笑……。總之,在那樣的時刻裡,我感受到了牠的平靜和快樂。這個經驗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猩猩全部來自印尼婆羅洲。由於當地非法伐木、販運,特別是棕櫚油的開採,導致牠們生存的棲息地減少,造成牠們瀕臨絕種。紅毛猩猩是極其敏感和聰明的動物,需要遼闊的空間,不能夠忍受禁錮。不幸的是,要將牠們送回馬來西亞或印尼是極度複雜且費用高昂的,因此,牠們只能像被判了終生監禁般,過著宛如囚犯的生活。我從牠們的眼裡看見苦楚,感受到牠們深不可測的悲傷,我看到牠們因為焦慮而嘔吐著,用著宛如七個人的力量般敲打著困住牠們的鐵欄桿。在與這些紅毛猩猩相處,看過牠們的眼睛裡只有絕望後,你一定會變得不同。請試著想像把一個孩子關在牢籠裡好幾年,你也會得到同樣的結果。因為,這是完全不人道的。

(攝影/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提供/玉山社)
(攝影/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提供/玉山社)

蘇門答臘地區的紅毛猩猩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滅絕,婆羅洲的紅毛猩猩也會在不久的將來步其後塵。人類為了種植紙漿用樹與生產棕櫚油,使牠們的棲息地面臨濫伐和土地開墾(做法通常是放火焚燒),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當中;而剩餘的森林則因乾旱而退化。盜獵者偷捕幼猩猩也是對這些我們在雨林裡的兄弟姐妹們的一項威脅,母猩猩經常為了保護牠們的孩子而遭到殺害,而後幼猩猩被作為寵物在黑市上販售。偷渡的紅毛猩猩就是這樣在臺灣邊境遭到攔檢,最後被送到屏東的收容中心。

在馬來語和印尼語中,“Orang”有「人」的意思,而“Utan”來自“Hutan”,意思是「森林」。因此,“Orangutan”字面意思是「森林裡的人類」或「森林之人」。

可別犯了見樹不見林的謬誤。棕櫚油不僅存在於“Nutella”(巧克力榛果醬)裡,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簡直無所不在,甚至在我們的香皂中也有。因此在購買商品之前閱讀商標上的成分,並把殺害我們同伴的商品放到一旁不買,這是讓正面臨災難性命運的「森林之人」,能夠懷抱一絲希望的解決方案,也唯有如此才能讓自由和野生的大猩猩雙眼中持續閃耀著生命的火花。 (摘錄自《無神之地: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日常與無常》)

(攝影/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提供/玉山社)
(攝影/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提供/玉山社)

【說說書】

在牠們身上看見人性的善與惡

綦孟柔(前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獸醫、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理事長)

炎炎夏日,屏東的溫度終年暖和,夏天往往來到三十五點六度的高溫,再配上獨有的午後雷陣雨,下過雨的午後都像電鍋蒸饅頭一樣,又濕又熱。

在這片又濕又熱的「屏科大森林」中,有一座全臺獨有的「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裡面住著紅毛猩猩、馬來熊、長臂猿、彪、各種陸龜、各種珍奇異獸,印入眼簾的綠樹紅花,再配上濕濕黏黏的空氣,讓人彷彿置身某個熱帶地區,耳邊不時傳來「吱吱吱」的獼猴叫、「嗚~~~嗚~~~嗚~~~~~~~~」的長臂猿鳴,轉頭可見大冠鷲正在練飛,走一走就可以去看看那隻落難的小黑熊是否達到野放的評估標準了。

這種難得一見的場景,是我們工作的日常,每天照顧這些暫時或永久的居民,也從牠們的故事看到許多人性的善惡,像中心內最受人矚目的彪─阿彪就是一例。

牠僅僅是為了滿足人類觀賞的私慾而被「創造」出來的動物,是由獅子與老虎交配所生出的後代;因為先天地理環境的阻隔使得這兩個物種在自然環境下不可能進行交配,但在人類圈養的環境中刻意地使其繁衍後代,生出來的個體不僅先天骨骼發育異常,時常出現畸形的案例,而且在體重不斷增加下,導致阿彪行走困難。

骨骼扭曲造成疼痛不能給予太多食物,過重的體重則又加劇了骨骼的疼痛,使其終生只能活在人類圈養的環境裡,之於生態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幫助,對於保育教育也有諸多負面的影響。阿彪用牠痛苦的一生來提醒世人,這個殘忍的事情不斷在世界上發生。

其實不只阿彪,中心內很多動物的背後都在述說著一段殘忍的故事,走私盜獵、非法飼養、虐待、陷阱、槍傷等等,幸運的還可以回到野外,不幸的只能終生與我們這些保育員為伍,以中心為家。

我在收容中心擔任獸醫師一職,面對中心內長久的居民,永遠保持一個態度:我不求牠們活下去,只求牠們在有生之年能夠不帶任何痛苦,所以安樂死成為我在醫療時一個很重要的選項。

野生動物不該被人圈養,無論你給牠多富足的生活,都比不上在野外自由地奔跑、飛翔。很多人說如果無法再回到野外的動物,我們把牠養起來不就好了嗎?但我想沒有多少人曾親眼看過野生動物在長期圈養下那種喪志的眼神、那種面對人類的驚恐、那種「放過我吧」的表情,有很多動物甚至最後是以拒食的方式終結自己的生命。

但有很多動物在幼年的時候就被走私販賣到臺灣來,人類成為牠們唯一認識的物種,回到野外對牠們來說是有難度的,這時我們就必須負起飼養的責任,思考怎樣的飼養方式對牠最好,如果到了無法飼養的那一天,讓牠安心的離世也會是選項之一。在中心工作,可以同時是快樂跟痛苦的,快樂的是你能夠為這些美麗的動物服務,痛苦的是你知道牠們是不快樂的。

PTRC(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是一個真實的存在,所有人都應該去走一遭,或是透過Jimmy的介紹,瞭解同樣生在這片土地的我們還能夠做些什麼;不僅僅只是為了彌補錯誤,更是為了對生命負責,是我們對利用這片土地的回饋。

(提供/玉山社)
(提供/玉山社)

書名:《無神之地: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日常與無常》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5271?sloc=main

讀冊

https://reurl.cc/zrVZy6


作者:
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
郭佳雯( Megan Kuo)

出版:玉山社

出版日期:2022/12/29

作者簡介:

(作者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提供/玉山社)
(作者吉米.伯納多(Jimmy Beunardeau);提供/玉山社)

吉米.伯納多 Jimmy Beunardeau

法國自由攝影師。生活在臺灣與法國兩地間,同時發展長期紀實專案與攝影作品;也是法國Hans Lucas攝影新聞經紀的成員。

他希望透過駐村、紀實攝影的創作以及旅行、國際報導的書寫,協同出版與策展;能藉由作品提問——人類身為動物圈的一員,如何維繫領土與領土之上所有其他共存生命之間的關係。

郭佳雯 Megan Kuo

愛動物的保育工作者。

從一個連收容中心冰庫大門都打不開的小女生,轉眼變成鏈鋸、電鑽、手排車都難不倒的野生動物照養員。

曾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服務近十年,為圈養野生動物的福祉努力;目前任職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及臺灣馬祖魚保育聯盟,希望能為臺灣白海豚及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

作者郭佳雯。(提供/玉山社)
作者郭佳雯。(提供/玉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