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花園的成立

選擇花材的時間不是用來讓人煩惱的,而是與花相遇、對話的好機會。

坐落在「東京小巴黎」神樂坂街道上的花店咖啡廳「懷舊花園」,有著如詩似畫的異國風情。

懷舊花園是由青江健一和加藤孝直共同經營的花店,這裡想談一下為什麼當初兩人會決定一起開業。我們是在東京大田花市一家鮮花批發商認識的,那時青江剛從法國回來,我則從福島回到東京,兩人各自在不同批發商工作並準備獨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雖然是在不同的批發商工作但每天都會見面,有次我為忘記帶錢包的青江墊款買東西,因這個契機而有深入交談的機會。

後來青江邀我參加一個同年齡花友的聚會,去了才發現有些人已經有自己的工作室,有些人在花店當全職員工,還有些跟我一樣在批發商工作但另外做些花卉相關的事情,偶爾還會碰到種植花卉的花農。聽到同輩的人在做那麼多事讓我得到許多啟發,那是一段非常單純的快樂時光。這裡面只有極少數人想要自己開店做生意,而我發現青江不論在喜歡的花形、未來的計畫及理想中的店面等各方面都跟我很類似。

青江第一次參加法文教室舉辦市集活動的花攤。(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青江第一次參加法文教室舉辦市集活動的花攤。(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同時舉辦市集活動的甜點攤位。(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同時舉辦市集活動的甜點攤位。(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當時,青江工作之餘在神樂坂的松谷芙美所經營的法語教室沙龍「歡迎來到我家」負責花藝教學。這個沙龍偶爾也會舉辦活動,青江在沙龍一角擺了小花攤,我也去觀摩過。當時有人把我介紹給沙龍主人松谷芙美,她問我是否願意參加下次活動。雖然我一直都想要賣花,但青江說:「我已經擺了花攤,孝直就賣甜點吧。」我只好急就章地以糕點師傅身分參加活動。那次是第一次與青江合作,也約莫在這時候我開始覺得兩個人互相支援準備擺攤還滿有趣的,如果一起開店或許會更好也說不定,這也是目前販售鮮花和甜點「jardin nostalgique」的原型。

同時舉辦市集活動的賣花攤位。(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同時舉辦市集活動的賣花攤位。(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因為這次活動的契機,我與青江合作的機會不斷增加。兩人在討論彼此未來方向後就決定開店了,比起獨自打拚,兩人一起合作不只活動範圍擴大,有伙伴互相幫忙也比較安心。

事情決定之後馬上就開始想店名,我們從幾個候選名單中挑選,並聽從身兼法文老師一職的松谷芙美的建議,選了這個對日本人來說發音相對比較容易的店名 jardin nostalgique(懷舊花園)。在從事花卉批發商工作的同時,一邊以懷舊花園的名義參加各種擺攤活動,一邊尋找可以開店的店址。後來決定選在神樂坂附近,但在開幕之前從基礎工事到室內裝修讓我們兩個人都忙翻了,即使是火力全開但最後也不得不把開幕時間往後延,光是室內裝潢就花了半年多,才終於在2012年10月17日開幕。

花店剛開幕時,花比現在少很多。(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花店剛開幕時,花比現在少很多。(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剛開幕時,店裡的陳列方式有點單調而且沒什麼特色,後來我們慢慢找到展示創意的方式,接納雙方的優點或是尊重對方的執著(另一種說法就是放棄去說服對方),而讓這個店慢慢步入正軌。當初本來覺得兩個人喜歡的花形很一致,但實際上還是有差異而且很明顯,但最有趣的是經過磨合,現在已經很難分辨出來哪束花是誰做的。為這本書製作的花束也分成兩半,所以我覺得有趣的部分是讓讀者去想像並猜測這到底是誰的作品。現在,在與這個小店走過一半歷史的工作伙伴奈鶴和奈津子的支援之下,四個人每天活力滿滿地開店迎接客人,我很開心能夠與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工作。

在寫這篇專欄的同時,想起從遇見青江、開店一直到現在的種種瑣事。兩個有共同理想的人能夠開店創業固然很幸運,但是當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總是有人適時伸出援手,或者為我們介紹新的機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忙。jardin nostalgique 能夠一路走到今天都是因為大家的支持,我們非常感謝並且珍惜這樣的緣分。(摘錄自《花束/花圖鑑:32款花束X360種花材,神樂坂夢幻名店花職人親授,打造讓人一眼難忘的花束作品》)

書名:花束/花圖鑑:32款花束X360種花材,神樂坂夢幻名店花職人親授,打造讓人一眼難忘的花束作品

作者:懷舊花園 jardin nostalgique

譯者:盧姿敏

【說說書】

一束花,跨越了季節和地域的藩籬而相遇

文/青江健一、加藤孝直

與坊間花圖鑑有些差異,本書是以各種不同的主題花束切入,透過介紹花束裡的各種鮮花來詮釋個人心中想法的花卉圖鑑。單獨一朵花看起來很美,它在野地裡盛開的樣子也很漂亮,但是當各式花卉被綁成一束,在這個雙手合掌的小小宇宙當中,無論是單獨觀看其中一朵或是整束花所襯托出來的背景空間,都散發著截然不同的表情和魅力。這是因為在色調非常接近的花朵當中,呈現出來的迷人層次感或是讓人心神悸動的顏色對比,又或是在很夢幻的蓬鬆感中出現一抹光滑質感所帶來的喜悅,以及花瓣和葉子有如親密私語般的疊合在一起……

(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還記得我親眼看到梵谷畫作《向日葵》時,那種油彩重複堆疊的質感,本來應該很輕盈的黃色卻給人一種不透明而且沉重的印象,憑著記憶我挑選花朵設計出這個黃色的花束。如果收集視覺上看起來比較沉重的花朵,譬如比較深的顏色、啞光質感或是花瓣有點厚度的花朵,重疊性地把它們捆紮在一起,在某種程度看起來會很有油畫的感覺。(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還記得我親眼看到梵谷畫作《向日葵》時,那種油彩重複堆疊的質感,本來應該很輕盈的黃色卻給人一種不透明而且沉重的印象,憑著記憶我挑選花朵設計出這個黃色的花束。如果收集視覺上看起來比較沉重的花朵,譬如比較深的顏色、啞光質感或是花瓣有點厚度的花朵,重疊性地把它們捆紮在一起,在某種程度看起來會很有油畫的感覺。(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在自然生長的環境當中,應該是沒有機會碰頭的花兒們,藉著一束花,跨越了季節和地域的藩籬而相遇,這麼小小的一束花,不僅原樣呈現瑰麗的花花世界,也可以妝點自己的家,你不覺得這是件很美好的事嗎?

本書總共介紹三十二款花束,所有花束都是根據主題安排,用心製作而成,充分享受這座精心打造的懷舊花園,翻開喜歡的花束頁面,試著用它來做裝飾,或是選擇適合當下情境的花束頁面,讓心情煥然一新。

對於每一種花的解說,相較於學術性說明,我們更想傳達的其實是自己在這份被花卉所圍繞的工作當中,那種實際觸摸到花朵的手感、花的香味以及享受到這些花朵所帶來的樂趣,同時也想把這種透過不斷地接觸才能充分感受到的美感經驗記錄下來。

(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有別於炎熱而充滿活力的白日風情, 這是一個安靜平和的夏日夜晚。與其他季節相比,夏季最能讓人感覺到日夜之間的巨大差別。 Gr a c e f u l品種的球蔥,宛如柔和的光線點亮夜間小徑,以玫瑰Sky Ful l Star s作為夜空中的繁星,這個花束是以夏日夜晚在靜謐的森林中散步為意象而設計的。(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有別於炎熱而充滿活力的白日風情, 這是一個安靜平和的夏日夜晚。與其他季節相比,夏季最能讓人感覺到日夜之間的巨大差別。 Gr a c e f u l品種的球蔥,宛如柔和的光線點亮夜間小徑,以玫瑰Sky Ful l Star s作為夜空中的繁星,這個花束是以夏日夜晚在靜謐的森林中散步為意象而設計的。(照片提供/遠流出版)

即使在花束中沒有太多分量感的花,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小小的存在也會帶來和諧與美感,若因此而對它產生好奇心而出現「咦!不知道這種花原來是長什麼樣子?」想法的話,那就太完美了。

每一個人對花卉的觀感都不同,所以我們也不想把自己的主觀印象強加在讀者身上,只是在享受每一種花帶來不同美感衝擊的同時,又能夠用一束花把這種心情自在地呈現出來,應該會讓人覺得很滿足吧。如果在這同時又覺得「啊,這本書跟坊間的花卉圖鑑真的很不一樣,還滿有趣的!」那我們會覺得非常榮幸。(節錄自《花束/花圖鑑:32款花束X360種花材,神樂坂夢幻名店花職人親授,打造讓人一眼難忘的花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