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的作者,有記憶以來,只有在幼稚園時,遇過一個雷聲轟鳴,聲勢壯大的颱風,把他家的屋頂打了個大洞;水從天上下,在他家走道匯聚成小河流,水高至他的膝蓋,天真的他,沒有一絲對大自然的恐懼,還在水裡玩……直到這回光復的災情,他的摯友恩吉奔往幫忙鏟土,回來學校後,手上腳上都是被蚊子叮咬的包,依然不後悔去救災……吉還說,他去幫忙鏟土的時候,當地的原住民,還在邊鏟土邊開玩笑跟玩耍,可能原住民跟自然的關係是很密切的,他們順其自然,沒有一絲悔恨,也來不及哀傷……
從小時候到現在,印象中的後山夏日,總是轟轟烈烈,只要離開了冷氣房,走到戶外,豔陽可是十分熱情,直通通的照在皮膚,不會疼也不燒,卻激活了汗的大量流出。汗如雨下,適用在夏天的每一次出遊。
「要做好防颱準備喔。」氣象主播的那一句話,揭露了夏天另一個主角──颱風,在夏天的出場率,他可不輸火辣辣的太陽。
颱風天,無風雨也無晴,就只是霧濛濛的天
颱風?小時候的我以為,那只是一場比較大的雨,偶爾停電,還覺得刺激, 一片漆黑的房間裡拿著手電筒,無比新奇,應該是上帝強制把鎮上的燈火熄滅。而暴雨中的街區,除了雷雨聲,萬籟俱寂。
記得我幼稚園時,有一個蠻大的颱風,雷聲轟鳴,聲勢壯大,把我家的屋頂打了個大洞,當時還在暴雨,水從天上下,在我家走道匯聚成小河流,水高至我的膝蓋,天真的我,沒有一絲對大自然的恐懼,還在水裡玩,這種此生不知會不會有第二次經驗,也是颱風幫我達成了,直到媽媽叫我過去幫忙把水排出去,我才拿起拖把,認真將水推到排水孔,結束了這場戲水鬧劇。那應該也是家裡遇到颱風最嚴重的一次了,記得那個天花板修了好久,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洗衣廠根本是半透天的狀態。
有幾次宣布停班課,卻無風雨也無晴,就只是霧濛濛的天,颱風天的,出門似乎也不是一個好主意,我就躺在家中,有時就發呆、睡覺、看看新聞,一天就過去了。
有一次晚上,我跟恩吉還有馬修在咖啡廳讀書,外面毛毛細雨、或沒雨,吉突然把他的手機拿給我看,原來是發佈了停班課的訊息,當下的我們,其實不算太開心,但總感覺心中有一塊大石頭就放下了,緊湊的讀書生活裡,迸出了一個可以稍微喘息的時間,也是慶幸。把書收一收,那天晚上我們買了些飲料跟零食,去了馬修家看電影、玩撲克,這好像也是我國、高中之後,少數去同學家玩的時刻,玩了又玩,外面的雨勢也逐漸變大,看來颱風更靠近了,不知不覺中,時辰已過午夜,爸媽便開車載我回家。我覺得生活的壓迫,在那個空間裡全沒了,這雨夜,沒有淒涼感。
放了颱風假,是政府將我們的忙碌生活,強制暫停嗎,還是那是天命,是天在叫我休息?
然而,隨著年齡長大,似乎知道了,颱風不僅是場大雨,有時,是一場災難。

像極了鬼片裡的恐怖音效
猶新記得去年的康芮颱風,算是我看過很猛烈的,宣布停班課的那晚我直接回玉里,因為我知道,現在不回去,就回不去了。
路上,雨是嘩啦啦地下,一路不間斷的雨聲,好似在警告我們,不要輕視自然的力量。這雨下到了隔天,依舊不減威嚴,相反的,毀滅的力量更大了,一打開窗戶,雨像瀑布般傾瀉,讓面前視野模糊不清,尤其雨打到鐵皮屋後的聲音,巨大又刺耳,像極了鬼片裡的恐怖音效,大自然毫不留情地,給我們教誨。
風更是沒在客氣的,讓堅固的房子,產生了輕微的搖晃,雖然讓房子輕微晃動,但對人,我想是直接被風吹的倒著走吧,連雨都是快要呈現水平狀的下,對面銀行的招牌已被風吹落,還砸到了我們家的車子,當下我爸可是擔心的不行,但又不能出去,只能讓懸著的心繼續懸著──好險後來車沒怎樣,但漏水漏的很嚴重,我記得當時阿婆的房間裡幾乎都是水,媽媽看到之後,請看護幫她把外面陽台的帆布綁的緊一點,不要讓雨水再潑進來,她綁得很快,連我媽都被她的神速嚇到,而我則是在房間內拖地,水再不排出去,屋內會變成一片汪洋。
直到第三天,風雨就小了很多,才讓家人放鬆了一口氣,要不然我家的窗戶都快要被吹走了,晚上就沒雨了。終於安靜,雨洗滌了空氣中的塵埃,我則感受雨後的清新味。
那個假日我在玉里鎮上晃晃,到了舊玉小,滿目瘡痍,一眼望去皆是被吹倒的樹,雖然樹已傾倒,但葉依舊充滿綠意,看得出來,這在神山腳下的大樹,這看過了千萬個颱風的生靈,還不知道自己已被吹垮。這一切風雨,還是來的太快了,我,嘆息著環境的無常變化。
看起來簡單的樂天,卻流露著對大自然的敬畏
看到這次光復的災情,心中不免難過,因為我阿公阿嬤的家就在光復,會擔心家中有沒有泥沙淤積,不過好險家的位置處在高處,並不在市中心,所以沒有很嚴重的損壞。由於家裡因素,我沒有跟同學們一起去當鏟子超人,不論是看到新聞、朋友,出現在災區,人手一鏟,就到街上的房屋當中,清理淤泥,台灣人是真的有愛,不畏艱難,而挺身幫助身邊的人,不論距離,只為心中的良善。恩吉也是,回來學校後,手上腳上都是被蚊子叮咬的包,依然不後悔去救災,還在擔心那些堆積的泥再不清理,可能會有更多的傳染病。
吉還說,他去幫忙鏟土的時候,當地的原住民,還在邊鏟土邊開玩笑跟玩耍,可能原住民跟自然的關係是很密切的,他們順其自然,沒有一絲悔恨,也來不及哀傷,既然遇到,就面對吧。原住民的樂天,看起來簡單,實則流露著對大自然的敬畏。
看到了颱風帶來的省思與災情,颱風給我的,是種警示,也是種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