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 古碧玲
攝影 / 古碧玲

那一茶席絕美雅致

穿過結廬車馬外的巷弄,木棧道引入院落,室內一甕李花嬉春迎賓;來客的個人紛雜衣物暫寄放厢房裡,致一只湖水綠小棉麻袋,擱隨身物,此間主人貼心巧思立現。

[dropcap]本[/dropcap]是荒置20餘載的廢墟,經潛心耗時修繕後,現種了滿園台灣原生植物,清香齋二號院主人解致璋不刻意地地任其自由滋長。

攝影 / 古碧玲
攝影 / 古碧玲

聆賞與解致璋習茶動輒8年的茶人說茶泡茶,這席主人奉上2014年南投奧萬大鐵觀音,底蘊是高山烏龍,一茶雙特色多味,第一泡茶湯有深熟鐵觀音味,繼而果香婉轉,後韻似有若無的龍眼味,13克茶經5泡,每一泡層次遞別。

此桌以昭和櫻為主視覺,近桃紅色陸蓮對角呼應,多寶格裡的墨綠袖珍菖蒲,幽於一隅,居中之鐵線蕨與苔蘚,間或三兩枝草,樹蘭、石斛蘭。

茶主人擺定的汝窯茶壺已養就多年,同色茗杯,白底繪花聞香杯,銀簪子似的茶則,卵型葉片的銀茶荷,茶倉亦為銀質,主人性格細膩慧黠卻不拘謹。在甘味漾滿唇舌後,收尾的白開水居然甘甜得一新喉腔,久餘回韻。

室內品茶,初春午後陽光斜灑角落,坐看窗外新綠迸現樹梢,間或褐色落葉翻飛,端坐其中,似夢若幻。

攝影 / 古碧玲
攝影 / 古碧玲

另一茶席採阿里山樟樹湖高山烏龍,全然是高海拔的清甘醇純。茶人以絳紅大理花為主視覺,投入式插在脫臘玻璃仿翠玉花瓶,山茶花一小枝置於方寸銅瓶,小盞煤油燈,一瓶點點貝母。

17克茶以綠緞泥標準壺泡,配曉芳窯的嬌黃釉色茶杯,襯錫茶托,茶則極簡,僅一枝竹;紅色桌巾,上舖黑灰直條長巾,紅黃綠配色大膽落拓,反應茶主人性格落拓大器不拘泥小節。

攝影 / 古碧玲
攝影 / 古碧玲

十盞茶,風月無邊。
茶席,逐席風格如茶主人,清香齋集茶道、風土、器物、植栽、布品、配色等於ㄧ室,表現個人修為與來自大地產物的雅緻生活美學之極,盡現此座島嶼的豐饒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