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長輩們對父親說話的內容不復記憶,卻隱約記得阿嬤端出一碗豬腳麵線給父親吃,多年以後才逐漸拼湊出跨烘爐、吃豬腳麵線的意義。
[dropcap]有[/dropcap]一幕深刻停留在腦海中的幼年情景。在故鄉東石圍仔內的祖茨廳堂裡擠滿各房長輩,父親從外頭回來,跨過擺在戶碇前方,木炭燒得赤紅的烘爐之後再踏入大廳,走到祖先牌位前跪下磕頭,聆聽長輩的訓斥與教誨。

我不明白究竟發生什麼事,當時我不過五、六歲,下面還有兩個年歲更小的弟弟,我們被放養在鄉下由祖父母跟未出嫁的姑姑照顧,母親在高雄的碼頭剖賣西瓜討生活,鄉下孩子的日常就像雞鴨一樣,每天吃飽沒事到處遊蕩,那天應該是有被要求得留在家,否則早就不見人影。家族長輩們對父親說話的內容不復記憶,卻隱約記得阿嬤端出一碗豬腳麵線給父親吃,多年以後才逐漸拼湊出跨烘爐、吃豬腳麵線的意義。
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豬腳麵線
父親與兩位姨丈一起做古物商(資源回收)生意時,附近有建築工地在施工,也許抱著「順手牽羊不是偷」的心態,夜裡去偷搬工地鋼筋被報警查獲,偵辦過程因為被刑求,外公不甘願三位女婿皆被關,堅持提告,最後仍被判刑五年,關三年假釋出獄,偵辦員警也因確實有刑求取供的情形,被外公告到丟飯碗。
對年幼的孩子而言,生活當中只有吃喝玩耍,不懂得父親為何被關,不懂得為何讀幼稚園時常被追討學費,大弟弟因為沒有點心吃,索性不去幼稚園,最後連我都退學。母親一方面要養我們三個孩子,一方面要繳交訴訟費給外公打官司,一方面要定期去監獄與父親面會「寄鹹」(送菜),生活的艱難我們都不會瞭解,只知道父親住在外地的某個地方無法回來,直到吃下那碗豬腳麵線,人生才又重新出發。
台語有一句俗諺說:「一審重判,二審減半,三審豬腳麵線。」用來形容官衙文化再貼切不過,但以父親和姨丈們的偷竊行為,情節不算重大,又屬初犯,被判五年關三年假釋出獄,不免令人懷疑背後有勢力介入,畢竟過去的法院向來給人「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的惡劣印象。
以毒攻毒吃豬蹄,踢開霉運
話說吃「豬腳麵線」在傳統文化裡面,代表去霉運、添福壽之意,因為古早人形容倒楣的事為「衰佮踏著豬屎」,為了將霉運踢開,當然得採以毒攻毒之法吃吃豬蹄嘍!而且豬腳向來有「勇健」與「富足」的形象,麵線因為細細長長,被賦予長壽吉祥的象徵,兩者合在一起,自然可以否極泰來,添福添壽。至於跨火爐也是有去霉運的含意,霉與黴都屬陰濕,當然要以炭火來剋制,對剛踏出監獄的人而言,跨過火爐也有「浴火重生」的另一層涵義。
在台灣民間還有另一個習俗,出嫁的女兒在「三年一潤」的時候,要買豬腳麵線給父母添歲壽,因為農業社會認為有潤月的年是「歹年冬」,女兒養大嫁去別人家,平日裡孝順公婆,難得能回娘家孝順父母,便以潤月這個多出來的日子,讓出嫁的女兒能帶著豬腳麵線回娘家探望父母,獻上希望雙親勇健與添福添壽的心意。
要吃豬腳麵線這道料理去霉運,首先豬腳要選渾圓有力的後腿,才夠力道將所有壞事一腳踢開,而且一定要吃到豬蹄(踢)才有效。考試前吃「熟蹄」(熟題)還能增添金榜題(蹄)名的好運氣。做生意開張吃豬腳麵線也很好,豬蹄又稱「元寶」,不只能財源廣進,麵線更代表長長久久,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好的兆頭?

我喜歡口味單純的豬腳麵線,豬腳買回來後,先燒開一鍋水燙煮去浮末雜質,再以數片薑、兩三根蔥、少許米酒及適量水燉煮約三十分鐘,不掀鍋蓋悶一小時,再將整鍋豬腳煮滾,以鹽與少許味精調味。麵線要Q彈不軟爛的訣竅是用蒸籠先蒸上十分鐘,再入滾水煮熟,撈起拌上些許蔥花麻油,將豬腳麵線加在一起吃,香濃的乳白色湯汁與充滿膠質的豬腳,沾蒜茸醬油是絕配。
許多上了年紀的人怕膽固醇過高,不太敢吃豬腳,其實豬腳含有豐富膠原蛋白,能改善冠心病和腦血管病變,也有助益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且近年來許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食物的膽固醇並不會直接影響人體的膽固醇含量,所以適度吃豬腳有益健康,吃腳補腳還兼補運喔!