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的盛宴:食物是罪惡還是恩典?

這七道菜,相較於他們長年吃的煮魚乾和麵包糊,簡直不可思議。於是大家竟然再次展露了笑容,甚至彼此讚美對方,讚美主!故事進行到此,寓意已經非常清楚。美好的食物滋潤了他們的口,還有他們的心。

[dropcap]細[/dropcap]數經典的美食電影,或以美食為誘餌釣出人性真實面的電影故事,大概都不會遺漏一九八七年的《芭比的盛宴》(Babette’s Feast)這部一九八七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外語片。

電影故事採線性的進行,劇情並不複雜,但故事背後所帶出的宗教性寓意卻一點都不簡單。尤其最後那一場芭比宴請眾人的豪華法國大餐,是令人難忘的,不只是食材的奢華與生猛(第一次看這電影時,見到活生生的大海龜,真是驚嚇了), 還包括繁複的法式料理手法。相較於電影前半段清教徒式的壓抑與禁慾,真是強烈對比,這部電影藉食物直指宗教信仰的價值與選擇,既是凸顯上帝的恩典,也是對另一方的挑戰。吃,是一種罪嗎?

清水煮魚乾 禁慾灰黑的清冷

故事的開始,發生在靜謐、平凡的一處丹麥海邊小鎮(原著小說設定在挪威),現在回想起那小鎮的畫面帶給我的記憶,竟然是接近灰階的清冷,有著各種層次的灰,與穿著黑衣緩慢穿梭的居民。炊煙裊裊,彷彿唯一能襯托出的主角,只剩特寫的乾扁魚乾。

大廚芭比來到小鎮,透過法國料理為村民帶來的味覺與心靈覺醒。圖片/截取自網路

村子的重心是由一位信義宗的牧師帶領,也稱為路德宗,源自十六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為革新天主教會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當時馬丁.路德對於羅馬天主教會的腐敗非常不以為然,尤其是假借齋戒行奢豪飲食而不齒,他甚至曾經批評天主教教士們「腹部是他們的神,美食是他們的宗教」,一五一八年馬丁.路德還發明了一個詞彙「大腹神學家」來諷刺他們。至於信義宗則強調「因信稱義」,認為罪人單單藉上帝所賜的信心信靠耶穌基督而得救,是完全出於上帝恩典,他們認為聖經是信徒信仰生活的唯一權威。

在《芭比的盛宴》中,牧師有兩位美麗的女兒,他們一家以服侍上帝為職志。牧師說:「我唯一的財富是我的女兒,她們是我的金銀財寶,她們是我唯一的財富。」因此他將女兒取名為瑪蒂娜(另譯為馬丁妮)與菲麗帕,分別以馬丁.路德,以及路德的門徒命名。這兩姊妹一直有來自各地的愛慕者前來拜訪,但她們都虔誠地追隨信仰,選擇與父親和村民一起過著如清教徒般的刻苦生活,不為所動。日復一日吃著清水煮魚乾,以及搗碎硬麵包煮成麵糊的食物。

關於禁慾與飲食的節制,是這部電影前半段的主軸,兩姊妹也為了信仰而相繼放棄了內心曾經嚮往的自由與愛情,還有美妙的歌唱天賦。

美食是魔鬼呀!

十多年過去,父親去世了,兩位姊妹也老了,堅定的信仰似乎沒有帶給大家喜樂,反而讓教友們的心靈逐漸乾枯,甚至彼此攻訐。直到突然出現了一位神秘女僕芭比,一切開始改變了。芭比從法國帶著一封推薦信而來,就像從天而降的天使,她先是順從著村子裡的生活與兩姊妹的要求,但慢慢地她開始偷偷幫村民們的食物加料,甚至在麵糊裡加入碎培根,生病的人因此感受到食物的美味,露出了笑顏。

但教會裡的聚會,攻訐與惡口依然沒有改善,彼此的衝突越演越烈,兩姊妹絲毫沒有辦法應付,連唱聖歌時,大家都停不住的謾罵,芭比看著這種狀況心想一定得要改變了。剛好此時又一個從天而降的好運,芭比在法國的朋友幫她買彩券中了一萬法郎,因此她向兩姊妹提出一個要求,就在牧師百歲冥誕那天,要宴請大家吃真正的法國料理大餐。

美好的食物滋潤了他們的口,還有他們的心。讓枯竭的身心靈被飽滿起來。圖片/截取自網路

芭比的請求,讓大家感到恐慌與不知所措,美食是魔鬼呀!但又不希望讓芭比受傷,於是大家開會決定不要對這頓晚餐提出任何評論與討論,就默默地吃完,當是對芭比的慈悲與善意回應。 於是眾人的禱告詞說:「這麵包可以滋養我的身體、我的身體可以支配我靈魂的需求,讓我的靈魂服侍永恆的上帝,阿們!」

芭比的盛宴 幫助大家找回心中遺忘的恩典

  • 第一道:前湯─綠海龜湯, 佐阿芒提拉多雪利酒。
  • 第二道:前菜─德米多夫比利尼餅覆蓋魚子醬,佐一八六○年份的凱歌香檳。
  • 第三道:主菜─千層麵烤鵪鶉填佩里格醬,佐勃艮第紅酒。這道主菜將鵪鶉填入肥鵝肝黑松露片用線綁緊,在油鍋裡煎過,再放到烤箱中烘烤。
  • 第四道:生菜沙拉。
  • 第五道:各式起司。
  • 第六道:甜點─朗姆巴巴。
  • 第七道:水果─無花果、葡萄、木瓜……,佐咖啡、陳年香檳白蘭地。

這七道菜,相較於他們長年吃的煮魚乾和麵包糊,簡直不可思議。於是大家竟然再次展露了笑容,甚至彼此讚美對方,讚美主!故事進行到此,寓意已經非常清楚。美好的食物滋潤了他們的口,還有他們的心。原是知名法國餐廳大廚的芭比把獎金全部捐了出來,只為幫助大家找回心中遺忘的恩典。

最後兩姊妹還一度擔心芭比把錢都花光了怎麼辦?沒想到芭比竟一派輕鬆地回答:「藝術家是不會窮的。」當然這裡的藝術家是指上帝,也是真正懂得料理人生的廚師。(現世的藝術家多半是窮光蛋。)

芭比這套經典的法國大餐,我實在沒辦法面對活生生的大海龜和鵪鶉,難有食慾。但覺得有趣的是,法國料理與禁慾修行兩套信仰價值,在電影故事中的對比,正明明白白的象徵著從中世紀以來,西方基督信仰對於「吃」的態度。

透過法國料理 為村民帶來味覺與心靈覺醒

在基督聖徒列傳的故事中,經常強調節制食慾是一種美德。吃若失去了節制,便會引發貪婪,所以貪饞也是天主教裡的七宗罪之一。西元四世紀時,曾經有一位米蘭主教寫到:「一旦引進食物,世界末日便開始了」,這應是明指亞當夏娃闖的禍,人類是因為貪饞才被逐出天堂,而人類原本在天堂裡過得好好的。貪饞不僅是原罪的起因,也會引起色慾,誘惑人們犯下萬劫不復的罪。

在中世紀的聖經手抄本中,也出現過許多貪食的圖像,畫中的貪食者大多被描繪成大腹便便的胖子,狼、豬、蟾蜍都是貪食者醜陋的象徵。在十四世紀時還有神秘主義的信仰者主張,禁食是通往神聖的唯一路徑。但也有不同的神學家反對,認為過度嚴苛的齋戒,可能引起比貪饞更嚴重的兩項罪孽,一是憤怒,二是驕傲。

因為飢餓容易引起人們情緒失調,容易暴躁,再者若以禁食為修行手段,反而會陷入驕傲的誘惑,誤以為做到超乎常理的事就值得榮耀,因此比較中立者還是強調適當飲食的重要。這讓我不禁想起在佛教修行中,也有這樣的苦修,佛陀不也在菩提樹下六年禁食,但最後還是接受了牧羊女的羊奶後才悟道的。

但人性所製造的麻煩,通常越是禁忌所止,越是內心慾望所嚮往。到了中世紀,最被詬病的貪食單位,竟然指向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教士,這也讓一批宗教改革者挺身而出,抨擊教會,馬丁.路德就是一個代表。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以新教文化為背景的英國、北歐地區,強調飲食簡樸,拒絕揮霍的主張,而以天主教文化為基礎的南歐(法國料理為領頭羊),則強調精緻料理與用餐的感官享受,彼此的見解還是不同。

《芭比的盛宴》雋永經典,觸動人心。圖片/截取自網路

《芭比的盛宴》藉由故事中的人物背景和遭遇,以及芭比透過法國料理為村民帶來的味覺與心靈覺醒,清楚的表達出這部電影的觀點和立場,透過飲食的壓抑與解放,完全投射出了兩種不同的宗教觀與生活思維。二十一世紀觀之,雖然我不是天主教徒,但基本命題還是不變的,不管追隨哪一種信仰,最終還是要回到人(自己)身上,只有身心靈平衡了,才有能力善待他人,並榮耀你的神。 (本文摘錄自《餐桌上的電影物語》,小標為本刊所加。)


《餐桌上的電影物語》

  • 作者: 蕭菊貞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18/11/28

【讀書側記】

餐飲與觀影 滿足現實中不能實踐的渴望

作為一位資深電影創作者,蕭菊貞以文字攪動兩種滋味最難用文字表達的滋味:食物,電影。她的敏銳與眼界,透過她的文字傳述食物與電影兩者交互作用的滋味。
她追索爬梳電影裡食物的理路心念,來自於我們從小負載了過多的期待,被期待做好人、優秀的人、成功的人,成為聽話的人,我們躲進電影裡,也透過吃,盼望能速速療癒受傷的心靈,找到情感的共鳴與出口,在一餐或兩三小時的觀影,滿足現實中不能實踐的渴望,甚至為自己的孤單與挫折找到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